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肌缺血 > 心肌缺血医院 > 康复科普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的临床应用 >
康复科普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的临床应用
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上)
我们知道,在心血管无创检查中,心电图是临床观察电生理活动和评估心肌缺血最常用的简易方法。
许多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在静息状态下,心肌耗氧量较少,冠状动脉血流量相对能满足心肌对氧的需要,通常的心电图检查可以不出现心肌缺血不发生心绞痛,甚至严重固定狭窄的患者静息心电图可表现为正常。然而通过增加运动负荷,心肌耗氧增加而出现的冠脉供需不平衡,运动达到一定负荷时,冠脉血流量不能相应增加,超过冠状动脉供血能力而诱发心肌缺血表现,观察运动中血液动力学的反应及ST段的变化,发现心率、心律、传导系统等方面的异常,分析心血管状态和运动能力。
因此,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是目前对已知或可疑心血管病,尤其是冠心病,进行临床评定的最重要、最有价值的无创性诊断试验。对于确诊的冠心病患者,通过运动心电图试验评估患者的疗效和预后,测定运动耐量,指导心脏康复。
不言而喻,这个试验对临床有重要意义
用于诊断
1.确定冠心病的诊断。
2.胸痛的鉴别诊断。
3.早期检出隐匿性冠心病。
4.确定与运动有关的心律失常。
5.查找运动受限的原因。
6.早期检出不稳定型高血压。
用于评价
1.评价心功能等级。
2.评价冠心病内科治疗效果(抗心绞痛治疗、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等)。
3.评价外科治疗或介入治疗效果(如CABG、PCI)。
4.评价心肌梗塞病人预后。
5.心脏康复评定、制定运动处方。
6.特殊人群筛查,筛选高危病人进入进一步诊治等。
7.客观评定心功能,合理安排劳动和运动量。
进行运动试验时,下列重要因素需考虑
专业操作和分析人员的经验。
运动试验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
和更昂贵的影像学检查比较,运动试验费用和意义。
阳性或阴性结果的临床价值。
对患者潜在性的心理益处。
然而,当运动试验不能提供准确的临床信息时,往往要借助于进一步的影象学检查。
运动心电图试验结果判定标准:
1.运动中或运动后出现典型的心绞痛。
2.运动中或运动后R波为主的导联出现缺血性ST段水平或下斜型压低≥1mm,持续≥2min者。
3.原有ST段下降者,运动中或运动后出现缺血性ST段下降,较原来增加1mm者。
4.运动中或运动后出现严重心律失常。
5.运动中血压下降者。
有以上条件之一者即可判定为阳性。
运动心电图试验的高危阳性指标:
1.ST段压低≥2.0mm。2.运动第一阶段ST段压低≥1mm。3.多个导联ST段压低。4.ST段压低恢复时间大于5分钟。5.运动负荷<4METs或运动最大心率偏低。6.运动血压下降或无升高。7.出现严重室性心律失常。
下列提示预后不佳及冠脉多支病变有关:
1.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运动耐量<6METs。
2.运动高峰收缩压不能达到>mmHg或收缩压下降>10mmHg或低于静息水平。
3.ST段压低>2mm。
4.下斜型ST段压低。
5.ST段压低出现早,尤其是运动开始后的前3分钟出现。
用于评价心功能等级
Bruce方案运动能量
I级—5Mets
II级—7-8Mets
III级—10Mets
IV级—14Mets
NYHA分级与氧耗量的关系
NYHAII—耐受5-6Mets运动量
NYHAIII—耐受2-4Mets运动量
NYHAIV—耐受1.6Mets运动量
疗效及预后判断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已确诊的冠心病患者,无论运动试验时有无心绞痛发作,一旦出现运动诱发的缺血性ST段压低,均提示将来发生心脏事件的危险性增加。
不稳定型心绞痛运动诱发的缺血性ST段压低或胸痛,与其后发生心脏事件的高危险性有关,而无上述表现者属于低危患者亚组。
责任编辑:樊静
文字编辑:程会兰
图片编辑:樊静
北京白癜风医院北京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