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疗法3

的“郄穴”,郄者急也,所以从理论上讲,地机应该对急性胰腺炎有效。想到这儿,我又从病房急返门诊,按压其地机穴,果然痛不可忍。乃将他领于病房之中,直刺双地机穴,行龙虎交战手法,针后不到一二分钟,疼痛渐缓,不到半小时疼痛全部消失。继续留针至上午下班,约1个半小时,期间行针数次,疼痛未作。继开大柴胡汤加味2剂与服。翌日再去门诊时,已完全恢复正常,也未再针,整个治疗过程没有应用任何西药。嘱其继服中药,适当节食,禁酒。之后在门诊半年期间,未再发作。

图42地机穴

地机(SP8)在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阴陵泉穴下3寸,见图42。

5、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因过敏原或其他非过敏因素引起的一种支气管反应过度增高而导致气道可逆性的痉挛、狭窄的疾病。临床表现以发作性的带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为主要特征。好发于初秋或冬季,其次是春季,至夏季则缓解,但也有常年反复发作者。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半数以上在12岁以前起病。根据病因可大致分为外源性哮喘与内源性哮喘两大类。

()

本病属于中医“哮证”、“喘证”范畴。病位在肺,病本在肾。病因病机为宿痰内伏于肺,复加外感、饮食、情志、劳倦等因素以致痰阻气道、肺气上逆所致。发作期临床证型有寒哮、热哮两大类,缓解期则可分为肺虚、脾虚、肾虚三型。

针灸对急性发作的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有一定的止喘作用。据国内杂志报道,可单穴治疗本病的穴位有:天突、膻中、鱼际、孔最、定喘、大椎、内关、身柱、扶突、哮喘区(第7颈椎棘突到第12胸椎棘突宽0.8?1寸的脊背中线长方型区域)、清喘穴(奇穴,位于前正中线天突穴和甲状软骨之间,相当于环状软骨与气管的交接处)、头针胸腔区、食中根(奇穴,位于食指中指间的根部)等。

我临床治疗本病常用孔最、鱼际、神阙3穴。

(1)孔最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者,针刺孔最穴有平喘的作用。田从豁教授和藏俊歧于年分别在《云南中医杂志》第4期和《河南中医》第5期报道过针刺和电针孔最穴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即刻平喘的有效率分别为84%和%.

哮喘是肺病的典型症状。孔最位于太渊和尺泽的连线上,太渊穴上7寸处,是手太阴肺经的“郄穴”,因郄能救急,所以对急性发作的哮喘有平喘救急之效。我曾治一青年男子因对花粉过敏突发哮喘,呼吸困难,为针双孔最穴,未及半小时,哮喘自止。

孔最(LU6)在尺泽与太渊的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处,见下图。

(2)鱼际

()

针刺鱼际穴治疗哮喘,也有多篇报道。如方永乐在《新医药学杂志》年第10期报道,针刺鱼际穴治疗哮喘20例,其中18例针刺后肺部哮鸣音明显减少或消失。刘泽光又于年在《中国针灸》第1期报道针刺鱼际穴(向掌心方向斜刺5分左右)治疗支气管哮喘例,总有效率达98.5%。看到报道后,我在临床中试用,对于支气管哮喘确实有效。这也引发了我的思考。之后才发现,用鱼际治疗哮喘最早见于《灵枢?五乱第三十四》:气“乱于肺,则俯仰喘喝,接手以呼……气在于肺者,取之手太阴荥、足少阴输,”指出气乱于肺的哮喘,可取手太阴荥穴鱼际通阳气而平喘,取足少阴输穴太溪温元阳而纳气。

鱼际五行属火,有通达肺经阳气之功,对于寒邪朿肺,气管痉挛的哮喘用之最宜;对于肺经火热引发的哮喘,亦可收泻火止喘之效。对于以上两种情况的哮喘,单用鱼际即有良效。若肺气虚甚,当加太渊;阳气虚甚或肾不纳气者,宜配太溪。

鱼际(LU10)在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见上图。

(3)神阙

以拇指按压神阙穴,每次下,每日1次,连续2?3个月,可补益人体的元气,改善过敏体质,预防过敏性哮喘的发生。

也可在肚脐拔罐,方法是:拔躍5分钟即将罐取下,再拔5分钟再取下,连拔3个5分钟为1次,每日拔罐1次,坚待拔2?3个月,可改善过敏体质。

以上方法不仅对过敏性哮喘有效,对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其他过敏性疾病也有效,关键是要长期坚持,至少需要2?3个月,时间短了难以取效。详见拙著《中医脐疗大全》。

()

6、心绞痛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硬化、狭窄和(或)痉娈,心肌发生急剧而短暂的缺血、缺氧而引起临床综合症。

典型的心绞痛发作,具有以下特点,典型的疼痛部位是在胸骨上.、中段的后方(胸骨后疼痛),有时可稍偏左,也可较为广泛地涉及心前区大部,少数病例疼痛部位可在胸骨下段,甚至在上腹部。疼痛可放射至左肩,并沿左臂的前面内侧到达小指与无名指,有时疼痛可放射至颈部、咽部及下颌部。疼痛的性质是带有一种压迫和紧缩感觉的持续性闷痛,常伴有窒息感,有时伴有濒死的恐惧感,伴面色苍白、冷汗等。发作的诱因最常见是体力劳动,其次是情绪激动。疼痛多持续2?3分钟,一般不超过半小时。

心绞痛属于中医“胸痹"、“心痛”的范畴。病位在心或心包,因为“邪之在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灵枢?邪客第七十一》).心包有代君受邪的作用,所以疼痛的部位多在心包的募穴膻中穴的深处(胸骨后疼痛);甚则疼痛岀现于心的募穴巨阙穴处(上腹部),并沿手少阴心经或手厥阴心包经放射(左臂的前面内侧到达小指与无名指,有时疼痛可放射至颈部、咽部及下颌部)。

因为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肺、脾、肾、胃、胆等经脉皆入心,所以其他脏腑的病症,均可影响到心而发生心痛,《灵枢?厥病第二十四》就详细论述了肾心痛、胃心痛、脾心痛、肝心痛、肺心痛的症状和针灸治疗方法,其中提到的“真心痛,手足清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与心肌梗塞极为相似。现在一般的说法是张仲景创立了辨证论治的方法,我不同意这一观点,如果不否认经络辨证是一种辨证方法的话,那么经络辨证的方法在《灵枢》中已经较为完备了。所以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张仲景创立了六经辨证的方法,而不是辨证论治的方法。

()

(1)内关

针刺内关(见下图)治疗心绞痛有很多的临床报道,也有不少的实验研究以阐明其机理,从中医理论看,为什么内关对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呢?

《灵枢?经脉第十》曰:“手心主之別,名曰内关,去腕二寸,出于两筋之间,循经以上系于心包,络心系。实则心痛,虚则为头强,取之两筋间也。”因为内关是心包经的络穴,从此处别出一条分支既“上系于心包”,又“络心系",所以针刺内关就可以治疗心痛等一切心病。此外,内关还是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维脉,《难经?第二十九难》曰:“阴维为病苦心痛。”说明针刺内关治疗心痛还与调理阴维脉有关。

也正因为内关穴对心痛有确实的疗效,所以后人在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的基础上又加上了一句“心胸内关谋”,变成了五总穴歌。

()

(2)至阳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医院内二科主任王维庭主任医师于年在《中西医结合杂志》第4期上报道了按压至阳穴(图30)治疗心绞痛的方法。我大约记得其发现用至阳穴治疗心绞痛的过程是这样的,有一个奇怪的病人,每次心绞痛发作,必将背紧靠于墙上就可缓解,此病人微有驼背,后来他仔细观察,靠于墙上的部位正是第7胸椎棘突下的至阳穴。他就考虑心绞痛缓解是否与挤压了至阳穴有关,结果发现按压至阳穴果然可以缓解心绞痛,起效时间多数为5?10秒,于是他便发表了《按压至阳穴缓解心绞痛临床实验观察》一文,之后他又想,能否在至阳穴处埋藏一按摩装置治疗心绞痛呢?一年后,他又在《中西医结合杂志》年第3期发表了《至阳穴埋藏微型助压器治疗心绞痛的临床观察》一文。之后他又进行了动物实验研究,发现按压家兔至阳穴可对抗垂体后叶素导致的急性心肌缺血。根据皮肤--内脏反射形成原理,压按至阳穴能引起心脏活动的变化,冠状动脉痉挛缓解,损伤缺血型心电图改善。多普勒超声心动图(DE)证实,刺激至阳穴,左室射血份数、心脏每分钟搏出量增加、心肌耗氧量指数降低,即增加了心肌供氧,减少了耗氧量,恢复了心肌需氧与供氧之间的平衡。他的这些研究成果,获解放军总后勤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发明的穴位助压器,被国家专利局受理了专利申请。

实际上按压至阳穴治疗心绞痛,早在《灵枢?杂病第二十六》篇中就有明确记载:“心病,当九节刺之,按已刺,按之立已。不已,上下求之,得之立已。”在胃痉挛的一针疗法中,我们已对这一段进行了解释:心痛包括心绞痛和胃脘痛;九节即第7胸椎。

从中医理论如何解释至阳穴可以缓解心绞痛呢?我认为可能与以下2点有关:一是经脉所通,主治所及。至阳是督脉上的一个穴位,都知道督脉行于后正中线,但实际上督脉还有一条分支,并且入心中,如《素问?骨空论篇》曰:“督脉……其少腹直上者……上贯心。”二是寒主收引,“有寒故痛也”,治疗心绞痛首当温通阳气,督脉为阳脉之海,至阳穴又为阳气至盛之处,所以按压至阳穴可温通心阳,散寒解痉,阳气通阴寒散,则绞痛自止。

()

7、喜笑不休

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笑口常开有好处,但凡事都有个度笑也是如此,如果不分场合老是无缘无故的笑,并且白己不能够控制,那就是病了,就需要治疗。

神门

年我在针灸病房期间,就碰上这么一例病人。周某,男,70岁。因脑梗塞肢体活动不利入院。进修和实习大夫经常讲,给患者针灸时他经常控制不住地笑,常常被吓一跳。平常也动不动就喜笑不休。我查房时嘱停用所有的中西药物和原来的针灸治疗,先治其笑,每日上午针刺双神门穴,用泻法,留针1小时左右。一周后再去查房时,病入再也不无故发笑了。乃停针神门,恢复治疗其脑梗塞。

进修和实习医师问:“为何针神门?”我说:“本于《灵枢》。”数日后又有学生问:“”把《灵枢》看了几遍,好像没有用神门治疗笑不休的记载。”我说:“读经典要悟,要无字中求字,我用少海穴治疗脏躁,也是本于《灵枢》。”

《灵枢?本神第八》有这样一段话:

“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肺藏气,气舍魄,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肾藏精,精舍志,肾气虚则殷,实则胀,五脏不安。必审五脏之病形,以知其气之虚实,谨而调之也。”

这一段说的是五脏病的虚实病候,但对于如何治疗,应取什么穴位,此篇没有说明,只是说“必审五脏之病形,以知其气之虚实,谨而调之也。”《素问?调经论篇》也有类似的记载,并说明了治法,但只有肾脏的虚实证明确说出了穴位:“志有余则泻然筋血者,不足则补其复溜。”即肾气实的腹胀当泻肾经的荥火穴然谷,肾气虚的厥逆证当补肾经的经金穴复溜。这是根据“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的原则取的穴位,肾五行属水,金生水,金为水之母,所以肾虚证当补五行属金的肾经经金穴复溜。水生木,木为水之子,按说肾的实证应泻五行属木的肾经井穴涌泉,因为井穴大都皮薄肉浅,且疼痛较甚,不便行施补泻手法,所以《难经?七十三难》说:“诸井者,肌肉浅薄,气少不足使也,刺之奈何?然,诸井者,木也;荥者,火也。火者,木之子,当刺井者,以荥泻之。”所以便用肾经的荥穴然谷代之。

()

“笑不休”是心的实证,心五行属火,火生土,即土为火之子,所以心经的实证就应该刺心经的输土穴神门。

据我的临床体会.五输穴的生克补泻法确实有效。下面的脏躁针刺少海也是本于此,至于其他四脏的虚实证,也当然可以应用一针疗法,知其理则妙用在人。

神门(HT7)在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中,见图43。

图43神门穴

8、脏躁

“脏躁"是中医的一个病名,其主要症状是悲伤欲哭,不能自己。此病首见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灵枢?本神第八》说;“心气虚则”,所以脏躁是心之虚证。为什么用小麦呢?《灵枢?五味第五十六》说:“心病者,宜食麦《灵枢?五音五味第六十五》也说:“谷麦……手少阴,脏心,色赤,味苦,时夏。”可见用小麦主要就是养心气,仲景不愧为医圣?深得《内经》奥旨。

()

少海

心五行厲火,木生火,木为火之母,按照“虚则补其母”的原则,脏躁应取心经五行属木的穴位,即井穴少冲,但少冲皮肉浅薄,不便行施补法,根据“补并当补合”的原则,改用心经的合穴少海。临证治疗数例,皆有良效。

如多年前曾治疗一位女性患者30岁。问其病,未及言语即泪流满面,悲哭不已。其母代诉:时时悲哭,不能自己,已经半月有余。伴有失眠、心悸、昨夜服用6片安定也未入眠。舌淡苔薄,脉象细弱。证属心虚脏躁.乃独取双少海穴,用补法,留针30分钟后欲起针时,发现患者巳酣然入眠。在其母的要求下,又留针近1小时至下班时,才将熟睡中的病入叫醒。翌日来诊,说自针后即未再哭,昨晚未服安定睡眠也很好。继针1次,同时处甘麦大枣汤合桂甘龙牡汤6副与服。随防半年,一直未复发。

少海(HT3)在肘内侧,屈肘,当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踝连线中点处,见图44。

图44少海穴

9、慢性胆囊炎

()

慢性胆囊炎是临床常见病,常见症状是右胁部或右上腹部疼痛不适感,多呈胀痛或闷胀感,可向右肩部放射,症状在多食油腻及情志不畅后发作或加重。腹部B超可以确诊。

慢性胆囊炎属中医“胁痛”的范畴。病位在胆,与肝胆经有关。如《素问?脈气法时论篇》曰:“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取其经,厥阴与少阳。”

(1)阳陵泉或胆囊穴

胆囊穴在阳陵泉下2寸,虽是奇穴,也在足少阳胆经上,主治各种胆囊病症。

阳陵泉(图17)则是治疗胁痛的要穴,如金?窦默《通玄指要赋》说:“胁下肋边者,刺阳陵而即止。‘明?李梃《医学人门》说:“胁痛只须阳陵泉。”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曰:“胁下榰满,呕吐逆,阳陵泉主之。”则极似慢性胆囊炎的症状。

临床治疔胆囊炎,应该按《灵枢》“揣穴”的方法在阳陵泉及其下方找压痛点,哪儿压痛明显,就在那儿针刺。按照《灵枢》的观点.这个压痛点是人人有异的,只要岀现在阳陵泉穴的附近,就是胆的下合穴阳陵泉的所在。所以阳陵泉也好,胆囊穴也好,治疗胆囊炎的道理都是“合治内腑”。

(2)丘墟透照海

丘墟是胆的原穴,五脏六腑的病,都可以取相应的原穴,胆囊炎是胆腑的病,自然也就可取丘墟了。

从文献记载看,历代许多医家都用丘墟治疗胁痛。如晋?皇甫谧《针灸甲乙经》曰:“胸胁痛,善太息,胸满膨膨然,丘墟主之“。唐孙思邈《千金要方》曰:“丘墟,主胸痛如刺。”金?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曰:“两胁痛,针少阳经丘墟。”明?高武《针灸聚英》曰:“胁痛,肝火盛,木气实,有死血、痰注、肝急。针丘墟。”明?沈子录《经络全书》曰:“李东桓曰:两胁痛,刺少阳丘墟。”

()

前些年看贺普仁《针灸治痛》一书,其用丘墟治疗胁痛的方法是丘墟透照海穴,临床试用对慢性胆囊炎的胁痛,确有较好的效果。

慢性胆囊炎非一时可愈,胁痛等症状消失并不等于痊愈,应坚持长期治疗2?3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并嘱患者勿食辛辣油腻,少饮酒,保持心情舒畅,方可不再发作。用上穴治疗时,支沟、日月、胆俞等穴也可酌情配合使用。

丘墟(GB40)在外踝前下方,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中,见图45.

图45丘虚穴

()

10、痛经

痛经是指妇女在经期及其前后,出现下腹部或腰部疼痛,每随月经周期而发,严重者可伴有恶心呕吐、四肢厥冷、冷汗淋滴甚至昏厥,影响日常生活,分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类。经过详细妇科临床检查生殖器官无明显异常者,称原发性痛经,也称功能性痛经,多见于未婚或已婚未孕者。继发性痛经则指生殖器官有明显病变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肿瘤等。

从脏腑辨证的角度看,痛经主要与肝脾肾有关,因此常规的针灸方法是取关元、三阴交、血海等足三阴经穴。我在临床中发现,当痛经发作时,针刺上述穴位的即刻止痛效果并不理想。后又反复思考痛经的治法,我认为,痛经的病位在胞宫,即女子胞,女子胞为奇恒之腑之一,因为冲脉、任脉、督脉皆起于胞中,所以本病的治疗也离不开冲任督脉。治肝脾肾三脏虽然不能说是错了,但好比隔靴搔痒,远不如调节冲任督脉而以接作用于胞宫速效。临证多用以下穴位治疗、疗效颇佳。

(1)、十七椎

年我大学毕业后留学院针灸教研室任教,并担任了第一届针灸专业本科班的辅导员,那一年学院正好招收了第一届中医少年班,我的办公室兼宿舍和学生在一层楼上,有一个女生患痛经,知我是针灸老师,请我针灸,这也是我治的第一位痛经患者。我先按常规的针灸处方为其针关元、三阴交、血海等穴,留针30分钟,疼痛未见明显减轻。起针后我本想再为其针八髎等穴,但,发现没有明显的压痛点,反而在十七椎压痛非常明显,先用拇指按压了不到1分钟,疼痛已基本消失,继针此穴,针后疼痛消失。之后又治几例痛经,也是针关元、三阴交等穴都未能即刻止痛,为之按压、针剌十七椎疼痛立止。

()

20多年来,凡遇疼痛,我恒用十七椎先按压后针刺,多能即刻获效。如4年的一天下午,学院正在开会期间,未散会一年轻教师即起身离开,散会后她到我办公室表示歉意,并说因痛经难忍不得不离开,我观其面色苍白,询之痛经已有数年。便让其俯卧,为之按压十七椎约2分钟,疼痛立即缓解。在针刺十七椎穴时,也可加刺承山穴,用3寸毫针向上斜刺,起针后可在十七椎拔罐5?10分钟,效果更好。

十七椎(EX-B8)在第5腰椎棘突下见图46,虽是经外奇穴,实际是在督脉循行线

()

上,针之取效,与督脉为阳脉之海,又起于胞中有关,对于寒凝血瘀的痛经,用之最宜。痛经多为腹痛,腹部属阴,十七椎在腰骶部,腰骶部属阳,所以十七椎治痛经也属“从阳引阴”,“阴病治阳”。

(2)神阙

神阙治疗痛经疗效颇佳,我已经指导两位硕士研究生完成了相关硕士课题。我在整理脐疗文献的过程中,发现脐疗治疗痛经的效果不错,便让研究生马玉侠在山东省滨州市中区妇科研究所所长、妇科名医郑其国主任医师的具体指导和帮助下,用隔药灸脐法治疗原发性痛经作为其研究课题,结果治疗30例,有效率达%,当她将这一结果告诉我时,我说:“医学上没有百分之百。”她委屈地说:“老师,我认真地做了30例,就是没有无效的。”我说:“这可能与你观察的病例数过少有关。”此成果获滨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后我又在天津市把处方制成了巴布贴,由研究生吕庆超先对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的女大学生进行了痛经患病的调查,后又将志愿者分为针刺组、隔药灸脐组、巴布膏贴脐组分別给予免费治疗,逬行疗效观察,并逬行了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雌孕激素等的检测,发现巴布膏也有较好的止痛效果,但少数人贴后有局部皮肤过敏的现象,值得进一步研究。

从理论上讲,神阙穴可以通治一切妇科病症。为什么呢?妇科病的基本痫机是冲任督带4条经脉的损伤,而肚脐神阙一穴就直接与4脉相通。因不属针法范围,本书对此法不做详细介绍,有兴趣者可参着拙著《中医脐疗大全》第二版。

()

11、急性扁桃腺炎

急性扁桃腺炎是临床常见病,主要症状是咽喉疼痛,可伴有发热,口腔检査可见一侧或双侧扁桃体肿大。

本病属于中医“乳蛾”、“咽喉肿痛”等病范畴。中医认为,咽通于胃,喉通于肺,咽喉为肺胃之系,所以本病病位虽在咽喉,但病本却在肺、胃。多由于风热或肺胃之火上攻所致。针剌治疗本病效果很好。

(1)少商

少商(LU11)是手太阴肺经的井穴,在拇指橈侧指甲角旁约0.1寸(参见图27)。前面我们已经提到“病在脏者取之井”,凡是五脏的实热证都可以取井穴点刺出血。

急性扁桃腺炎临床上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风热毒邪客于咽喉;二是过食辛辣烟酒等,胃热火毒上攻咽喉。前者病在肺,后者病在胃。无论哪种情况,都可以剌少商岀血。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所以刺少商一穴,不仅可散肺经之风热毒邪,还可清胃肠腑热,对于急性扁桃腺炎有良效,不少患者针刺出血后咽喉疼痛可立即减轻。

如治高某,25岁。咽喉疼痛1日,余无明显不适。査右扁桃腺发红,充血明显,II度肿大。点刺右侧少商穴,挤血10余滴,疼痛立止。嘱其多喝水,仅治疗1次,不药而愈。

(2)商阳

商阳(LI1)是手阳明大肠经的井穴,在食指桡侧指甲角旁约0.1寸(见图47)。

图47商阳穴

()

如果是过食辛辣烟酒等,胃热火毒上攻咽喉导致的急性扁桃腺炎,可取商阳穴点刺出血。

刺少商、商阳穴治疗本病时宜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点刺前宜先用手分别沿拇指或食指向末端快速推挤血液数次,并用手捏紧,使穴位处充血;二是点剌时多用三棱针或采血针,点刺时要快、准,点剌的深度要适当,以能挤出较多的血液为度,太浅了不出血,太深了病人感到疼痛。三是出血的原则是“血变而止”。血色越深,说明热毒越重,出血以血液颜色变为正常为度。若点刺后血色变为正常,说明热毒已出;若血色没有变为正常,色仍较深,说明火热未除,尚需再次治疗。四是点刺后应嘱患者多饮水,忌食辛辣及牛羊肉等温热性食物。五是一般情况下只点刺即可,若已化脓,或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者,可配合内服清热解毒中药或抗菌素。

12、美容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后,人们对美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于是乎,各种美容化妆品铺天盖地,美容手术也越来越复杂和昂贵。但再好的化妆品和美容手术所带来的也只是外在的局部的美,无法改变整个机体内在的憔悴。

真正的美是自内而外的,健康而自然的美。我在临床中发现,许多中年患者,特别是女性中年患者,针灸一段时间后不仅病情好转,更普遍的变化是面部皮肤的气色明显好转,人也显得年轻了。

这一现象引起了我的注意与思考。俗话说:男人四十一朵花,女人四十豆腐渣。世界上女性的寿命普遍比男性髙,为什么却是女同志容颜更易老呢?为什么男性过了50岁后就通常被称为“小老头”了呢?

()

当我再次通读《内经》时,却发现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在《内经》上。面容由姣好变为憔悴,《内经》中称为“面焦”。“焦”读qiao音,与憔同义,即憔悴之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说:“女子……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说明女性一般从35岁左右开始阳明经脉的脉气衰少,面部开始憔悴,头发也开始掉的多了;42岁左右,三阳经的脉气都衰少了,不能上荣于面,那么面部就全部憔悴了,头发也开始白了。男子的情况则是:“五八.肾气煮,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了说明男性40岁左右的时候,首先是肾气衰”,表现为头发掉的多了,牙齿也开始枯槁,但面色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到了48岁左右,三阳经的脉气衰少了,不能上荣于面部,面部憔悴,鬓角的头发开始变白。

头面部为诸阳之会,诸阳经皆上于面部,尤其是足阳明胃经,多气多血,行于整个面部。所以面部主要是靠三阳经的气血以滋养之,若三阳经的脉气虚衰,尤其是足阳明胃经的脉气虚衰,面部得不到足够的气血的滋养和温煦,那么面色也就变得憔悴了。许多胃病的病人,大都面部萎黄无泽,也是这个原因。所以要想面部美容就应该从三阳经,尤其是足阳明胃经入手。如《素问?太阴阳明论篇》说:“阳明者,表也,五脏六腑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脏腑各因其经而受气于阳明。”可见,许多中老年患者,特别是中年女性,针灸一段时间面色明显好转,就是因为针刺足阳明经的穴位,可使其“行气于三阳”和“脏腑各以其经受气”的缘故。

()

(1)、足三里

足三里(图33)是胃的下合穴,也是胃经的合穴,是调理胃气的要穴。只要是病在胃腑或胃经,不论其虚实寒热,皆可取足三里治疗。这一点在《灵枢?五邪第二十》中说得很淸楚:“邪在脾胃……阳气有余,阴气不足……阳气不足,阴气有余……阴阳俱有余,若俱不足……皆调于三里。”

足三里对面部皮肤气色有很好的调整作用。什么原因呢?《灵枢?寿夭刚柔第六》说:“病在阳之阳者,刺阳之合。”什么叫“阳之阳"呢?有些医家望文生义,有些不同的解释,实际上这一篇已经说得很明白了,第一个“阳”是指在外属阳,第二个“阳”是指皮肤为阳,所以“阳之阳"就是在外在皮肤。也就是说,凡在外在皮肤的病都可以取阳经的合穴治疗。这也是为什么皮肤病常用曲池、足三里、委中等合穴的原因。朱链的《新针灸学》治疗外感表证,也常用曲池、足三里、阳陵泉等穴,也是“病在阳之阳,刺阳之合”的客观实践。因为面部主要是足阳明胃经所过之处,在三阳经中,阳明经气血又最多,所以刺胃经的合穴就可以治疗胃经的“阳之阳”,即而部皮肤的病症,自然也就有很好的美容作用。

胃经气虚的病人,足三里按之虚软,针刺时针孔多呈凹陷。因是胃经虚证,应该使用补法,透皮后缓慢进针.“必一其神,令志在针”,“若行若按,若留若还,若蚊虻止”。若能出现针下搏动感,说明“气已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沉浮”,病人也会感到自足三里至解溪的一过性跳动感,多数情况下,旁观者也能用肉眼观察到这一跳动。我的体会是,右侧足三里出现的频率高于左侧,出现这种得气反应时,效果会更好。

一般针10?15次左右面色即可开始好转,针孔处的凹陷也会减轻或消失,继续针至1?2个月,面色就会鲜明而有光泽了。

()

(2)、人迎

山东中医药大学魏履霜副教授擅长用人迎穴(图21),不论何种病症,皆让病人仰卧于床上针其人迎穴,疗效颇佳,患者接踵,人称“魏人迎”我曾与她同诊室多年,针人迎后,许多患者面部有发热感,面色明显好转。她认为人迎穴上连脑,下通心,通过调理心脑,即可治疗全身各种病症。

因为是亲眼所见,我20多年来也常用人迎穴,发现其治疗作用确实很广,并有较好的美容作用。这也引起了我的思考。

孙思邈《千金翼方》说:“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人迎穴在颈前部,位于喉结旁1.5寸,颈总动脉搏动处,因正值切诊部位的人迎脉,故名人迎。隋?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对人迎穴的解释是;“结喉两箱,足阳明迎受五脏六腑之气以养于人,故曰人迎。”在《灵枢?经脉第十》等篇中,专门论述了如何以人迎脉的搏动情况来判断十二经脉虚实证,并据此面采取“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的补泻手法。

凡是能诊断疾病的部位,就是可以治疗疾病的部位。如十二原穴所在的“四关”、耳诊耳针系统等,莫不是如此。彭静山教授的眼针疗法,就是从眼诊法而来的。多年前,我就开始査找有关资料,欲编写一本《中医寸口疗法》,即以诊脉的寸口部位治疗疾病,后又交给几位同道编写,可惜由于种种原因至今未能如愿。

颈项部是人体躯干最窄之处,自然也就是经络最密集之处。《灵枢》对这一部位尤其重视,曾经多次特别提到颈项部的穴位,也值得我们思考。

如《灵枢》第二篇是“本输”,主要是讲五输穴,但在讲完五输穴后,却接着谈到了颈项部的穴位:

()

“缺盆之中,任脉也,名曰天突,一、次任脉侧之动脉,足阳明也,名曰人迎,二、次脉手阳明也,名曰扶突,三、次脉手太少阳也,名曰天窗,四、次脉足少阳也,名曰天容,五;次脉手太阳也,名曰天牖,六;次脉足太阳也,名曰天柱,七;次脉颈中央之脉,督脉也,名曰风府。”

《灵枢?根结第五》记载:

“足太阳……入于天柱、飞杨也;足少阳……入于天容、光明也;足阳明……入于人迎、丰隆也;手大阳……入于天窗、支正也;手少阳……入于天牖、外关也;手阳明……入于扶突、偏历也。‘

可见阳经所入的部位是颈项部诸穴,二是各经的络穴。

《灵枢?经脉第十》是专论十二经脉与十五络脉的,十二经脉除手厥阴心包经外,其余十一条经脉都行于颈项或咽喉部。

《灵枢?经别第十一》是专门论述经别的,多数经別至颈项咽喉或“出”于颈项部。

《灵枢?寒热病第二十一》则专门提到了颈项部穴位的主治作用,并名之曰“天牖五部”:

“颈侧之动脉人迎,人迎,足阳明也,在婴筋之前;婴筋之后,手阳明也,名曰扶突;次脉,足少阳脉也,名曰天牖。次脉,足太阳也,名曰天柱。腋下动脉,有太阴也,名曰天府。……此为天牖五部。‘

仔细阅读和思考一下《灵枢》为何用这么多的篇幅反复强调颈项部,对于理解入迎穴的美容作用应该有所裨益。

但人迎穴处有颈部动脉及颈动脉窦,针刺时宜避幵动脉,不宜针刺太深和大幅度提插捻转,起针后直按压针孔,以防出血。总之人迎穴的针刺要求较高,手法不熟练者,还是慎用为好。

()

在临床进行针灸美容时,足三里和人迎可交替或一起使用。

13、养生保健

俗话说:健康是一,其他都是零。人莫不喜生而恶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髙,人们对养生保健也越來越重视。可以说,健康就是硬道理,能健康快乐地多活几年或几十年,就是人生最大的成功和幸福。

我刚学习中医时,想弄明白的问题有两个:一是怎么样才能学好中医:二是怎么样才能长寿。对于第一个问题,我的答案是熟读经典和大量的临床实践,这个问题后而还要讲,这里主要谈一下我对第二个问题的看法。

年轻时受武侠电影和小说的影响,我曾经想当然地认为练内功的太极大师们必定也和张三丰一样长寿,但当我满怀希望去查知他们的年龄时,却发现许多太极或气功大师寿命并不长,不少人只活了五六十岁、,我认为“气”是客观存在的,但道法自然,调气养生则可,若用于技击或治伤疗疾,一则心不静而气不和顺,二则必然耗气伤身,这也就是“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的寓意所在。

历代的皇帝多不长寿,这是因为纵欲过度,“以欲竭其精,以好散其真,不知持满”,耗伤肾经元气所致。

暴饮暴食者多不长寿,如相扑运动员,少有长寿者。此因饮食不节,“以酒为浆,以妄为常”,脾胃肠胃受损所致。

熬夜者多不长寿,此因“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内伤无脏所致。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但运动员本来身体素质都很好,最后却多是伤病缠身,少有长寿者,这是因为“妄作劳”,即运动过度,生病起于过用所致。还有不少

()

人天天坚持体育锻炼,却也英年早逝,此因只练皮肉筋骨,没练五脏六腑所致。

中医学特别重视养生保健,如《索问》第一篇“上古天真论"就是专门讲这个问题的,总结一下这一篇的观点,养生的十字要诀是:保精、调神、从气、节律、避邪。即外避邪气(“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生活规律(“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内调精、气、神(“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我曾总结过历代许多寿星的长寿经验,各不相同,如饮酒问题,有的老寿星滴酒不沾,有的则每日必饮适量。但有两点经验是共同的,即一是心胸宽,精神愉快,心境安然;二是生活极具規律性,如饮食起居等。这也正是《内经》的观点。从内外的角度来看,内静外动,即内心静而不止,外体动而无过,是养生保健的关键所在。

“上工治未病”,注重养生保健是《内经》重要的学术观点是非常论确的。任何疾病都是由紧变到质变的过程,西医学现在所能发现的各种疾病,大都已是质变的状态,疾病在量变状态的时候,现在的各种仪器检査往往难以发现其异常,而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即可以发现其蛛丝马迹,通过养生保健,调动了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即在消灭疾病于无形之中。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第四》所说:“正邪之中人也微,先见于色,不知于身,若有若无,有形无形,莫知其情。”指的就是疾病的早期状态。高明的医生,即上工,应该尽早地治疗疾病,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说:“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

()

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也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精、气、神是人之三宝,三者是密不可分的,如《灵枢?本神第八》说:“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灵枢?营卫生会第十八》说:“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则说:“气归精……精食气……气伤精,精化为气。”通过针灸养生保健,就是未病先防或将疾病消灭于量变状态。我们前面已经提到“用针之类,在于调气。”“凡刺之道,气调而止。”针灸主要调节的就是经气,即真气,包括营卫之气和原气。《素问?上古天真论篇》讲得很清楚,人的衰老一是从肾气衰开始,二是从阳明脉衰开始,这一点我们在肩周炎和美容的一针疗法中都已经涉及过了,此不赘述。所以针灸的养生保健和治疗疾病也就应该首先从胃经和肾经人手,从调理营卫之气和原气入手。这也就是为什么《千金要方》中提到足三里、涌泉、膏肓俞三穴有病皆治的原因所在。

(1)、足三里

足三里(图33)是保健要穴,古今中外的医家应用足三里保健者甚多,疗效确实,当代对足三里保健作用的机理研究也很多。胃为水谷之海,是营卫之气化生之处,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所以养胃气在养生保健中意义重大,食饮有节可以养生的重要原因就是养胃气。足三里是胃的下合穴,合治内腑,是调理胃气的第一要穴。女性一般从35岁左右阳明脉气始衰,49岁左右冲脉始衰,而冲脉隶于阳明;男性至48岁左右,阳明等三阳脉皆衰;所以针灸足三里对中老年保健作用甚大,尤其是女性至35岁以后,即应经常针灸足三里,可以延年驻颜。

()

针灸足三里用于养生保健时,多用补法。因针与灸相比,灸的补益作用更好,所以历代多用灸法保健,称为“逆灸”。古代有“若要安,三里常不干"、“不与不灸足三里之人远行等说法,说的也是针灸足三里穴的保健作用。

(2)涌泉

人的袞老与肾气有关,涌泉(见下图)是肾经的井穴,位于足心,是肾经脉气所发之处,是调补肾气的要穴,所以历来也是养生保健的要穴,有称之为“下丹田”者。

因为涌泉穴针刺时疼痛较甚,所以用于养生保健时,多以指代针,按揉涌泉穴,或者将用手掌在涌泉穴处快速来回搓擦,至涌泉穴处热如火燎为度。一般多在人睡前搓擦,不仅补肾,且能固精。

涌泉穴不仅可以养生保健,而且可以治疗全身各种病症,感兴趣者可详观拙著《中医足心疗法大全》一书。

(3)太溪

太溪(图9)是肾的原穴,是调理肾经,补益肾气的要穴,,其养生保健之理与涌泉同。但较之涌泉,太溪针刺方便,少有疼痛感,对肾气虚衰者最为适宜。男性的衰老,一般是40左右先从肾虚开始,所以40岁左右,即宜经常针灸太溪以补肾气。

(4)、气海

图48气海穴关元穴

气海(RN6)在脐下1.5寸,见图48,是原气之海,在讲“四关主治而脏”时,我们曾经提到,原气即脐下肾间动气,是“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而气海即肓之原,是原气汇聚之处,所以针气海养生保健是通过调整原气而实现的。对于原气不足者,尤为适宜。

()

《会元针灸学》对气海穴论述颇详,有助于对其养生保健作用的埋解,录于下:“气海者,化冲气之海,由气海贯两旁通气穴,文于胃气,上至胸膈,入肺管而出于喉间,为气街,散于胸中,与卫气相交而行于经,且导胃气入胞中,络阴血,至胞相交于肾。其上之阴交,下之丹田、关元,由气海而分天地,水火由是相交,导气以上,导血以下,故名气海。”

(5)、关元

关元(RN4)在脐下3寸,见图48,是任脉与足三阴经的交会穴,是原气之关隘,元阴元阳交关之所,故名关元。所以针灸关元的养生保健作用也是通过调理原气和肾、脾、肝三脏而实现的。

()

关元是保健要穴,多用灸法。如宋?窦材《扁謂心书》就记载了这个故事:“绍兴间,刘武军中步卒王起者,本太原人,后入重湖为盗,曾遇异人,授以黄白住世之法,年至九十,精彩腴润。辛卯年间,岳阳民家,多受其害,能日淫十女不衰。后被提,临刑,监官问曰:”汝有异术,信乎?”曰:无也,惟火力耳!每夏秋之交,即灼关元千炷,久久不畏寒暑,累日不饥,至今脐下一块,如火之暖,岂不闻土成砖,木成炭,千年不朽,皆火之力也。死后,刑官令刮其腹之暖处,得一块非肉非骨,巍然如石,冲艾火之效耳。”

临证所见,凡脐下关元穴处虚软者,皆是肾精原(元)气不足所致,此类病人多伴有前列腺疾患,为纵欲过度所致,宜针灸关元,用补法。

(6)、神阙

传说中国最长寿的人是殷商时期的彭祖,寿八百余,此说虽有夸大之嫌,也有学者认为那时的年比现在要短,但不管怎么说,彭祖是高寿之人,同时期还有一位高寿之人,叫太乙真人。他们两人的长寿秘法是什么呢?根据后世书籍的记载,就是釆用隔药灸肚脐神阙穴,称为“蒸脐法”、“熏脐法”。多年来,我把这几个处方从古书中找了出来,经过临床验证,确有抗衰老作用,已指导2名硕士生完成相关学位论文。有兴趣者可详参拙著《中医脐疗大全》。

神阙是禁针穴,所以多用灸法。用于养生保健也可以以指代针,晚上临睡前仰卧于床上,用拇指指腹按压,按压数秒后再抬起,反复按压次以上。

()

第三章时间性病症的一针疗法

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乃传之肺,流溢于中,布散于外,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

——《灵枢?管气第十六》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第四十四》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叩之不发,知其往来,要与之期。粗之暗乎,妙哉!工独有之。

——《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

()

一、子午流注与营气的时间运行规律

有一些病的发作有明显的时间性,最典型的就是疟疾,常在固定的时间内发作。疟疾现在已很少见到了,我治了20多年的病,也没见过一例疟疾,但是我同时发现,在一天固定的时间内发作和加重的其他病症却时有所见,如有的人每天上午9?11点头痛,有的人每天下午5?7点腹痛,有的人每天夜半都要胃痛等等,过了这个时间段,症状就消失或缓解了,我把这一类的病称之为“时间性病症。”

在古今许多的医学书籍中,时间性病症往往被当作“奇证”和“怪证”,因为在病人乃至医生的眼里,这些病确实奇怪。为什么会定时发病或加重?为什么发病和加重往往持续2小时左右?为什么同一种病,例如牙痛,有的是上午7?9点加重,有的却是下午5?7点加重呢?

中医最难学的内容是五运六气,针灸最难学的内容是子午流注,也正是因为难以理解,许多人望而却步,还有许多的人认为这些都是虚无缥缈的玄学,继而怀疑其科学性和正确性,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人不可以创造规律,但可以总结和发现规律。自然界和人体的运动也是有规律的,中医的五运六气实际上就是研究自然界的时间变化规律及其对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的规律的。按中医的术语,就是天地之气的运变规律,而子午流注则是研兖人体气血的时间运行规律的,或者说主要是研究人体之气的时间运行规律的。

()

说到这里,我们至少可以肯定以下两点了:一是先人们已经认识到了自然界和人体的变化有时间规律性;二是他们已经下了很大的功夫试图研究并从理论上总结这些变化的时间规律性。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古人总结的这些规律性是否正确呢?再退一步讲,其中有没有正确的成分呢?

学术需要争鸣,诸子百家和金元四大家的出现都是学术争鸣的结果。所以毛主席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现在对中医的许多理论问题,甚至什么是中医,中医是否科学等问题也正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地争论不休。我不反对争鸣,但我认为仅有争鸣还是不够的,所以,不要争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素问》的七篇大论专门是讲五运六气的,20多年来我也至少看了20多遍,但实事求是地说,我最多能明白其中的百分之六七十,所以对其科学性,我现在不好评价,因为我认为我还没有发言权,就像不会喝白酒的我,也不知道数百元一瓶的茅台酒比几元一瓶的普通白酒好在哪里是一个道理。

还是举一个非典时期的例子供大家思考吧。3年4月初,因工作与学院的老师们一起用餐,席间谈到非典,我说:“我有一个想法,大家看看是否可行?非典属于中医溫疫的范畴,古代的温疫那么多,为什么那么多治溫疫的名医却没有被传染上呢?据我所掌握的资料,古代的名医们有一些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其中就有外治法,如避瘟香囊等,我们能不能也制一批免费发给师生呢?其他单位有要的,我们还可适当收点加工费。”老师们齐声叫好。但最后我也没有于这件事,为什么呢?因为从五运六气来看,非典很可能时间长不了。4月20几号,正是非典闹得最紧张的时候,学校封园,学生不能外岀,有一个女同学考了广东的研究生,从广东回来后在被隔离期间突发精神病被送往精神病院治疗。那几天学生辅导员也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有一位老师便问我:“您是学中医的,您说这非典得闹腾到什么时候啊?”我一看办公室只有学院的四五位工作人员,没有其他外人,便随口说了一句:“好吧!那我就预测一下试试,5月中下旬以后非典就没戏了。”话刚说出口,我就有点后悔了,在这么多人面前,要是说不准怎么办?那段时间每天的《齐鲁晩报》和网络都会随时报道非典的人数,我也特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foxkr.com/ways/155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