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肌缺血 > 心肌缺血治疗 > 医院成功开展首例ldquo >
医院成功开展首例ldquo
8月19日,中国著名心脏大血管外科专家
——王春生教授带领我院心外科团队
圆满完成了第一批高难度心脏外科手术
不到2个月,我院心脏外科团队
已陆续完成了近20例心脏外科手术
首例"微创不停跳下冠脉搭桥术"成功开展
陈老先生,69岁,平日爱好运动,从不抽烟、喝酒,有高血压、糖尿病史。2个月前因进食过期牛奶后,出现腹部不适,随后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慕名求诊于我院心内科执行主任樊冰教授门诊。
经仔细检查后,樊教授判断:考虑患者陈老为冠心病三支血管病变,并不适合施行冠脉支架植入术。于是,樊教授立即联系了我院心脏外科执行副主任夏利民教授前来会诊,夏利民教授查看患者陈老情况后,建议其尽早施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听说要手术,患者陈老很是忧虑:
是否能通过微创手术治疗呢?
手术后我还能继续游泳、爬山吗?
夏利民教授耐心地为陈老解答:
您的情况完全可以通过微创的心脏不停跳的方式进行冠脉搭桥手术,而且可以避免体外循环对机体造成的损害。只要手术顺利,恢复良好,无明显并发症,术后3个月就可以适当地进行户外运动,循序渐进地增加活动量,只要没有出现胸闷、气促等不适,还是可以游泳、爬山的。
经过夏利民教授的专业解答,陈老终于消除了困惑和担心,带着对夏利民教授团队的信任,陈老决定接受手术。
经过数天仔细地术前检查和充分的术前准备,9月12日,夏利民教授凭借其高超而精湛的技艺,在心脏不停跳的情况下,成功为患者陈老搭了4根“桥”——其中1根为左乳内动脉,3根为静脉桥,使得患者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几根血管重新得到了来自桥血管的血液供应。
▲图为夏利民教授(右)日常手术工作照
得益于微创手术对心脏带来的较小创伤,以及陈老平日坚持锻炼的身体素质,陈老术后恢复较好,一个星期后就恢复了正常活动。
▲患者陈老出院前向夏利民(左)团队送来锦旗表示感谢
致力打造成区域心外疑难重症诊疗中心
上海总部医院心脏外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重点学科,由我国著名的医学家黄家驷教授创建,在现任主任王春生教授的领导下,曾创造了十余项“国内第一”,是中国最顶尖的心脏外科中心之一,年手术量余例,其中冠脉手术量余例。自年开展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科室80%以上的冠脉搭桥手术均通过该技术完成,是国内较早开始“全动脉化”冠脉搭桥手术,常规应用双侧乳内动脉作为桥血管的心脏中心,已累计冠脉手术经验超万例,围手术期死亡率控制在1%以内,动脉桥10年的血管通畅率超过90%。
旗
▲图为患者向我院心外科团队送来的部分锦旗
医院心脏外科在总部心外科专家团队的指导下,继承和突出总部的传统优势。通过同质化的管理模式,稳步推进医教研,通过远程视频会诊等多种高科技现代化手段,搭建好沪厦两院医疗信息互通平台,使得医院心外科的医疗水平和质量尽快达到或接近总部的高水准,致力打造成区域心外疑难重症诊疗中心。医院心外科开展手术不到2个月,就已陆续完成了主动脉瓣置换术、(微创)二尖瓣成形及置换术、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术、升主动脉置换术(Wheat’s术,Bentall术)、房颤消融术等近20例心脏手术,让厦门及周边地区的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原汁原味”的复旦中山优质诊疗。
冠心病科普时间
什么是冠心病?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称,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固定性(动脉粥样硬化)或动力性(血管痉挛)狭窄或阻塞,发生冠脉循环障碍,引起心肌氧供需之间失衡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一种心脏病。
冠心病的高危人群
主要有“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长期精神紧张、生活不规律、长期吸烟、有家族史(父母得过冠心病)等。有这些高危因素的任意一条,都属于高危人群。
冠心病可能出现的症状
1.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或紧缩样疼痛,并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续3-5分钟,休息后自行缓解者;
2.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自行缓解者;
3.出现与运动有关的牙痛、肩背痛、腹痛等症状者;
4.饱餐、寒冷或恐惧时出现胸痛、心悸者;
5.夜晚睡眠枕头低时,感到胸闷憋气,需要高枕卧位方感舒适者;
6.性生活或用力排便时出现心慌、胸闷、气急或胸痛不适者;
7.反复出现脉搏不齐,不明原因心跳过速或过缓者。
若身体出现以上
不舒服的“报警信号”
千万不要掉以轻心
医院进行专业诊疗喔
心外科专家介绍
王春生主任医师
医院心脏外科主任
医院心脏外科主任
教授、博士生导师。医院心脏外科主任兼医院心脏外科主任。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市心脏瓣膜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胸心外科临床质量控制中心主任、美国心胸外科协会(AATS)会员、亚洲心胸外科协会(ASCVTS)资深会员、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心脏大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创始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外科分会瓣膜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外科分会大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卫计委及上海市人体器官移植技术临床应用委员会委员。
每年完成余例心外科手术,专长于心脏移植、复杂主动脉瘤(夹层)的外科治疗、微创心血管手术的临床与研究。
主要学术成就:1)年至今,带领医院心脏移植课题组独立完成原位心脏移植多例,手术成功率98.2%,1年存活率90%。心脏移植的规模居国内首位,亚洲居于前三位,疗效达到国外先进水平,并推动了心脏移植技术在全国广泛开展。2)对于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方面,采用手术置换人工血管+术中降主动脉支架(改良象鼻干手术)治疗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减少了手术创伤及死亡率。每年主刀完成主动脉手术余例,并使全弓置换术、急症主动脉夹层手术已成为常规,并能够完成全主动脉置换术。Bentall术、升(降)主动脉置换术成功率90%以上,手术疗效及数量居于华东地区首位,国内领先。3)引进并率先在国内应用心脏无支架生物瓣获得成功;率先在上海市应用导管闭合房缺获得成功。4)在国内率先开展经胸腔镜辅助微创心脏瓣膜手术,手术成功率达99%,已完成余例。5)在国内率先开展经心尖支架瓣膜手术(TAVI),手术成功率达99%。
夏利民主任医师
医院心脏外科执行副主任
博士,主任医师,医院心脏外科冠脉亚专科副主任,医院心脏外科执行副主任。担任中国医学会医师协会胸外科学分会冠脉组委。
作为第三作者参与微创冠脉搭桥手术的推广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奖,近年来,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6篇,并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作为重要参与者,《缺血导向冠脉搭桥治疗冠心病》和《新型牛心包瓣膜的研制》获得医院年度创新奖。
长期从事心脏外科临床一线工作20余年,开展各种常见心脏大血管手术,擅长不停跳冠脉搭桥手术及心脏瓣膜外科手术,每年完成各种心脏外科手术余台,其中包括部分重症及高龄冠心病病例。参与开展多种临床新技术,包括心梗后室壁瘤切除,室间隔破裂修补,微创瓣膜手术,无支架生物瓣膜植入术、主动脉夹层“象鼻干手术”、全动脉再血管化(TAR)及“不接触技术(No-touch)”治疗冠心病、体外膜肺氧合(ECMO)等。
专家门诊:周三下午、周五上午
徐德民副主任医师
医院医务部主任
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医院医院医务部主任。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OTO慢性病综合管理分会常委,秘书长。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健康科普分会常委,副秘书长。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工程分会生物材料表面工程专委会委员。医院新药及移植伦理委员会委员,医院临床药理基地心脏大血管专业组主要负责人。《中国临床医学杂志》编委。
从事心脏外科临床工作25年,参加心脏外科手术余例,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于房缺、室缺等先心病的封堵术及微创修补手术,法洛氏四联症、Ebstein畸形、大血管转位等复杂先心的纠治术,缩窄性心包炎的心包剥脱术,心脏粘液瘤等心脏肿瘤摘除术,胸腺肿瘤根治术,心脏瓣膜修复术,心脏瓣膜替换术,冠脉搭桥术,房颤消融术,马凡氏综合征、主动脉根部瘤、主动脉夹层分离的外科手术治疗(包括Bentall术、Wheats’术、升主动脉替换术、主动脉弓部替换术等)以及成人心脏病的微创手术都具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
专家门诊:周一上午、周二上午
宋凯副主任医师
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医学系临床医学专业,年获得上海医科大学外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长期从事心脏外科临床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各种心脏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包括心脏瓣膜病,冠心病,胸主动脉疾病,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尤其擅长于复杂性心脏病的手术治疗及综合处理。
专家门诊:周三上午、周四上午
门诊预约方式:
1、“美丽厦门智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