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心肌桥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的那

心肌桥是一种先天性血管畸形。冠状动脉及其分支通常行走于心脏表面的心外膜下脂肪中或心外膜深面,有的心外膜冠状动脉近端或中段被浅层心肌覆盖,经一段短距离后又暴露于心肌外,被心肌覆盖的冠状动脉段称为壁冠状动脉,覆盖于冠状动脉上的浅层心肌称为肌桥。心脏收缩时被心肌桥覆盖的这段冠状动脉受到压迫,出现收缩期狭窄,而心脏舒张时冠状动脉压迫被解除,冠状动脉狭窄也被解除。早在年,首先对此现象加以描述。年首先报道了心肌桥的影像学表现———收缩期狭窄(挤奶现象),即冠状动脉某一节段舒张期显影正常,而收缩期显影变得狭窄、模糊或显影不清。

心肌桥特点01

心肌桥的出现率

由于研究的方法不同,其检出率差异很大。在尸体病理检查系列中,其发生率有很大差异,为15%~85%,而在血管造影检查系列中,其发生率为0.51%~25%。心肌桥在肥厚型心肌病病人中检出率高,为30%~50%,儿童肥厚型心肌病中心肌桥的发生率为28%。

02

心肌桥与年龄、性别的关系

心肌桥从出生即开始存在,其发展与邻近动脉生长密切相关。心肌桥出现率男性略多于女。

03

心肌桥出现的部位及数量

心肌桥最常出现在左前降支,约占70%,且多位于该支血管的近、中1/3之间,数累及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前降支的中1/3最为多见。其长度为4~30mm其中短心肌桥更为常见心肌桥的厚度0.3~2.8mm。心肌桥可单个也可多个出现,可位于同一血管或不同冠脉。

检查01

冠脉造影

若发现冠脉收缩期狭窄或合并舒张期松弛延迟现象,则提示有心肌桥在。冠脉造影只能检出那些对冠脉血流产生显著影响的心肌桥。

02

冠脉内多普勒检查

可发现心肌桥部分冠脉血流速度在舒张早期显著升高呈一峰值,很快又下降,继之呈一平台直至收缩期再次下降。峰值的出现是由于冠脉内最大灌注压的存在,并相应出现血管面积的持续减小导致心肌桥两端出现显著的压力阶差。当心肌桥舒张期松弛时,两端压力阶差消失血管面积迅速扩大血流速度也很快下降。

03

血管内超声

可发现心肌桥近端冠脉内常有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冠脉内多普勒探得冠脉内血流储备减少。

诊断

心肌桥的诊断比较困难,表浅型因无症状或症状轻而难以确诊,即使是冠脉造影也只能检出那些纵深型心肌桥。这也可以解释为何在尸检及冠脉造影中心肌桥检出率有如此大的差别。心肌桥的诊断除了临床症状及相应的心电图改变以外,仍然有赖于冠脉造影及冠脉内多普勒和超声检查。

01

表浅型

多见,约占75.6%。因心肌桥薄而短,对冠脉血流影响较小。多数可无心肌缺血症状及相应的心电图改变。

02

纵深型

因心肌桥厚而长,对冠脉血流影响大而出现心绞痛,心电图出现心肌缺血的ST-T改变。如果心肌桥并发冠脉粥样硬化继发血栓形成或斑块脱落,即可能出现心肌梗死的临床症状及相应的心电图改变。心肌桥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时更易出现心肌缺血。

临床表现及意义

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壁冠状动脉管腔在心脏收缩期明显小于舒张期。轻者管径在收缩期为舒张期的60%~70%,重者仅为25%以下,甚至完全闭塞。严重时心肌桥可挤压该动脉段引起远端血供减少而导致心肌缺血,加之近端血管常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遂可引起心绞痛。

将冠脉管径于收缩期较舒张期缩窄程度分为3级,缩窄50%为Ⅰ级,可无任何临床表现;缩窄在50%~70%之间为Ⅱ级,可能产生乳酸增加,有心肌局部有缺血性症状;缩窄75%为Ⅲ级,乳酸明显增加,心肌局部有缺血性心电图改变,一定会产生临床症状。

治疗01

药物治疗

心动过速是促使心肌桥患者发生缺血事件的主要因素,而建议应用β受体阻滞剂,因β受体阻滞剂能减低循环和冠脉内压力,减轻血管压缩,同时其负性传导作用而延长舒张期,亦改善冠脉灌注,还能有效地减少心率和减弱心肌收缩力,从而减少心肌氧需求。

02

心肌桥切除术或冠脉松解术

对于那些用药物治疗但缺血症状仍持续存在的病人,外科手术治疗是有效的。年报道了世界上首例心肌桥切除术。之后相继对有症状心肌桥患者进行了该项手术,术后患者症状消失,心肌缺血缓解,心电图恢复正常,观察多年未见复发。但也有人认为该手术有相当危险性,主要是冠脉心肌桥段走行是不可预见的,有时需深入切开心室壁,从而潜在地导致左室室壁瘤的发生。 

03

冠脉内支架置入

最近的研究表明在有症状心肌桥患者进行冠脉内支架置入术,能缓解心绞痛症状,对有持续、严重心绞痛患者且β受体阻滞剂疗效欠佳时,可作为治疗上的一种重要手段。

04

冠脉搭桥术

有症状的心肌桥患者且心肌桥内有动脉粥样硬化时,应考虑冠脉搭桥术。 

护理

①戒烟酒,摄入低热量、低脂、低胆固醇、低盐、高纤维素饮食;保持大便通畅;肥胖者控制体重;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适当参加体力劳动和身体锻炼,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学会自我心理调节,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强调执行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并告之出院后定期随访观察,嘱其一旦出现胸闷、胸痛乏力等症状立即就诊。   

②对有临床症状的患者,嘱其症状发作时立即停止活动,卧床休息;安慰病人,解除紧张不安情绪,以减少心肌氧耗量;给予氧气吸入;严密观察心率、心律、血压变化,以及胸闷、胸痛等情况;遵医嘱积极给予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抗血小板制剂及抗心律失常等药物治疗;嘱病人出院后坚持用药,保持良好生活方式,定期复查,以预防心肌梗死和猝死的发生。

注意事项

心肌桥是一种较常见的先天性解剖畸形,冠状动脉本该在心外膜下的结缔组织中的,但是有的冠状动脉,特别是左前降支可能有一段行走于心肌内,导致每一次心脏的收缩,都会压迫这一段冠状动脉。

以往的研究认为心肌桥是无害处的临床变异,它在人一出生就存在了,大部分是到中年才有症状。然而近期血管造影联合血管内超声的研究有能力证明心肌桥血管压迫不完全在收缩期,而是持续至舒张期,由此可减少冠脉血流储备,因此心肌桥可引起心肌缺血,尤其是有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的病人。

由于冠脉是营养心肌的血管,所以为了避免意外,平时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及饮食习惯,适量轻度运动但是不要剧烈运动。应注意预防冠心病的各种危险因素防止冠状动脉的粥样硬化,因为可进一步加重病情。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01

主要危险因素

(1)年龄: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49岁以后进展较快。

(2)性别:男性多于女性,约为2:1.

(3)高血脂:有其是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是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

(4)高血压。

(5)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的冠心病发病率较无糖尿病者高2倍。

(6)吸烟。

(7)冠心病家族史:家中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有冠心病须引起留意。

02

次要危险因素

肥胖、职业(工作压力大)、饮食(多油腻)、遗传因素、微量元素、A型性格、血液成分等。生活中有这些特点的人应警惕冠心病的发生,及早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冠心病在很多情况下可以发生,得了冠心病的人应避免以下诱发因素,减少心绞痛发作。

(1)各种运动,如快走、上坡、骑车(尤其是顶风、负重)、跑步等。

(2)情绪变化,如焦虑、过分激动。

(3)饱餐、酗酒,尤其是饱餐后活动或走路。

(4)生活不规律,没有足够的睡眠。

(5)天气变化、冷空气刺激、大量吸烟、过分激动或焦虑等等。

来源:ICU护理之家









































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最专业
早期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foxkr.com/wacs/7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