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肌缺血 > 心肌缺血医院 > 凡事都求十分好,往往容易死得早10句长 >
凡事都求十分好,往往容易死得早10句长
专家:
陶涛,著名养生科普专家,部分内容摘自其书《0.8生活》(蓝天出版社)
洪昭光,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国家首席健康教育专家
1、凡事求八分,不要十全十美
多数疾病的产生与追求完美有关。
为了将事业做得尽善尽美,加起班来没完没了;
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整日早出晚归,拼命赚钱……
然而,这些人并没有得到想要的,反而累坏了自己的身体。
年11月,年仅38岁的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瑶因积劳成疾逝世;
年9月,同样38岁的网易代理首席执行官孙德棣猝死;
年4月,42岁的绿野木业公司董事长许伟林因心肌梗死逝世;
年12月,38岁的百度CFO王湛生意外辞世;
年7月,年仅39岁的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生瑜突发心脏病去世;
年6月29日,天涯社区副主编金波猝死,年仅34岁。
……
这一个个案例,令人扼腕叹息。
苛求完美,对自己要求过分严格,会使人长期处于紧张和焦虑状态。当心理被“完美”所迫时,身体便会做出一系列不良反应,持续疲劳、不适增多、局部或浑身绷紧感、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胃口不好、睡眠质量差以及性欲减退……
心理疾病专家经过认真研究后,公布了导致现代人患上抑郁的诱因,几乎每一个都与追求完美有关。
十个手指伸出来有长还有短,我们在做事情时,不必事事都要求完美。有道是“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人生忙碌苦短,只要自己活得实在,活得开心,活得有质有量,有一些缺憾也无所谓。做任何事情只要尽心就好,不要期待着完美地完成,只要期待八分就好。
2、“十分舒适”最伤人
能躺着就不坐着,能坐着就不站着……然而这种“十分舒适”的生活对人们的健康有害无益。
坐着舒服,易得慢性病许多人认为,什么都不做,打打牌、聊聊天是一种轻松、惬意的生活,但人们在久坐的时候,结肠癌、高血压、骨质疏松等慢性疾病却悄悄地袭来。
吃得舒服,有时却能致命上至五星级酒店、高级西餐厅,下至大排档、路边烧烤摊,只要好吃,就照单全收。调查已表明,1/3的癌症是人们“吃”出来的。
玩得舒服,却“玩”出了病有些人为了玩得舒服,经常熬夜,如果天天如此,他患癌症的概率要高于作息正常的人。
3、十成饱,死得早;二分饥,増免疫
因此,为了让机体能正常新陈代谢,人们在保证充足营养的同时,一定要让自己存有二分饥饿,提高人体免疫力。
有的专家曾统计出了这样的数据:如果人类采取“少吃”的饮食模式,时常保持二分饥饿,其寿命将会增长20%~30%。也就是说,长期处于微饿状态的人要比终日饱食的人的寿命长20年左右。
美国做过一个动物实验:两群猴子,一群吃饱为止,一群七八分饱。10年下来,每餐吃饱的猴子肚子大、高血脂、脂肪肝、冠心病的多,只猴子病死了50只。另一群猴子苗条、健康,只死了12只。
15年时,顿顿吃饱的猴子都死光了,高寿的猴子都在七八分饱的群中。最后的结论是:低热量的膳食是健康的法宝。
“一元钱随便吃……结果不吃白不吃,吃了也白吃,白吃还要吃,这种习惯下来,脂肪肝等非常多。”
一个机关的保健医生说:“我们单位待遇特别好,但三高多、各种慢性病患者多。”肉菜、冷菜、点心、水果,丰盛极了,随便吃就交一元钱,要在外面怎么也得花七八十块。结果不吃白不吃,吃了也白吃,白吃还要吃,这种习惯下来,胖子、脂肪肝非常多,结果和美国实验中的动物猴子一样了。
4、饮食八分细、两分粗
很多加工过的细粮成分单一,营养成分尽失。而粗粮营养丰富,且富有药用价值,合理食用,有益健康。
粗粮包括:小米、黄米、大麦、荞麦、玉米、高粱、青稞;黄豆、毛豆、蚕豆、绿豆、红小豆、豌豆;土豆、红薯、山药、栗子、菱角、花生米、芝麻等。
细粮包括:大米、白面
八分细粮、二分粗粮混合食用或轮流食用,让粗、细粮中的营养成分互补,才是最佳的营养“混搭”方案。
5、以前放1勺盐,现在放0.8勺
许多人做菜放盐多已成为习惯,顺手就是1勺。想一想,这一勺盐下去,损害的将是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呀。因此,炒菜放盐时,手下要有数,以前放1勺,现在少放一些,只放0.8勺,这样少盐的饮食才有利于健康。
也许很多人想,菜中若少放盐、调料,那吃着还有什么滋味?其实,我们还可买低钠盐。这种盐含钠少,但口味不淡,非常适合口味重的人食用。
我们要吃出美味,更要吃出健康。
6、你拍一我拍一,一直拍到七十七
现在很多中年人没有时间运动,给大家介绍一个最简单的保健操,是苏东坡发明的,叫做“你拍一我拍一,一直拍到七十七”。
大家伸出手,用右手拍左侧的肱三头肌,在肱二头肌后面,要使点劲。拍完后,把这个手伸得更高,拍后背斜方肌。你可以拍三下、四下,也可以拍十下、四十下。完了就换左手,用左手拍右侧的肱三头肌,完了拍肩部的三角肌,完了再拍后背的斜方肌。
这个拍,只要分量够,就很舒服。它有三个作用:
第一肌肉放松;
第二可以止痛;
第三肌肉的毛细血管扩张,改善微循环。
7、深呼吸、下蹲起,精神好得无人比
男同志一次深呼吸,进来的空气是平常的16倍,女同志的是11倍。深呼吸4秒钟,憋住10秒钟,慢慢把它呼出去。这样几次下来,氧气大量进来,二氧化碳大量出去,精神清楚,脑子清楚。
再说下蹲起。好多老人蹲下去起不来了,起来也眼冒金星,有的眼睛发黑,甚至摔倒。不少老人半夜上洗手间猝死,这是什么道理?突然起床,体位一变化,直立性低血压,脑子缺血,头晕摔倒;心肌缺血,心脏病发作。
我们可以练练下蹲起,两条腿分开与肩同宽,下蹲,起来,很多人愿意叉腰练,叉腰练有时候容易晃,不容易平衡,两手向前平伸最好。
每天坚持练,循序渐进,你就会感觉精神非常好。
8、十点十分去看戏,身体健康很有益
“十点十分”是什么意思呢?双臂向体侧伸开,与地面平行,类似九点一刻时的时针和分针的位置;然后双臂同时向十点十分的位置抬起,再落回九点一刻的位置。重复这个动作,最好每回能达到次,早晚各做一次。
这个动作是练什么呢?三角肌、三头肌、胸大肌、背阔肌都能练。研究已经表明,肌肉量越多,免疫力越强,所有的病,包括癌症,都能预防。
这个动作对颈椎病康复也非常好。以前很多颈椎病人打气囊,又反复牵引,很受罪。现在就练这个,一天次,上午次,下午次。一个月下来,所有颈椎病人都明显好转了,而且效果非常明显。
“去看戏”就是踮脚尖、伸脖子,像小时候趴在墙头看大戏一样。保持这个姿势数秒钟,之后再反复去做,也对健康有益。
苏东坡说“百十日后,功效不可量”。各位可以试试看。我们观察,所有的患者,甭说百十日后,一个月后就大见成效,全身状况都好了,亚健康消失了,颈椎、腰椎都好了。特别是拍,千万别小看这个拍,比起针灸、按摩……什么疗效都要好!
9、自我调理的下策是发泄,中策是自我反省,上策是消解
现在社会压力大,工作压力、心理压力、身体压力很多,最重要就是说正确对待自己,首先人要给自己定位,不要越位,也不要错位,要自信,但是不要自负,要有梦想,但是不要有妄想,要有决心,但是不要有野心,要有欲望,但是不要过强。
工作中难免被领导批评一顿,怎么办?自我调理有三个层次:
最下一层,发泄,有的人大哭大闹、喝酒,回家摔碗,这种发泄不能解决问题又伤害了自己。
中间一层,提高到艺术层面,换位思考,你想想,你每天迟到,你要当了老板是不是也要批评,好多情况一换位思考,就会发现原来是自己的问题。
第三,最高的层次,消解。
有一次看外国一个名音乐家演出,一个记者采访他,说很多人反映,您的作品实际上没有多少艺术水平。音乐家笑着说我欢迎不同的批评,批评意见是我们进一步改善提高的潜在动力———我觉得这个音乐家很了不得。
世界上哪有不挨批评的,哪有一帆风顺的,不如意十有八九,风风雨雨都很正常。你碰到批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自己一调整,心情就会好了。
10、男人没家死得早,女人没家容颜老
世界上的事情十之八九不如意,但女人唠叨天经地义,男人唠叨让人憎恶——其实回到家,应该让男人唠叨唠叨。
家是生活的港湾,是夫妻之间的心理诊所,现在社会压力这么大,需要夫妻之间互相关爱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男人没家死得早,女人没家容颜老,外面世界千般好,不如家里乐逍遥。
家庭健康三个法宝:
第一是话聊,
第二是牵手,
第三是爱抚。
美国总统保健医生对总统提出的保健建议就包括:
每星期至少和夫人相处15个小时以上,
每天要和夫人说话两个小时以上,
包括共进午餐或共进晚餐。
人生有很多快乐,没有一个快乐比得上家庭里的亲情。如果一个家庭你看电视我看电脑,没有面对面的感情交流是不行的。两个人应该关起门来谈心,面对面、心贴心、手牵手,心的沟通,情感的互动最重要。
家是生活的港湾,
男人没家死得早,
女人没家容颜老,
外面世界千般好,
不如家里乐逍遥。
节假日全家旅游,尽量夫妻手牵手,研究表明肌肤相亲,双方体内会放出健康快乐的激素,免疫力抵抗力提高,情绪好。
觉得不错,底部随手点赞哟↓↓
来源: 本期编辑:贾慧慧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个好得了白癜风能治得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