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肌缺血
1、病因
心肌缺血常见的缘由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其次还有炎症(风湿性、梅毒性、川崎病和血管闭塞性脉管炎等)、痉挛、栓塞、结缔组织疾病、创伤和先天性畸形等多种。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干的重要危险因素为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肥胖、同型半胱氨酸增高、体力活动少、高龄和男性等。
2、分类
1.藏匿型冠心病
无临床症状,但有心肌缺血客观证据,如心电图典型缺血性ST段改变、心肌血流灌注减少等。
2.心绞痛型
3.心肌梗死型
心肌梗死常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基础上继发血栓形成而至。
4.缺血性心肌病
其特点为心脏变得僵硬,逐步扩大,产生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
5.猝死型
3、临床表现
1.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或紧缩样疼痛,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延续3~5分钟,休息后自行减缓者,伴随大汗。
2.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自行减缓者。
3.出现与运动有关的咽喉痛及炙烤感、紧缩感,牙痛等。
4.饱餐、寒冷、饮酒后出现胸痛、胸闷者。
5.夜晚睡眠枕头低时,感到胸闷憋气,需要高枕卧位方感舒适者;熟睡、或白天平卧时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难,需立即坐起或站立方能减缓者。
6.性生活或用力排便时出现心慌、胸闷、气急或胸痛不适。
7.突发的心动过缓、血压下降或晕厥者。
4、检查
1.冠心病相干的危险因素检查
为尽早发现心肌缺血,40岁以上的人应定期进行相干体检,了解有没有冠心病相干的危险因素,如血脂、血压、血糖、颈部血管超声、心脏超声、心电图等检查。
2.受负荷实验检查
若属于心肌缺血的高危人群,应向医生询问,是不是具有典型的冠心病症状,决定是不是需要接受负荷实验,如活动平板心电图、腺苷负荷心脏超声心动图和冠脉多排CT。
3.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5、医治
1.医治原则
由于心肌缺血有产生心肌梗死和猝死的危险,因此发现心肌缺血时,要尽早医治。积极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产生,如已产生,应积极医治,防治病变发展并争取逆转。已产生并发症者,应及时医治,防治恶化,延长患者寿命。
2.药物医治
(1)抗血小板药物防治血栓形成,预防冠状动脉和脑动脉血栓栓塞,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2)β-受体阻断剂减慢心率、减少心肌的秏氧,预防猝死,如美托洛尔或其缓释片。
(3)钙离子拮抗剂
(4)他汀类药物下降血浆中的胆固醇,稳定动脉斑块,避免斑块脱落构成血栓,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
(5)RAS系统阻断剂可预防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如贝那普利和缬沙坦等。
(6)硝酸酯类药物扩大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如单硝酸异山梨酯。
(7)溶栓药物溶解急性构成的血栓,用于急性心肌梗死。
3.参与医治
冠状动脉参与医治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特点,广为患者接受。从初期的单纯球囊扩大术,到裸金属支架时期,到现在发展为药物涂层支架时期,已成为医治本病的重要手段。所以对症状发作典型或不稳定、药物医治不理想、无创检查提示心肌缺血的患者建议行冠脉造影检查,必要时行支架置入术。
4.外科冠脉搭桥术
复杂多支血管病变、无保护左主干病变者可选择。
6、预防
1.饮食
低盐低脂平淡饮食,多吃红薯、西红柿、胡萝卜、黑木耳等蔬菜,喝些绿茶,茶叶中含有少许的茶碱,有一定的利尿作用,对患者的心肌缺血医治有一定的帮助,茶叶中还有维生素C,能起到一个很好的防治动脉硬化的作用,但不宜过浓。
2.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情绪要稳定,避免大喜大悲,保持充足睡眠,定时排便,不能过度劳累。
3.适度运动
增进心肌侧支循环的建立。
4.病情如有变化
病情如有变化要及时救治医治。
5.预防药物
冠心病的一级预防的药物包括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他汀类调血脂药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北京白癜风的治疗土方是什么合肥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