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肌缺血 > 心肌缺血病因 > 会议张大庆教授抗心肌缺血治疗新观念 >
会议张大庆教授抗心肌缺血治疗新观念
??
第14届南方长城心脏病学会议暨潇湘心血管病介入论坛药物治疗会场上,中国医院张大庆教授作了题为“抗心肌缺血治疗新观念”的精彩报告。
前言: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包括一系列的临床疾病,其特征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缺少急性冠脉血栓形成。抗缺血疗法应该安全地减少临床症状和延长运动时间。
一、药物治疗和新兴的药物疗法1.标准的抗缺血治疗
硝酸酯:有机的前体药物,产生NO松弛平滑肌细胞,通过抑制钙离子进入平滑肌细胞,阻滞钾通道和细胞膜超极化。
β-受体阻滞剂:可改善左心功能不全或心肌梗死(MI)患者的生存率。
钙离子通道阻滞剂(CCB):具有异质性,DHP、非DHP(维拉帕米、地尔硫卓)心脏血管选择性不同。
2.新兴抗缺血治疗:生理与代谢
伊伐布雷定:选择性抑制窦房结起搏细胞的If通道,降低心率,无负性肌力作用。
尼可地尔:烟酰胺硝酸酯,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提供NO供体,直接导致冠状动脉血管扩张。对心肌代谢有轻微作用。
吗多明(Molsidomine):一种前体药物,在肝脏中转化为有活性代谢产物,具有扩张静脉容量血管、扩张冠脉部分血管,并可通过抑制血栓烷胺起稳定血小板的作用,以及促进NO产生的作用。
雷诺嗪:有活性哌嗪衍生物,主要通过CYP,3A4途径在肝脏代谢。
曲美他嗪:通过抑制线粒体长链3酮酯酰辅酶A硫解酶,减少脂肪酸代谢,增加心肌葡萄糖代谢来改善细胞对于缺血的耐受。
马来酸哌克昔林:抑制肉碱脂酰转移酶(CPT-1),将心肌从脂肪酸代谢转移到碳水化合物代谢,增加葡萄糖和乳酸在心肌中的应用。
别嘌呤醇:一种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可能会减少心肌氧的需求或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米屈肼:可逆性地抑制肉毒碱的生物合成,通过降低脂肪酸氧化来提高血管张力。
胺碘酮、L-精氨酸、奥马曲拉,经皮给药的睾丸素在慢性心绞痛患者中都被测试过。因为缺乏数据或具有毒性作用,这些药物不能被推荐用于治疗心绞痛。
3.抗缺血的实验性药物
针对有严重冠状动脉疾病且不易接受血运重建术,并有高死亡率和需反复住院的患者。
晚期冠状动脉疾病与持续性心绞痛患者,优化药物治疗是特别重要的。
3.1Rho激酶抑制剂
法舒地尔是一种前体药物,它代谢成盐酸法舒地尔。无基础治疗患者,显著提高TED,同时心率不变,收缩压降低。没有发现严重的副作用。已经使用基础药物治疗的患者,法舒地尔似乎没有任何额外的治疗获益。
3.2螯合治疗
用于北美的慢性心绞痛患者,EDTA加维生素重复给药治疗。糖尿病患者,其结果显示螯合治疗可减少血运重建的需求。尚在试验阶段。
3.3基因治疗
目的:缺血心肌进行血管再生、建立侧支循环。
目前试验并没有得出统一结论,发现是令人鼓舞的,但安全性需要进一步确立。
3.4干细胞治疗
内皮祖细胞可以迁移和增殖形成局部的内皮细胞,促进缺血反应性的新生血管形成。
CD34+干细胞直接注射进入心肌,心绞痛发作频率和TED有明显改善。3年不良事件的风险没有增加。III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将自体CD34+细胞注射入心肌,用TED的改变作为12个月随访的一级终点。
二、血运重建治疗策略人群:对有症状的患者或有冠状动脉病变存在缺血的患者。
优势:更大程度上减少缺血。
目标:改善症状和预后。
争议:缺少生存获益方面,花费。
危险分层:依据心肌缺血和斑块负荷。
动脉桥、药物洗脱支架的应用改善了血运重建术的临床结局。高危病人可能存在治疗不充分的情况。
1.冠脉病变的评估
狭窄程度和缺血之间的关系仍不确定。缺乏缺血客观证据,特别是中等程度狭窄,应进行血流储备分数(FFR)检查。
FFR≤0.80是进行血运重建术的阈值,FFR指导PCI治疗改善了预后。
FFR的使用可减少50%的血运重建术,但临床少于10%的PCI案例中将FFR作为常规的临床检查。
注射腺苷诱导达到血管最大舒张是其得到广泛使用的障碍。
非充血替代FFR的研究兴趣已经出现,如瞬时无波型比率(iFR)。
冠脉内成像技术(OCT),评估斑块的形态或者通过优化支架的扩张和吻合度来提高PCI的效果。
OCT和FFR相关性研究较少,iFR和OCT作为临床常规检查,尚待进一步验证。
在缺血的部位非侵入性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不一致,还应进行功能性病变评估。
2.策略的选择
2.1血运重建VS.药物治疗
CABG和PCI对于缓解心绞痛更有效。
CABG相比药物治疗能提高生存率尚未得到广泛认可。
FAME2试验,FFR指导PCI治疗与药物治疗两组间的死亡率和心梗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2.2多支冠脉病变:PCIVS.CABG
CABG相对PCI可减少重复血运重建、心肌梗死的风险,尤其是SYNTAX评分>32的人群;CABG具有更高的卒中风险。
左主干病变解剖复杂性低中度的患者,CABG和PCI的临床结局相当。
2.3特殊人群血运重建策略
糖尿病:
荟萃分析显示糖尿病患者
SYNTAX评分(0-32):PCI和CABG具有相近的MACCE风险。
高SYNTAX评分(>32):PCI较CABG风险增加。
晚期慢性肾病
大型观察机构的数据显示对于肾损害患者CABG优于PCI。
在慢性肾病患者中仍缺乏比较PCI和CABG的随机试验。
严重瓣膜性心脏病
联合CABG手术干预较单纯瓣膜置换降低围手术期不良事件风险,并取得更好的长期生存获益。
缺血性二尖瓣反流患者,CABG联合二尖瓣修复无额外益处。
无法手术或手术风险高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推荐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PCI价值存在争议。
对于需要长期口服抗凝药,除非有极高出血风险,新型药物涂层支架优于金属裸支架。
3.新兴的侵入性治疗
三、总结1.原则:以患者为中心,改善生活质量为前提。
2.抗缺血药物治疗是基础,联合治疗、个体化治疗。
3.依据FFR,SYNTAX评分指导血运重建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4.心脏治疗团队:非侵入性和侵入性心脏病学家及心胸外科医生。
本文为医道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治疗白癜风的医院怎样治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