当前位置:心肌缺血 > 心肌缺血治疗 > 泰州市百家医院携手成立五大救治联盟 >
泰州市百家医院携手成立五大救治联盟
几天前,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接待了一位特殊的患儿。患儿母亲曾经怀孕4次,流产2次,此次刚刚出生7个小时的新生儿,就出现了面色青紫、呼吸急促的症状。医院在给予“清理呼吸道、保暖、吸氧”等急救措施后,患儿面色好转。但6个小时后,患儿脸色发绀再次加重,并伴有呻吟。
医院在联系医院“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中心”后迅速启动绿色通道,在经过转诊至医院后诊断为“新生儿肺炎、新生儿呼吸衰竭”,并积极给予抗感染、机械通气、药物支持等治疗。目前,该患儿已基本脱离危险。据悉,这是11月10日泰州市“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联盟”成立以来救治的首位患儿。
医院携手成立“五大救治联盟”
为急性心梗、脑卒中、重度创伤、高危妊娠、新生儿危急重症筑生命防线
市人医牵头
五大救治联盟先后成立
据了解,有五种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情危重、病死率高和致残率高等特点,分别为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重度创伤、高危妊娠和新生儿危急重症。这些疾病严重威胁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负担。近年来,泰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卫生健康工作,决定将组建胸痛、卒中、创伤、高危孕产妇、新生儿危急重症“五大救治联盟”列入重点工作。
泰州市卫健委紧紧围绕群众健康需求,深入实施医疗水平提升行动,在加强医疗机构“五大救治中心”建设的基础上,全力推进“救治联盟”建设。
年4月,泰州市“胸痛救治联盟”率先挂牌;年10月,泰州市“创伤救治联盟”挂牌;11月,泰州市“卒中救治联盟”“高危孕产妇救治联盟”“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联盟”陆续挂牌。至此,泰州市“五大救治联盟”全部成立。
“五大救治联盟”均由医院牵头,市急救中心、全市二级以上综合(中)医院和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参加的专病联盟。其中,“胸痛救治联盟”“创伤救治联盟”的成员单位均超过家。
优势互补、分级诊治
畅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
泰州市卫健委医政处处长常伟介绍,这五个联盟是整合全市医疗资源,本着“政府主导、坚持公益、自愿结合、优势互补、资源下沉、持续发展、群众受益”的原则成立的。总体来说,联盟的成立有两大好处。
第一个好处是:畅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此前,市卫健委整体布局,以点带面,指导医院先后建成省级“五大救治中心”,下辖市及姜堰区建成市级“五大救治中心”。联盟成立后,将发挥省、市医疗救治中心优势,形成区域省、市级救治中心联动、一体化管理的专病联盟模式,构建分级负责、上下联动、应对有序、运转高效的急救、会诊、转诊网络,群众看病就医更加便捷、安全。
据透露,在没有成立联盟之前,转院大多是医生与医生之间联系。医院不熟,不常联络,有的基层医生甚至不知道该把病人转往哪里,转给哪个。
“有了联盟,医院与医院之间的事了,这医院之间的协作,对病人是极大的利好。前段时间,有个华港镇的病人,在心梗发生6小时内转到医院,及时进行了血管重建手术,治疗效果很好。”陈铭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科副科长,也是泰州市“胸痛救治联盟”的行政总监。他说,有了联盟后,医疗机构的定位也更准了。联盟会根据病人重症、中症、轻症、随访等不同病情,确定不同级别的救治。随访、低危的在基层,医院,重医院。
统一诊疗方案和流程
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
成立联盟的第二个好处是:提升全市急危重症医疗服务能力。联盟成立后,成员单位之间将加强交流、互通信息、深化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发挥医院各省级救治中心的引领作用,在专科建设、人才培养、技术提升等方面对各成员单位进行指导、帮扶,组织开展培训,推广普及诊疗关键适宜技术,按照国家质控指标、诊疗流程等指南、规范,开展医疗质量控制和评价,案例点评和分析,紧紧抓住“急救起跑第一公里”,不断提升全市急危重症规范化诊疗和同质化管理水平。
就在几天前,足球界的巨星马拉多纳因为心梗离开了人世。心梗,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供应心脏的血管即冠状动脉突然堵塞(包括斑块脱落继发血栓形成或血管痉挛)所致急性心肌缺血缺氧,从而引起心肌细胞损伤、坏死。现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心脏骤停的生存率不足1%,但如果能给予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救治,医院救治,成功率将显著提高。
在泰州,因为有“胸痛救治联盟”,目前已有多名心梗患者从基层转诊至医院,因此得到及时救治,恢复健康。
“对于心梗病人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哪些程序可以省略,联盟成员都会按统一的标准执行。”陈铭介绍,有了“胸痛救治联盟”,所有联盟成员单位可以做到6个方面的统一。包括诊治方案、诊治流程、诊治药品、标牌标识、数据上传和质量控制。
据介绍,成立联盟以后,联盟成员均实行统一的诊疗方案和诊疗流程。比如心梗,过去,医院对心梗的心电图识别能力有高有低,现在,联盟有专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