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肌缺血 > 心肌缺血危害 > 肩膀疼了一周,40岁的他猝死这病现正高 >
肩膀疼了一周,40岁的他猝死这病现正高
肩膀有些疼痛,
很多人习惯性地认为
是颈椎病或是肩周炎,
没什么大不了。
其实,
它有可能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肩痛一周,倒地猝死从安徽来南京做生意的张先生就因为小瞧了肩痛背后潜藏的危机,错过了救治的最佳时机,等医院抢救时,已经回天乏力。据了解,张先生今年40岁,半个月前到南京洽谈生意。事发前一周,与他同行的家人听他抱怨说自己左肩疼痛,而且还出现一阵阵的钝痛。以为是颈椎病犯了,加之身在外地,为了省事,张先生就到宾馆附近的小诊所按摩了几次,然而肩痛不见缓解。一周后的某天下午,正在忙碌的张先生突然晕倒在地,神志不清,口吐白沫,慌乱的家人赶紧拨打了,医院急救。“由于事发在院外,现场又没有实施及时有效的救治,等到患者被医院,人已经不行了。”当天值班的医生说,患者入院时瞳孔散大,心脏停跳,没有任何生命迹象,医护人员立即投入抢救,采取了包括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注射肾上腺素在内的一系列复苏措施,前后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却依然没能挽回患者年轻的生命。忽视了心脏的“救命信号”张先生的家人怎么也想不通,平素身体素质较好的张先生为何会遭遇猝死?医生分析,患者猝死很可能与心梗有关。“患者床边肌酐蛋白检测结果为0.46ng/ml,而正常值是0.ng/ml,足足高了20倍,意味着心脏受损。另外事发前患者左肩持续疼痛,可能就是以肩痛为主要疼痛点的不典型心梗症状。他表示,很多人误以为只有胸闷、胸痛才是心肌梗死,其实不然,临床上有30%的心肌梗死患者症状并不典型,容易误诊。心梗不典型症状包括牙痛,上肢、左肩疼痛,上腹部剧烈疼痛、恶心呕吐,出冷汗等。这4种心梗症状“骗术”高心梗的典型症状是胸骨正中间或中间偏左的地方出现心绞痛,有濒死、压迫感,可持续5~15分钟或以上。一般来说,胸痛持续20分钟还不缓解要高度怀疑心梗,超过5分钟就要警惕了。但心梗也有许多非典型症状,除了上述提到的胃肠道表现外,以下一些“瞒天过海”的迹象也需要高度警惕。1腹痛上腹痛为主要表现。老年人如果在上腹痛的同时伴有呼吸困难、发绀(皮肤、手指、嘴唇等处颜色发青)、心律不齐等,需要考虑到急性心梗的可能。2牙痛、下颌痛、肩颈痛由心脏疾病引起的牙痛,医学上称之为“心源性牙痛”,常表现为牙痛剧烈,但疼痛部位不确切,且服用止痛药不能缓解,颈部放射痛或者胸背部刺痛也常有发生。患者如伴大汗、面色苍白、濒死感,应警惕急性心梗。3心悸、憋气无痛性心梗多见于老年人,特别是糖尿病患者。心梗发生时,常表现为上腹部不适、心悸、憋气、低血压、休克等。主要原因为糖尿病患者或老年人植物神经功能减退,疼痛敏感性差。4头晕、头痛以神经症状为首发表现,患者会伴有头晕头痛、肢体瘫痪或突然意识丧失、抽搐等类似脑卒中的临床表现,这种情况下也不应忽略心梗的可能。心梗并非冬天的“专利”心梗并非冬天的“专利”夏季也要预防
许多人将冬季看做是心梗的高危季节,其实,在炎热的夏季,心肌梗死并不少见,尤其是在闷热难当的酷暑,医院急诊室里心肌梗死患者数量会猛增,多以中老年人为主。专家表示,夏天天气炎热,体能消耗较大,身体就会大量出汗,而在这个时候如果没有补充足够的水分就会导致身体缺水,让血液变得比较浓稠,对于一些冠心病患者来说,就会导致冠状动脉供血量不足而出现心绞痛,心绞痛在发生的时候如果严重就会导致急性心梗的出现。另外夏季闷热难耐,休息不好,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快,血压升高,也是导致心肌缺血加重的原因。此外,高温下吃冷饮或冰冷食物,血管受冷突然收缩,也容易诱发心梗。气温升高1℃心脑血管病增17.3%“每年夏天开始,心脑血管疾病就进入了高发期,并且会一直持续到8月中旬。既往的统计数字显示,最高气温每升高1℃,急诊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就会增加17.3%。”这一结论来自年12期《环境与健康》期刊中,一份关于《医院心脑血管疾病急诊人次关系的病例交叉研究》。高温天气对心血管疾病发病有直接影响,同样还对心血管疾病死亡也有影响。曾有研究报告指出:夏季日最高气温持续≥36℃的时期称为高温期,其中高温期心脑血管疾病的总平均日死亡数、男性、女性平均日死亡数分别是非高温期的1.92、1.56、2.34倍。可见,高温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对女性患者影响更大。万一发生心梗,这样处理(来源:小大夫漫画)你若喜欢,点个在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