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那些事儿
什么是心肌缺血?
心脏是我们身体内非常重要的一个器官。它夜以继日的工作,每天跳动10万次左右。心脏向全身泵血主要依靠心脏的肌肉部分也就是人们熟悉的”心肌”。
心肌如此高强度的工作需要有充足的、持续的营养供应做保障,供给心肌营养物质是靠它的血管我们称之为“冠状动脉”。当冠状动脉发生了病变不能为心肌提供充足的血液,就出现了心肌缺血的症状,通常表现为胸闷、胸痛等症状,严重者出现心肌坏死甚至导致死亡。
心肌缺血的发病原因
冠心病是导致心肌缺血最主要的原因。冠心病就是心脏的冠状动脉发生了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管腔狭窄甚至闭塞,引起病变血管供应的心肌发生缺血甚至坏死。冠心病是当今社会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导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吸烟、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病、高龄、糖尿病等。其他导致心肌缺血的还有炎症(感染、风湿性、梅毒性、川崎病和血管闭塞性脉管炎等)、痉挛、栓塞、结缔组织疾病、创伤和先天性畸形等。
心肌缺血的检查
心电图是心肌缺血最常用的检查手段,它无创、方便、价廉可反复操作前后对照,即可用来做冠心病的人群筛查,也可用于发现急性心肌缺血,还可进行心肌梗死的快速诊断和动态观察。其他无创检查如CT、磁共振、核医学,有创检查中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表现
目前心电图检查仍然是心肌缺血最常用的检查方法,在心电图中心肌缺血主要表现为ST段的异常改变、T波的异常改变以及ST-T均发生异常改变。心肌缺血时主要表现为ST段的压低,特别是水平和下斜型低,当出现心肌梗死时会出现ST段的抬高尤以弓背向上型抬高最为常见,同时会伴有异常Q波的出现。
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常表现为ST段或和T波的异常改变,这种异常在没有急性缺血时常常恒定不变持续存在。在心电图诊断中,ST-T改变并非全部都是心肌缺血的表现,其他一些疾病如心肌病、心肌炎、瓣膜病、心包炎、脑血管病等都可出现ST-T的改变,一些药物、人体内电解质的紊乱以及自主神经调节障碍也可引起ST-T的改变,此外高血压引起的心室肥大、心室内传导阻滞等也可引起继发的ST-T改变,所以发现ST-T改变后还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病史综合进行分析判断。
心肌缺血的治疗
心肌缺血的治疗主要是针对原发病的治疗,如冠心病引起的心肌缺血,主要通过内科药物或介入治疗,外科通过搭桥手术治疗。诊断明确后根据不同疾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治疗白癜风的医院白癜风治疗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