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肌缺血 > 心肌缺血危害 > V1导联T波直立,警惕心肌缺血的发生 >
V1导联T波直立,警惕心肌缺血的发生
正常情况下,V1导联T波可表现为直立、倒置、低平或双向等多种形态。V1导联T波直立和(或)Tv1>Tv6均可见于正常人,尤其是年轻人,因此Tv1直立或Tv1>Tv5(Tv6)的临床意义常被忽略。然而,在某些情况下V1导联T波直立很可能是心肌缺血的重要心电图特征。
作者:黄磊
单位:医院
本文为作者授权医脉通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溯源与发展
大多数健康人的心电图V1导联T波倒置,这是因为T波方向与同导联QRS波主波方向相同。
Rritz等于年首次报道,T波在左胸导联平坦或轻度倒置,在右胸导联直立,可能是左心室缺血最早征象。随后,许多学者纷纷报道,在正常的静态心电图中,若存在Tv1>Tv6对诊断高血压性及缺血性心肌病有重要价值。但亦有学者认为,Tv1>Tv5(Tv6)为正常变异,可能与自主神经兴奋有关,并非是心肌病的必然表现,只有Tv1>Tv3>Tv5时才有诊断意义。
统计表明,健康人群中V1导联T波直立时出现Tv1>Tv5(Tv6)的概率,男性为21.8%,女性为6.5%;而在心肌梗死患者中高达63.3%,心绞痛发作时为61.3%。
年4月,美国著名心脏病和心电学学者MarriottHJ指出,当V1导联T波直立,又能排除患者存在左室肥大和左束支阻滞时,是急性心肌缺血的一个心电图表现。以该理念为起始,凭借医师的经验,再结合其他心电图改变进行综合分析,能快速识别出已经发生的急性心肌缺血,这一方法就是著名的缺血心电图拇指法则(ruleofthumb)。
同年4月,AmalMattu称Tv1直立为心前导联T波渐进性失衡:正常心电图V1导联呈倒置或平坦,具有心前导联T波渐进性。Tv1直立是冠心病的明显标记,Tv1直立尤其是新出现的或伴增大的T波,是急性心肌缺血的信号,更可能是快速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的一个早期信号。
近期有研究表明,Tv1直立者患冠心病的可能性是倒置者的4倍,Tv1直立还是患冠心病的独立预测因子。基于Tv1直立具有额外的风险分层潜力,因此作者认为在疑似冠心病患者中,常规评估V1导联T波的极性可能是有价值的。
发生机制
正常人心室除极过程是从心内膜向心外膜进行,心室复极过程是从心外膜向心内膜进行,R波代表心室除极过程,T波代表心室复极过程,T波方向大多与QRS主波方向一致。
在正常情况下,胸导联T环最大方位几乎平行于V4导联轴正侧,故V4导联振幅最大,一般规律是V1-V4导联T波振幅逐渐增大,V4-V6导联T波振幅逐渐减小。
通常Tv1倒置或Tv1Tv5(Tv6),但当某些因素(如急性心肌缺血)时,T环向右向前移位导致横面向量环R-T夹角增大,最大向量几乎平行于V1或V2导联正侧,致使Tv1直立或Tv1>Tv5(Tv6)。
拇指法则的心电图特征
1.V1导联T波直立:尤其是新出现的直立或高大的T波,或者呈先正后负型直立。
2.V2、V3导联T波直立或双相:部分患者可在V2、V3导联出现与V1导联相同的T波改变。
3.其他可能出现的改变:①V1导联T波倒置,ST段及J点抬高;②V1导联T波直立,ST段上斜型抬高及J点抬高;③V1导联T波直立,ST段上斜型抬高;④V1导联T波直立,ST段显著的上斜型抬高,J点抬高不明显;⑤V1导联T波对称性倒置。
图1患者男、24岁,突发胸痛时记录的心电图(A)及4天后心电图(B)
心肌缺血时,V1导联T波直立是回旋支或右冠脉病变引起,当这种T波的异常改变波及到V2、V3导联时,则是前降支近端病变的特异性诊断指标。但要注意,由于其敏感性及特异性均不高,须结合其他静态心电图指标,方有一定意义。
结语对于临床上有胸痛、胸闷等症状而心电图貌似正常者,应随访观察心电图胸前导联,尤其是V1导联的T波形态和振幅,将有助于早期诊断和及时干预。总之,在面对Tv1直立伴有胸痛等不适症状的患者时,脑海中要始终紧绷着心肌缺血的这根弦,不能松懈。
参考文献:
[1]StankovicI,MilekicK,VlahovicStipacA,etal.Uprighttwaveinprecordialleadv1indicatesthepresenceofsignificantcoronaryarterydiseaseinpatientsundergoingcoronaryangiographywithotherwiseunremarkableelectrocardiogram[J].Herz,,37(7):-.
[2]汤俐雯,陈静.V1导联T波直立在心肌缺血诊断中的价值[J].实用心电学杂志,,18(4):-.
[3]HogemannA,NordmeyerP.Uprightt-waveinv1aspredictorofsignificantcoronaryarterydisease[J].DtschMedWochenschr,,(1-2):28-30.
[4]刘元生.缺血心电图拇指法则(52)[J].临床心电学杂志,,17(5):-.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