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肌缺血 > 心肌缺血病因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源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源
JustinA.Fried,MD,etal.Clinicalandhemodynamiceffectsofintra-aorticballoonpumptherapyinchronicheartfailurepatientswithcardiogenicshock.TheJournalofHeartandLungTransplantation
摘要
背景: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在伴心源性休克(CS)的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HF)中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尚未确定。在本研究中,我们试图评估伴有CS的慢性HF患者对IABP的血流动力学和临床反应,并确定对该设备的预测因素。
方法:我们回顾性分析了-年在我们机构接受IABP植入的所有患者,以确定有心源性休克的慢性HF患者(心脏指数2.2l/min/m2和收缩压90mmhg或需要血管活性药物来维持该水平)。IABP的临床恶化定义为药物治疗无法桥接出院或需要持久心脏替代治疗(HRT;持久左心室辅助装置或心脏移植)。
结果:我们确定了例失代偿后置入IABP的慢性HF患者,血流动力学证据显示CS。30天总生存率为84.1%,78.0%的患者成功过渡到HRT或出院,无需升级器械支持。IABP支持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3%。多变量分析发现缺血性心肌病(比值比[OR]3.24,95%置信区间[CI]1.16-9.06;p=0.03)和肺动脉搏动指数(PAPi)2.0(OR5.04,95%CI,1.86-13.63;p0.)作为IABP临床恶化的预测因素。
结论:在急性失代偿慢性HF患者中使用IABP的总体结局比较好,IABP是CS慢性HF患者的合理一线器械。通过PAPi测量,评价右心室功能是该人群中IABP结局的主要预测因素。
引言
慢性心力衰竭(HF)在美国影响超过万人,估计有60万至80万晚期HF患者)。药物和器械治疗的显著改善改善改善了慢性HF的预后,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发作可能导致快速恶化和预后显著恶化。心源性休克(CS)代表了最严重形式的ADHF,广泛定义为导致终末器官灌注受损的重度心功能不全。尽管正性肌力药和血管加压药仍然是CS的一线治疗药物,但它们具有显著的不良副作用(例如心律失常),并且可能不足以抵消这一过程。4
临时机械循环支持装置(tMCSD)通常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的CS,以充分稳定患者,从而允许取出tMCSD并出院或成功桥接心脏替代治疗(HRT;例如,持久左心室辅助装置[LVAD]或原位心脏移植[OHT])。经皮tMCSD选择包括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微轴经皮LVAD、体外离心LVAD和体外膜肺氧合(ECMO)。其中,5项研究表明,IABP的使用最为广泛,其优势主要在于其广泛可用性、易于插入和低并发症发生率。
尽管有几十年的IABP经验,但其在CS中的适当临床作用仍不明确,主要是由于指导其使用的证据有限。在CS患者中进行的最大型随机对照试验证明,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在CS中使用IABP既没有获益也没有危害。7该研究的结果导致这些患者的模式从常规IABP使用转变。然而,与AMI患者相比,伴有急性失代偿和CS的慢性HF患者代表了一种独特的生理表型,这可能导致对器械治疗的不同反应。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伴有CS的慢性HF患者对IABP的临床和血流动力学反应,并确定该人群中IABP治疗临床恶化的预测因素。
讨论在本研究中,我们对伴急性失代偿和CS在慢性收缩性HF患者IABP的使用进行了大型、深入的检查。我们描述了该人群对IABP的临床和血流动力学反应,并评估了植入前人口统计学、临床和血流动力学参数对临床反应的相对影响。我们的主要结果是:(1)在选择的伴有CS的慢性收缩性HF患者中,IABP治疗与桥接HRT或出院的可能性较高相关,无需升级为更有效的tMCSD;(2)通过PAPi测量的右心室(RV)功能较差和ICM与IABP的临床恶化相关;(3)在该人群中,IABP的血流动力学反应是可变的,但是强烈的血流动力学反应与植入后的临床稳定相关。
尽管经皮介入治疗和器械技术取得了显著进展,但CS的短期死亡率仍高达30%-50%,尽管CardShock研究的结果表明,对于未使用CS的患者,CS的急性缺血性病因具有更好的预后。大多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