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压力大可引起心肌缺血, 搓耳朵15分

精神压力大可引起心肌缺血, 搓耳朵15分

  《我爱大北京》免费订阅!

你知道吗?精神压力大可引起心肌缺血。心血管疾病是由多因素导致的一组疾病,主要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病、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病、风湿性心脏病、主动脉瘤和其他外周血管病变。此类疾病受心理因素影响较明显,患者中多数存在负性心理,尤其是抑郁和焦虑障碍占很大一部分,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近年来,国外的很多横向和纵向研究都提示,心血管疾病可以引起和加重抑郁和焦虑症,而抑郁和焦虑症也可以诱发和加重心血管疾病,并对心血管疾病的预后有显著影响。重度抑郁与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及病死率有关。

精神压力可导致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出现心肌缺血,即精神压力诱发的心肌缺血。这种缺血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尽管其发生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根据目前研究可以肯定的是,心理应激性心肌缺血(MSIMI)可使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发生致死性和非致死性事件的风险升高3倍以上。

国外文献报道,就诊急诊科的胸痛患者超过50%是非心源性的,其中16%~25%是惊恐发作。惊恐发作患者常主诉胸痛,有冠心病高危因素的惊恐患者中,约有38%主诉胸痛,易被心脏科医师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国外研究发现,超过60%反复主诉心悸的患者均有焦虑症表现,且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和焦虑的发生率高,躯体化症状显著,经动态心电图监测,除窦性心动过速外,未发现其他心律失常和缺血改变,且对抗焦虑治疗有效。

近年来,人们对冠心病的传统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肥胖等日益重视,但冠心病患者的心理问题却成为“被现代医学遗忘的角落”。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换,人们逐渐认识到单纯的药物等治疗措施并不能完全有效地防治冠心病,而解除患者心理压力、调节行为方式、提高社会支持对冠心病的防治有确切作用,采用心身协同已成为当前冠心病防治的公认原则。

有专家近日称,压力大的时候,搓搓耳朵,或者在耳朵上夹一个晒衣夹,15分钟之后就会感到身心放松。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感到压力大时,可以通过搓耳朵来缓解。按摩时,用大拇指和食指在耳轮处自上而下按压,也可轻轻按揉耳朵后,再向下牵拉耳垂,总共按摩15~20分钟。如果身体某些部位在按摩时感到不适,可着重按压这个部位。

耳朵上有很多反射区,对应身体的不同部位,按揉耳朵上的穴位,能够调节情绪,舒缓身体不适。专家建议,按摩的时候,用大拇指和食指在耳轮处自上而下进行按压,也可以轻轻按揉同时向下牵引耳垂。如果身体某些部位在按摩时感到不适,即可对照耳部反射图,找到具体的对应区域。此时,晒衣夹就派上用场了,你可以将它夹在耳朵上对应的位置,来刺激一下穴位。不过,用夹子夹一小会就可以了,因为在耳朵上夹一个晒衣夹实在是太疼了。

每天给耳朵做做按摩,其实也就是给全身都按摩了一遍,这个有益健康的小动作在家里就可以完成。此外,人体的脚部、手部以及头部同样有相似的穴位存在。

版权声明

本平台所发部分文章内容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台湾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中国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foxkr.com/wacs/1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