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肌缺血 > 心肌缺血病因 > 探讨猝死的黑锅,是否该全扣在过劳身上 >
探讨猝死的黑锅,是否该全扣在过劳身上
上周,接连发生两起猝死悲剧。6月30日一早,朋友圈里很多人都在转发:天涯社区副主编金波29日在北京地铁站台上突然晕倒,不幸去世;中午时分又获悉,医院创伤骨科主任医师金丹教授猝死的噩耗。舆论将矛头纷纷指向过劳但过劳真的是“罪魁祸首”吗?猝死是如何引发的?
即便在急诊医生眼中,猝死也是“突如其来、意料之外、非自然因素、不明原因”造成的死亡。但明确的是,猝死不是一种病,而是病发的一个结果。其中,被称为“过劳死”的现象备受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过度劳累只是一个外在的诱因,而并非内因。”医院药物临床机构副主任、心内科副主任汪芳教授表示,追溯猝死人群的日常生活节奏,的确发现不少有过度劳累的工作状态,但过劳多是诱因,心脏病变才是诱发猝死的基础。
“猝死多数是心脏的原因。”医院心内科一病房主任吕树铮教授根据多年的从医经历发现,老年人猝死多数是冠心病导致,而年轻人猝死有的是因为先天性心脏病,也有因为冠心病导致。“所以年轻人的猝死事件绝非偶然,一定是有基础心脏病而没有被发现,一旦劳累过度就容易诱发猝死。这就好像汽油易燃,你扔个烟头它就会着起来。”
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在1万人中大概有4人死于心脏性猝死,每分钟就有1人猝死。美国的统计资料显示,猝死在包括车祸、自杀、恶性肿瘤等各种原因引起的总死亡人数中占20%,是仅次于恶性肿瘤的第二大死亡原因。年轻不等于健康
“年轻人发生心肌梗死通常起病急骤,症状凶险,多无先兆不适而突然发病,早期猝死率高。易出现致死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猝死等危重症状。”医院心内科主任陈韵岱教授解释说,这是因为绝大多数年轻人的急性心肌梗死为首次发病,与老年人的长期有心肌缺血致反复心绞痛患者不同,不易引起病人的重视;其次年轻人缺乏“心肌缺血预适应”,年轻人发病前供应心肌冠状动脉血管的基础病变较轻,多为不稳定的软斑块,没有明显狭窄,因此心脏未能建立血管间的侧支循环,没有“心肌缺血预适应”的保护作用。一旦血管完全闭塞血流中断,心肌梗死面积大,易致严重并发症。
同时,年轻人自认为身体“健康”很容易忽视自身出现的早期症状,即便出现早期胸部闷、痛症状也不易引起重视,推迟就医,从而错过急救的最佳时机。普及“第一救命术”
猝死发生后,如果在2~4分钟内没有获得有效的治疗,大脑就会出现不可逆的损害,超过8分钟人就死亡了。
“当发现有人突然意识丧失而倒地时,应立即使其平卧,拍击其面颊并呼叫,同时用手触摸其颈动脉部位以确定有无搏动,若无反应且没有动脉搏动,就应立刻进行心肺复苏。”
医院心内科主任霍勇教授解释说,首先令其头部后仰以畅通气道,随之进行有效的胸外按压,同时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这些基本的救治措施应持续进行到专业急救人员到场。“同时,应尽快呼叫急救人员。”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的人数约54.14万,其中90%医院外,抢救成功率不到1%。美国每年有大约40万心脏骤停的患者,抢救成功率约为10%,个别大城市成功率能够达到30%。为此,霍勇呼吁,应该普及心肺复苏这一“第一救命术”。
来源:科技日报
海南白癜风医院那些偏方能治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