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肌缺血 > 心肌缺血症状 > 悲痛,两名41岁医生猝死中年人,别让自 >
悲痛,两名41岁医生猝死中年人,别让自
点击3D实验室发现更多精彩!
最近,医院胃肠外科医生莫湘琼突发疾病,抢救无效死亡,年仅4岁。其同事朋友圈出现大量悼念文章:
莫医生平常还积极做科普,开通了头条号和视频号。
在网络搜索发现,因为表现突出曾经一人抱回两个国家级奖项:0月8日至20日,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中国健康服务业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健康管理学学术会议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中大五院胃肠外科莫湘琼医生获得“中华健康管理优秀科普作品奖(文字类)”和“中华健康管理健康科普演讲比赛三等奖”。
莫湘琼的一个胃肠外科医生的一天里则说:习惯了7:30到医院……
一个从医30年的专家说:中国的一线小医生蛮可怜的。
而在元旦前夕,医院外科医生李晓宁,猝死在家中,年仅4岁。
李晓宁医生的爱人宋阿红,医院的一名急诊科医生。据她说,早晨自己从急诊科下班回家,发现李晓宁躺在床上一动不动,感到不对劲,仔细一看,才发觉已经没了生命迹象。
宋医院同事眼中的李晓宁,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特别敬业,特别繁忙,特别劳累,经常加班,深夜手术到天明是家常便饭,特别繁忙。
忙到什么程度?
从妻子宋阿红的一句话中可窥见一斑。她说,丈夫去世后整理照片才发现,除了身穿白大褂的工作照外,他们忙得几乎没有时间合影过一张生活照。
4岁的年纪,人生盛年。单位的一株草,家中的一片天。一个敬业爱家,身体看起来没啥问题的人,怎么就猝死了?
年4月《中国急救医学》期刊上刊登的一篇研究《我国例尸解猝死病例流行特征分析》,通过研究分析例猝死者的尸体解剖特点,发现了猝死里藏着这些规律!.一半多猝死者“太激动”和“太劳累”研究发现,猝死的诱因为情绪激动(26%)、劳累(25%)、血容量改变(8.95%),其次为饮酒、过饱、轻微损伤等。2.心源性猝死是首要原因猝死发生的首要原因是心源性猝死(57.76%),第二位肺源性猝死(2.63%),之后是脑源性猝死(9.2%)。3.猝死的患者中,患有慢性疾病有既往史者中,高血压最常见(37.95%)、心脏病(30.02%)、糖尿病(23.79%)。其次为发育不良、高血脂、肿瘤、感染、甲亢等。4.30岁~63岁,是心源性猝死的高发年龄段中年正是疾病形成的高危时期,加上社会中又正值工作节奏快、生活压力大、熬夜加班、饮食不规律、嗜烟好酒,容易产生“三高”,导致冠心病为首的心源性猝死等。而这些用生命总结出的规律,也告诫我们:中年人,心态要淡定!当面临重大压力或者情绪激动时,心脏血流比平时增加了一倍,心脏的收缩力加强,心跳加速,大量的血液涌向心脏,会出现心率不齐、心肌缺血、胸闷、心慌。人处于激动状态是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一大诱因。中年人,别让自己太劳累!上有老,下有小,人到中年反倒成为了公司里工作积极性最高、劳动强度大的那个人。为了赚钱养家,有时候轻微的身体不适也被暂时忽略了。然而,临床上发现,很多猝死的人,或多或少都会经历一个高压、长时间的精神紧绷、高强度工作事件。太过繁忙、高压紧张的工作,会不断刺激人的交感神经。如果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交感神经长期太过兴奋,则会导致心脏负担过大,心率加快,甚至产生心律失常。长此以往,心脏则会受到损害,导致意外心脏事件的发生。部分突发性心脏病患者猝死就是因为连续熬夜、情绪激动、紧张,诱发了神经功能失调,冠状动脉痉挛,心脏突然缺血而猝死。
中年人,留意身体发出的信号!猝死前,身体会发出过很多信号,人到中年要特别留意。猝死中有症状体征的人,最常表现为突然发作(20.0%)、休息睡眠中(6.7%),其次为呕吐(7.49%)、呼吸困难、胸闷出汗、头晕、胸痛、腹痛、抽搐、头痛、心悸、咳嗽、意识障碍等。这些症状发生的时间长短不固定,有些人是几分钟,有些人是半小时,但发病时间都不会很长。所以出现胸部不适、隐痛、疲劳感觉的时候就要小心了。那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预防心血管意外呢?
说起日常心血管保健,很多人都会想到鱼油。但整体而言,现有的研究成果倾向于认为,只有高剂量处方药形式的鱼油成分能够有效改善心血管风险。那么,对于大众“喜闻乐见”的低剂量日常鱼油补充剂,有用吗?
近日,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团队,对鱼油用于预防心血管疾病的现有临床试验重新进行了汇总分析。近期发表于美国心脏协会期刊JAHA的积极结果,让人们重新审视鱼油补充剂对于心血管获益。
研究团队共严格纳入了将鱼油用于心血管疾病预防的3个随机试验,涉及近3万受试者,服用鱼油补充剂的时间平均约5年。
研究团队发现,鱼油也显着降低了多种心血管风险,包括心梗风险降低8%,冠心病死亡风险降低8%,所有冠心病风险降低5%,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7%,心血管疾病总风险降低3%。只有中风风险没有得到显着改善。
这其中鱼油的EPA(EicosapentaenoicAcid,二十碳五烯酸),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EPA有帮于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促进体内饱和脂肪酸代谢的作用。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增进血液循环,防止脂肪在血管壁的沉积,进而起到了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预防脑血栓、脑溢血、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研究团队在论文中还指出,研究观察到中低剂量的鱼油补充就有望带来约9%的心血管疾病风险改善,虽然看似幅度不大,但考虑到全球庞大的患者基数,这将能预防数十万例心血管疾病事件。
总之,除了保持情绪稳定,合理疏解压力,在日常中更要注意防患于未然,鱼油作为一种对心血管有效的保健方式,还是值得尝试的。不过温馨提醒一定要买到高质量的产品。内容来源:医学术中毒与急救医学联盟中洪博元医学实验帮
文末说句正事
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