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肌缺血 > 心肌缺血症状 > 运动猝死不分年龄如何能安全跑步 >
运动猝死不分年龄如何能安全跑步
年在中国各地的马拉松比赛有5个猝死的案例。这些惨痛的结果都在提醒广大运动爱好者,即使是没有心脏症状的人,跑步时都可能有潜在心脏病发作的危机。
美国最著名的心脏病猝死案例是年52岁的JimFixx在慢跑中过世。JimFixx因为家族冠状动脉心脏病严重,医师建议他接受冠状动脉绕道手术,但JimFixx不愿意,想用运动来改善自己的心脏疾病,因此他开始慢跑,越跑越有心得,且体能改善,曾在短短几年内参加了7次马拉松比赛而引以为傲。他还写了两本关于慢跑的书籍,曾在年美国畅销排行榜中高居第一名。
他的猝死引起众多的讨论,难道心脏病患不应该慢跑吗?但仔细看他的病史,此人有家族史外(父亲43岁死于心肌梗塞)、抽得凶、工作压力大,加上曾重达kg,已经囊括了大多数的冠状动脉疾病危险因子,在他开始慢跑前医师就劝他开刀,却一直跑了16年;死后解剖发现,他的三条冠状动脉,分别有95%、85%、及70%的阻塞狭窄,如果他不是常以慢跑来运动,说不定更早即过世?
美国针对马拉松的死亡风险做过研究,估计在-个完赛者中可能出现一个死亡个案。年Maharam医师团队研究统计发现跑半马或是10K的猝死率更低,每百万完赛者才约有三个死亡个案。
除了跑步外,日常的休闲运动也可以出现心脏病猝死的案例,法国国家研究显示一般运动的猝死率也可能高达每百万人有十七人,其中有不少是年轻人。有趣的是女性猝死的比率几乎不到男性的十分之一。
猝死在最后4公里发生率最高!下图统计了年到年间美国马拉松发生猝死的30个病例,这个图把马拉松比赛分为了4段,0-8公里(猝死3人),9-23公里(猝死5人),24-36公里(猝死6人),36-终点(猝死16人)。
一般人接受的观念是运动有益健康,不过偏偏许多运动中猝死的新闻令人疑惑。这就要探讨运动的本质与强度。有报导指出静态生活的人从事激烈运动时心脏病发作的比率比经常运动的人高出十四倍。由此可见习惯不动的人不要突然就从事超过自身能力的激烈运动,任何运动还是要循序渐进。
现代人在物质享受丰富,相反地身体活动量却越来越少,许多人忘情于网路世界裡,各种文明病慢慢地浮现,冠状动脉心脏疾病就是其中之一。因此有心脏疾病的危险因子,例如高血压、高胆固醇、糖尿病、肥胖、家族史、A型人格特质、运动量不足等,或者是过去在运动中、或运动后曾经出现不适症状的人,都最好及早检查,有问题赶紧接受治疗、听取医师的建议后,再决定自己是否适合跑步或从事其他运动。当然适当的跑步与运动可加强心脏血管系统的功能。
若怀疑或已确定有心脏问题,必须接受运动心电图测验,来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安全的运动强度、运动时间等。否则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激烈运动引发心肌缺血、心律不整、猝死的机会很高。
如果测试结果最大摄氧量很低、轻度运动便出现心肌缺血症状、运动时血压太低或无法适当升高、曾发生心肌梗塞又出现心肌缺血、运动时心跳无法适当增加、运动时会出现心率不整、有两条以上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等现象的人,表示冠状动脉心脏病比较严重,慢跑时不可过于剧烈,甚至不适合自己乱做运动,最好接受治疗之后,再与医师讨论适合的运动及运动强度。
“欢迎各位跑友加小编个人白癜风的治法治疗白癜风的小偏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