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肌缺血 > 心肌缺血症状 > 速记心肌缺血下的2类心电图特点 >
速记心肌缺血下的2类心电图特点
心肌缺血发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当心肌某一部分缺血时,心室复极将会受到影响,导致缺血区域相关导联发生ST-T异常改变,并且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类型取决于缺血的发生部位、缺血的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小编整理了心肌缺血状态下主要两种类型心电图表现,供大家参考。
”心肌缺血了,心电图会出现哪些改变?
作者·Alice
来源·医格心领域
一、缺血型心电图改变
正常情况下,心外膜处的动作电位时程较心内膜短,心外膜完成复极早于心内膜,因此心室肌复极过程可看作是从心外膜开始向心内膜方向推进。发生心肌缺血时,复极过程发生改变,心电图上出现T波变化。
1、心内膜下缺血
心内膜下心肌缺血,这部分心肌复极时间较正常时更加延迟,使原来存在的与心外膜复极向量相抗衡的心内膜复极向量减小或消失,致使T波向量增加,导致高大的T波出现,如(图1),前壁心内膜下心肌缺血时:V2~V6导联出现高大的T波。
图1▲
2、心外膜下心肌缺血
心外膜动作电位时程比正常明显延长,从而引起心肌复极顺序的逆转,即心内膜开始先复极,膜外电位为正,而缺血的心外膜心肌尚未复极,膜外电位仍呈相对的负性,于是出现与正常方向相反的T波向量。此时面向缺血区的导联记录出倒置的T波,如(图2),前壁内膜外心肌缺血,V2~V6导联出现倒置的T波。
图2▲
二、损伤型心电图改变
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缺血程度进一步加重,就会出现“损伤型”图形改变,损伤型ST段改变有ST段压低和ST段抬高两种情况。
1、心内膜下心肌损伤
心内膜下心肌损伤时,面对损伤区导联ST段压低(图3),典型的心肌缺血时,Ⅱ、Ⅲ、AVF导联及V4~V6导联的ST段水平或下斜型压低>0.1mv。
图3▲
2、心外膜心肌损伤
心外膜下心肌损伤时,面对损伤区导联ST段抬高,明显抬高可形成单相曲线(图4),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明显抬高部分形成了单相曲线。
图4▲
总之,上述心电图就是典型的心肌缺血心电图变化,心电图对诊断心肌缺血具有较大的价值,临床医生要掌握心肌缺血心电图的判断和识别,通过心电图提供的信息,明确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分类,进而及时进行相关的诊疗,保护患者心脏健康,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
延伸阅读
P波异常心电图,口诀记忆印象深!
心电图的经典图谱,值得收藏!
关于窦性与房性心律失常,要记住这些心电图!
精彩幻灯推荐:心力衰竭治疗进展
收藏
如何准确识别急性心肌梗死?
本接收稿件/发布相关会议资讯欢迎咨询合作。
联系人:吴晴,同。
↓↓来啦记得点个赞再走哦~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临床治疗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