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肌缺血 > 心肌缺血医院 > 两天连续三起猝死事件,中青年人猝死频发如 >
两天连续三起猝死事件,中青年人猝死频发如
10月6日凌晨,春雨医生创始人42岁的张锐今日心梗去世。年创立春雨医生。到年6月,春雨医生被曝出完成12亿融资Pre-IPO环节,在这个关键节点,张锐却匆匆过世。
10月6日下午4时许,江门一家羽毛球馆却发生一起悲剧,43岁的李先生打了十几分钟的羽毛球后,因心脏骤停猝死……
仅隔一天,10月7日,家住广州天河区岑村新南街8巷的一名27岁湖南籍男子徐东(化名)被发现在租住的家中猝死,生前为广州某软件科技公司的员工。
△众人尝试对李先生进行急救。
李先生事发时,其舅舅邓先生也在现场一起打球。邓先生告诉记者,当日下午4时许,李先生在该球馆10号场打球,和球友们打了10多分钟,感到胸闷、气短,身体不适,就坐在球场内的椅子上休息。
“他坐在那里低着头一动不动,球友们还以为他睡着了,岂料是因心脏骤停昏迷了,我们当即打求救。”邓先生说,球友们马上为李先生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大约现场急救了20分钟,救护车到达,医护人员现场组织了抢救,医院治疗,但已回天乏术。
据了解,27岁猝死的男子徐东(化名)从年6月开始在广州市安浩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做软件开发,一个月能赚多元。然而从年年底公司就开始拖欠员工的工资,共拖欠徐东元。徐东与同事都申请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经过两次仲裁都判定徐东赢,但公司迟迟没有给工资。
据了解,徐东经过法医初步诊断系猝死。
但是,徐东猝死之前发生了什么,是什么原因诱发了猝死,这些暂时都没有结论,目前此案还在进一步调查当中。
短短3天时间,三起猝死事件,分别是42岁、43岁和27岁。
面对猝死的年轻化趋势愈来愈明显,我们今天要来说一说中青年人的猝死。
猝死年轻化这个问题,我们不得不重视!!
1、什么是猝死?
大多数学者倾向于将发病1小时内死亡定义为猝死。我国每年死于心脏性猝死的人数近55万,年的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天有上千人因为各种原因猝死,其中,80%的心脏性猝死由冠心病引发,约1/5的人存在“慢性疲劳”。另据央视的报道,
年,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也曾发布报告指出,近年来“过劳死”发病率直线上升,其中以男性居多,
2、中青年人猝死频发的原因是什么?
精神紧张、精神压力过大、情绪激动、长期劳累都成为中青年人发生猝死的主要原因。现代人工作生活压力大,生活不规律,易诱发心梗。大量吸烟酗酒也是青年人心梗的重要危险因素。年轻人一旦发生心梗往往比老年人更可怕,更为严重,常常危及生命。这主要是因为:
一是没有“适应”心肌缺血的过程。经历了血管老化,高血压、心脏病的老人,有一个“缺血预适应”的过程。他们在平时就可能出现心肌缺血,身体通过建立新的侧支循环和其他代偿方式,已经相对“适应”了这种情况。青年人多没有这个过程,一旦发生心梗,心肌缺血的程度可能更严重,猝死率高。
二是运动时易发生心梗。现在很多青年人喜爱体育锻炼,尤其是跑马拉松、打篮球等剧烈运动,这可能造成不稳定的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引起心梗。
3、如何进行抢救和预防?
抢救的黄金时间是猝死前4—6分钟,如果及时介入,存活的几率还是比较大的。每拖一分钟,存活的可能性至少要下降10%。一旦超过10分钟,抢救成功率就很低。施救者即使不太专业,也要做心脏复苏急救,做总比不做强。
遇到突然倒地或可能发生猝死的人,第一要大声喊他,看有没有反应、手脚是否可以活动、是否有呻吟、有没有睁开眼睛、有没有和你说话,这些主要是看有没有生命迹象,是清醒还是昏迷。
第二判断有没有呼吸。这里存在一个误区,我们判断一个人是否有呼吸,习惯直接把手放在鼻子下方看是否有气,但这样的判断并不准确。正确的方法是看胸扩,即胸腹部有没有上下起伏,这比用手感受到的更准确,“如果没有呼吸,说明可能发生心脏骤停”。
具体流程请看图↓↓↓
专家提醒:秋冬季天气寒冷,心肌耗氧量增加,影响循环功能,肉和油脂的摄入也会增加,这些都是诱发心梗的危险因素。建议青年人合理安排作息和饮食,不要透支体力,也不要暴饮暴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调整好心态,能很大程度上预防心梗。
此外,预防猝死,除了改善不良生活方式之外,定期体检是最重要手段。定期体检便于及时发现疾病,及早进行治疗,减少猝死风险。在做心脏方面相关检查时,建议除了做心电图检查,还要做心脏超声检查,以及冠状动脉ct检查或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否则会遗漏相应心脏病情况。已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坚持服药治疗。
白癜风外用的有什么特效药北京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