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胸痛中心110分

无论风里雨里,佛高君都在这里等着你~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把握“黄金分钟”就是把握生的希望和活的质量。10月22日,南医院官窑院区胸痛中心接到一个急性胸痛呼救电话,急救小组医护人员紧急响应,为他争取到了宝贵的黄金“分钟”,最终让患者转危为安。

事发当天下午4时30分,48岁的市民殷先生正在单位上班,突发剧烈胸痛,大汗淋漓。同事发现后马上拨打了。南医院官窑院区胸痛中心的医生彭海学当天值班接警,初步判断患者可能为高危胸痛病人,按相关流程,他3分钟内即组织医护人员出车赶赴现场。

医护人员5时02分到达现场,只见殷先生面色苍白,全身出汗,双手紧捂着胸口,嘴里不停地叹气呻吟,“我胸口好闷好痛啊,气好紧!”见到医生第一句话就说:“医生,我感觉不行了,快救我!”彭海学一边安抚患者,一边询问病情做查体,随同的护士测血压,快速行心电图检查,心电图结果提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情非常危急。

于是,彭海学立即在现场传送资料,医院胸痛中心专家进行网络会诊,会诊意见为患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成立,须立即转诊救治。现场医护人员立即给患者口服随车配备的“胸痛一包药”,建立好静脉通道、吸氧。5时10分,在征得患者同意后,殷先生被抬上救护车,直医院导管室接受介入治疗。

转运途中,彭海学一边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一边电医院导管室医生:“请开通绿色通道,有一名心肌梗死患者,现转诊过来,请做好准备!”6时20分,医院导管室的殷先生得到了成功救治。

殷先生从发病到接受有效救治,总共耗时不到分钟。“我院医院签订了胸痛患者转诊协议,建立了快速救治心肌梗死患者的转运机制,这一机制使在发病现场确诊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患者,能迅速通过绿色通道,医院导管室进行手术治疗,极大缩短了心肌缺血时间,赢得了抢救时机。”南医院官窑院区急诊科医疗组组长廖育山介绍说,这一机制为心梗患者的救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我国每年有70万例心肌梗死病例发生,却只有3.5万例患者能获得及时救治,希望有更多患者能够受益于胸痛中心区域协同救治平台。

南医院副院长李波表示,目前,胸痛中心正努力通过多学科技术整合、流程优化,进一步构建和完善胸痛患者快速抢救的绿色通道,为患者赢取抢救的黄金时间,赢得生的希望和活的质量。

相关新闻

三院区同获省级胸痛中心认证

“医院很多经验和部分创新模式值得全省推广。”今年8月31日上午,广东省胸痛中心协会正式宣布南医院中心院、小塘院区和官窑院区胸痛中心同时获得省级胸痛中心认证。

此次认证是医院胸痛中心建设的一个阶段性总结,医院创建胸痛中心提供很好的模板。“接下来,我院将继续完善胸痛中心工作流程,医院、社卫中心的上下联动。”李波表示,省级医院下一步认证国家级胸痛中心,以及创建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等提供宝贵经验。

在年10月,医院正式启动胸痛中心创建。通过设备购置、人员培训、流程优化、制度完善等举措,经过近10个月的努力,该院3个院区胸痛中心的多项质量指标均达到国家级标准,大大提高了救治病人的效率,有效降低胸痛患者的死亡率。据统计,截至10月31日,该院3个院区胸痛中心先后成功救治了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例,救治各类胸痛患者余人。从患者首次医疗接触到获得首份心电图平均时间缩短为4分钟,STEMI患者医院平均时间(DiDo)缩短到31分钟。

胸痛科普

制图/张韦奇

文/珠江时报记者林一峰

通讯员/梁筠仪王丹萍

图/珠江时报记者钟超峰

责编/马一右

审核/吕啸天









































儿童白癜风早期症状
中科白癜风医院让天下无白



转载请注明:http://www.foxkr.com/wadwh/11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