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肌缺血 > 心肌缺血医院 > 急救常识急性心肌梗塞是什么,急性心肌梗 >
急救常识急性心肌梗塞是什么,急性心肌梗
急救常识
了解心肌梗塞,突遇急性心肌梗塞怎么办?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导致的心肌坏死。在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都不能完全缓解,常可危及生命。本病在欧美最常见,美国每年约有万人发生心肌梗死。中国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每年新发至少50万,现患至少万。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由于心肌电活动极度的不稳定,极易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等,其中心室迁颤最为凶险。
01
心肌梗死病因
患者多发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基础上,由于过劳、激动、暴饮暴食、寒冷刺激、便秘、吸烟、大量饮酒等诱因致使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中的血小板在破裂的斑块表面聚集,形成血块(血栓),突然阻塞冠状动脉管腔,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另外,心肌耗氧量剧烈增加或冠状动脉痉挛也可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02
临床表现
据临床统计,约半数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起病前一到两天或者一到两周会有前驱症状产生,常见原有心绞痛加重,心绞痛时间加长。硝酸甘油作用效果变差。而以往无心绞痛着,突发长时间心绞痛。
典型的心肌梗死症状包括:
1、患者突然发作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在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症状,并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濒死感。部分患者疼痛位于上腹部,病床表现和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相似;少数患者表现于颈部、下颌、咽部及牙齿疼痛。极易误诊。
2、在全身症状中表现出难以形容的不适,发热。在高龄患者中常见神智不清。
3、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易表现出胃肠道症状,表现出恶心、呕吐、腹胀等。
4、在75%~95%的患者中。在起病前一到两周内,多见于二十四小时内,前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下壁心肌梗死易产生心律性减慢,房室传导阻滞。
5、引发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常见于起病的最初几小时内发生,也可在发病数日后发生,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烦躁等症状。
6、表现为低血压、休克,急性心肌梗死时由于剧烈疼痛、恶心、呕吐、出汗、血容量不足、心律失常等可引起低血压,大面积心肌梗死(梗死面积大于40%)时心排血量急剧减少,可引起心源性休克,收缩压80mmHg,面色苍白,皮肤湿冷,烦躁不安或神志淡漠,心率增快,尿量减少(20ml/h)。
03
诊断与鉴别
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根据特征性心电图衍变以及血清生物标志物的动态变化,可作出正确诊断。心电图表现为ST段抬高者诊断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电图无ST段抬高者诊断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过去称非Q波梗死)。老年人突然心力衰竭、休克或严重心律失常,也要想到本病的可能。表现不典型的常需与急腹症、肺梗死、夹层动脉瘤等鉴别。04
实验室检查
1、检查心电图:特征性改变为新出现Q波及ST段抬高和ST-T动态演变。
2、心肌坏死血清生物标志物升高,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和T或I(肌钙蛋白)升高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指标。可于发病3~6小时开始增高,CK-MB于3~4d恢复正常,肌钙蛋白于11~14天恢复正常。GOT和LDH诊断特异性差,目前已很少应用。
3、检测心肌坏死血清生物标志物,采用心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快速诊断试剂,可作为心肌梗死突发时的快速的辅助诊断,临床上有越来越多的应用。
4、其他辅助检测:白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减少或消失。血块沉积加快,血清肌凝蛋白轻链增高等表现常用于辅助检测。
05
急救常识
1、停止活动,立地休息:怀疑心梗发作,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停止所有活动,立地休息,保持呼吸顺畅,舒缓心情。周围人应立即保持安静,外界的嘈杂会使患者不能保持心情舒缓。
2、医院:据临床观察,近半数医院前发生意外,急性心肌梗塞所引起的心律失常,心室迁颤等,可造成病人段时间死亡。
因此当怀疑患者发生急性心梗,不可自医院,应当在第一时间呼叫救护车。医院配备在救护车上的救护人员,经过严格的训练,可以在到达现场后迅速判断患者的病情,一旦明确病情为急性心肌梗塞后,会立即采取吸氧、含服硝酸甘油等紧急处理。对心脏采取监测。待病情稳定偶,医院治疗。
3、不可擅自服用硝酸甘油:硝酸甘油常用于治疗心绞痛,但是在给心梗患者服用则要慎重。含服硝酸甘油可以使全身血管扩张,从而降低血压。
因此,在对于血压偏低的急性心梗患者来说,服用硝酸甘油就是一大禁忌,它会导致血压进一步降低,增加休克的发生风险。
即使血压正常,含服硝酸甘油时也要躺下,以防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导致头晕摔倒。
4、千万不能喝水:遇到心梗发生,一般人会马上扶患者起来喝点水,以为可以降低血液粘稠度,缓解症状。
且不说这种做法对于一个生命体征正常的患者也没什么好处,对于一个已经发生休克,甚至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来说,反而有可能因此要了命。
在患者意识不清的情况下,喝水很容易导致误吸,发生吸入性肺炎。另外,如果心梗患者一次喝下太多水,水分会快速进入血液,使血液变稀、血量增加,更是给不健全的心脏增加难以承受的额外负担。
5、不可擅自做心肺复苏:心肺复苏不是一定不能用,而是要先判断情况。这种急救方法适用于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而急性心梗患者并非都会没了呼吸和心跳。对于没有出现心跳呼吸骤停的人来说,心肺复苏反而会增加致死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风险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