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搭桥和心脏支架,你是否也傻傻分不清

冠心病又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主要是因为供应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性狭窄,而导致心肌缺血的一类疾病。在手术治疗方面,主要包括心脏支架植入手术和搭桥手术。小编整理了支架和搭桥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心脏搭桥手术和支架手术相比,其预后效果和病变的类型、手术的操作和术者的技术等因素密切相关。换言之,在术者水平技术一致的前提下,其预后好坏与否,主要是和病变的类型相关。

心脏支架植入手术是由心内科完成的,是一种微创手术,不需要开胸,而搭桥手术是由心外科医生完成的,是一种需要开胸的有创手术。不难理解,从患者层面,很多患者愿意选择微创的心脏支架手术,因为创伤较小。

然而,对于一些复杂的特殊情况的血管病变来说,心脏支架手术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比如说,严重的左主干+三支病变,多支钙化性病变等,如果行心脏支架手术的话,可能会出现支架数量过多、支架贴壁不良等问题。所以,在专业层面,医生会根据特殊的评分系统来评估,哪一种手术方式对患者来说,能更加获益,包括费用方面。

总而言之,冠心病患者应该选择哪一种术式,应该由医生根据病变情况而定。一些搭桥手术患者的预后很好,效果并不亚于心脏支架手术,所以,也不必恐惧开胸手术。

一、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俗称“搭桥”

冠脉搭桥是取患者自身的大隐静脉、桡动脉或乳内动脉等,在冠状动脉狭窄的近端和远端之间重新建立一条血管通道,使血液绕过狭窄部位到达远端,从而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状态。

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支架)

通过桡动脉或股动脉穿刺,导入球囊,扩张冠状动脉的狭窄处,然后植入支架,把病变部位的血管撑起来,以此来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状态。

这两种方法到底如何选择,患者才能有更高的获益?

1、搭桥手术

搭桥的优点主要包括外科搭桥手术,疗效确切,技术成熟。在国内大的心脏中心,手术成功率超过99%,动脉桥的血管十年通畅率能达到90%,此治疗方法堪称经典。其缺点包括手术时需要打开胸腔,病人痛苦大,住院时间长,尤其是对高龄病人或者合并其他器官问题的时候,依然存在出现并发症的可能

2、支架植入

支架植入的优点:支架手术创伤小,病人恢复快,立竿见影,往往植入支架第三天病人就可出院,住院时间较短。其缺点包括存在一定比例再狭窄的可能,出院后若不改变自身的不良生活习惯,仍然存在疾病“复发”的可能。

3、看血管条件

这也是核心所在。举例子而言,如果只是一根血管相对简单的病变,那么毋庸置疑,支架植入术肯定是第一选择,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预后好。

相反,如果患者的冠脉病变呈严重弥漫钙化、扭曲,合并支架术式复杂,指南倾向于搭桥治疗,但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目前支架手术技术进展迅猛,复杂术式成功率、安全性均非常之高,也可以选择支架治疗。

4、看患者自身情况

外科搭桥手术术前要充分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高风险因素包括高龄、肾功能不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心脏外科手术病史、心衰、陈旧心梗病史、手术复杂程度等等,高风险的患者外科手术是禁忌的,所以很多患者本身就不具备外科手术的条件。

支架植入术创伤小。另外,针对一些老年(80岁以上),他们需要改善生活质量,能有效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所以只需要通过微创的方式解决最重要的狭窄血管即可明显提高生活质量。

小编有话说

支架还是搭桥?这个答案有时不是明确的,需要个体化的考虑患者的具体病情、综合情况及心理因素。值得提醒的是,不管那种方法都不是一劳永逸的,术后若不进行心脏康复治疗,都存在较高复发或者再狭窄的几率。

它们如同一个“管道修理工”,通过“清淤”或者“架桥”,暂时疏通了血管,恢复了血液供应,改善了病人的症状。若手术后仍未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不重视后期的康复治疗,就如“炸弹制造厂”还在,新的炸弹还会不断产生,管道还会淤积,我们的心脏还将出现新的问题。

来源:莺都之心

到底需不需要放支架?真相来了!“支架真的坑人吗?”那到底什么人应该放支架呢?狭窄多少才要放支架呢?听说:影像检查上,血管狭窄>70%就要放支架?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容易造成过度治疗!这一回我们来说说到底哪些人要放支架!一

心梗的患者获益最大

最应该装支架的是急性心梗的患者,包括“已经梗的”(心梗)和“将要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这些统称为“急性冠脉综合征”。

这些患者大多数血管狭窄很严重,已经全部堵住了或者马上就要堵住了,放支架就像杀开一条血路,打通血管,是挽救生命的最佳手段,可以大大降低死亡率,是最应该放支架的。这类患者中还有一些看上去血管堵得不那么严重的,但是斑块很不稳定,很容易破裂引起血栓聚集,所以即使血管狭窄<70%,也要放支架。在真正需要的时候,不要拒绝这项成熟的救命技术!为此,针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医院都开展了“胸痛中心”,应用支架手术为这些患者开通生命的绿色通道。二

稳定性心绞痛要不要放支架?

什么叫稳定性心绞痛?就是血管狭窄了,运动以后会有胸痛,但是一时半会儿也不会发生心梗的情况。这种情况下,我们看看指南怎么说!根据《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

如果血管狭窄≥90%,一定要放!

如果有严重缺血或者心功能不全的的证据,即使血管狭窄<90%,有以下情况的,也要放!

这时就需要医生对狭窄的情况、缺血的情况和心脏的功能进行评估。

要做那些检查?

狭窄情况:冠状动脉CT造影/冠状动脉造影缺血情况:负荷心电图/心脏放射性核素显像(SPECT)心脏功能:心脏超声波/心脏核磁共振有条件,可以做血流储备分数测定(FFR),太专业了,可自行Baidu一下。以上这些情况下放支架,获益远远大于风险,能改善预后,改善生存率!有些严重的左主干病变,或者合并糖尿病的多支病变等,冠脉搭桥(CABG)比放支架更好,具体在以后的专题再聊。如果缺血的情况不是很严重,70%<血管狭窄<90%,但是经过了标准药物治疗之后,心绞痛控制欠佳,也可以放支架。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情况下放支架仅仅是为了改善症状,而不能改善预后、改善生存率。

心绞痛症状

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COURAGE试验的结果:对于稳定性缺血性心脏病患者,比较标准药物治疗和做支架的效果,结果发现5年以后死亡率是一样的,做支架的那组早期可以更好地改善症状。也就是对于这一类患者放支架不减少死亡率,但可以改善吃药效果不好的胸痛症状,改善活动耐量和生活质量。(当然,这项试验当时的器械、支架、技术都不如现在的先进。)

所以如果吃药心绞痛可以改善,你也可以选择不放支架,等胸痛症状加重或者发作频繁了再放。

小结

前面提到的这些,都是有心绞痛症状,甚至是症状严重,危及生命的情况。但凡有确切的狭窄、缺血的证据和指征,都应该血运重建(包括支架、搭桥)!那没有心绞痛,体检出来血管狭窄70%,要不要放支架?有缺血、有狭窄、有症状才需要放支架!如果没有任何症状,也没有缺血,仅仅是体检查出有血管狭窄70%,你们觉得有没有必要呢?不放心的话参照前面的表格,评估缺血和心功能的情况。三

放完支架为什么还要吃那么多药?

一旦放了支架就要吃一辈子的抗栓药啊!风险很大啊!我们先来看看已经确诊但没有放支架的冠心病患者,和放了支架的冠心病患者都要吃些什么药?

vs

注:抗血小板药1通常是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药2通常是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

仅仅多了一个药!而且也不需要终生服用,只要在放完支架后吃1年!这叫“强化抗血小板治疗”。为什么要多吃一个药呢?因为放完支架以后在一段时间内是有风险的!有什么风险?支架是个异物,进入血管是会造成内皮损伤,而这个内皮损伤会容易形成血栓。但人体是有自我修复功能的,和所有开刀的伤口一样,这个损伤是可以修复。当内皮长满支架表面的时候,血栓就不那么容易形成了。需要多长的一段时间?以前普通支架需要三个月左右的时间,但是后来发现普通支架做完一年后,有20%或更多的支架里又有了狭窄,是因为支架刺激了血管平滑肌增生。所以发明了药物支架,就是支架上涂了层可以抑制平滑肌增生的药,这样再狭窄率明显下降,然而遗憾的是:抑制平滑肌增生的同时也抑制了内皮的生长,使修复的时间变成了一年,因此我们需要“强化抗血小板治疗”至少1年的时间,来防止内皮损伤形成血栓。当然,对于本来不需要放支架的人,放了支架,这些药就只能“白吃”了,这些风险就是白白增大的。而对于急性缺血的患者来说,获益是远远大于风险的。

小结

不管是放支架还是吃药,都要评估获益和风险!

如果已经心梗了,放支架能够挽救你的生命,那么这些风险是值得担的!

如果确实有缺血的情况,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出现问题,甚至危及生命,放支架可以解决这些潜在的问题,那么这些风险也是值得担的!

如果没有足够的指征而放了支架,反而造成风险,这是不应该的!

支架,不是恶魔,也不是天使。支架,是一个工具,这个工具用在该用的人身上,就是能救命的。

支架,是科技进步的成果,但它不是万能的,有缺点也不是十恶不赦的。

相信绝大多数医生都是根据指南去做的,也希望过度治疗的情况能够越来越少。

文章来源于医声相伴崔松说,作者崔医声

张家口市妇幼保健院内四科成立于80年代伊始,历史悠久,技术精湛。科室现有工作人员17名,其中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2名。科室座落于住院部五楼,开放床位37张,拥有动态心电图、动态血压监测仪、心电血压血氧监测仪、动脉硬化监测仪、无创呼吸机、自动排痰机、血糖监测仪、微量泵、微波治疗仪等现代化诊疗设备。

微波治疗仪

心电血压血氧监测仪

科室主要开展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肾内科疾病的诊治以及各种中毒的抢救治疗。近20年我科先后开展了急性心肌梗塞、脑血栓的溶栓治疗;对顽固性心力衰竭、肺性肺病、大面积脑梗死、脑出血的抢救成功率高;对急慢性肾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临床研究也取得积极的成果。科室年收治病人余人次,危重病人近人次,抢救成功率近80%,优质的服务,良好的技术,受到患者的广泛好评。

良好的技术,完善的设备,优质的服务,造就了一流的医疗团队。内四科全体医护人员始终贯彻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是您就医、健康咨询的理想选择。

如果您觉得本文内容对他人有所帮助可以转发到朋友圈或转给有需要的人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foxkr.com/ways/122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