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猝死急救分三步
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大约有万心脏猝死病人。心脏猝死一般指心脏疾病患者或其它意外事故引起的心跳骤停,患者在1小时内突然死亡的现象。
哪些人容易猝死如果个人发生卒中,1/3的人有过严重的心血管病,医生告诉他有猝死的高风险;1/3医院看过病,但和心血管猝死没关系;还有1/3的人猝医院,就是我们所说的健康人,猝死是他的第一症状。那到底是哪些人容易发生猝死呢?
有个猝死的“黑三角”,下边的一角是有过心血管疾病的,比如心梗、心肌病、心衰;另一角是做心电图有过异常;顶点是体内的内环境不稳定,植物神经不稳定,交感神经兴奋,电解质紊乱等。这三个角有一处就能发生猝死,有两处猝死几率更高,三处就更危险了。底下的两个还能检查出来,但顶上那个,情绪不稳定,激动、生气、劳累常是诱发因素,平时要多留意。
发病诱因减少有窍门猝死的发生一般也是有共同诱因的,如劳累、情绪激动、生气、工作繁忙压力大、生活不规律休息少等,这里教大家几个减少发病诱因的小窍门。
1工作时巧加课间休息要避免过度劳累,建议平时可以像上学时一样,每工作一两个小时就给自己加个“课间休息”,站起来活动一下、喝杯咖啡等,哪怕就是换个工作状态,比如从写东西变为打电话都会有助于身体的休息。
2发脾气前先数10个数有统计表明,70%脑出血的人脾气都很急躁,尽管知道生气的严重后果,但脾气一上来有些人还是控制不住。建议暴脾气的同志在发火前先强迫自己从1数到10,10个数数下来,可以有效控制情绪的发作。
3不当A型性格人有研究显示,A型性格的人相对来说得心血管疾病机率会大一些,这些人好胜心强、雄心勃勃、努力工作各方面追求完美但又急躁易怒、具有时间紧迫感、做事快但缺乏耐性。如果有发觉自己有A型性格的倾向,就要有意识地做一些改变了。平时要学会开解自己,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当然,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导致的猝死,保持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方法,要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坚持锻炼、减轻体重,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高危人群日常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服用药物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
预防猝死,专家给出三点建议1及时治疗获救的几率是%70%的猝死,都源于心脏猝死,其中一半的猝死是有先兆的,但是先兆常常不典型。比如出现一些不明原因的乏力、出汗、胸痛、胸闷,甚至恶心、呕吐等症状。很多人可能以为只是劳累或胃部不适等导致的,而没有重视。如果这些先兆出现之后,医院做深入的检查和治疗的话,获救的几率是%,但是很多人往往忽略和轻视了这些先兆,最终错过了最佳的救治时机。
2两个药盒随身带工作压力大、应酬多的中年人,尤其是明确的心血管病患者或高危人群,应随身携带两个药盒,一个装3~6片硝酸甘油,一个装3~6片阿司匹林。出现持续性胸痛时先含一片硝酸甘油,10分钟后,若症状不见缓解,则含服第二片,15分钟后若症状仍未消失,则含第三片,若症状仍未缓解,就可能是为心脏供血的血管发生了持续性堵塞,应马上嚼服三片阿司匹林,并尽快拨打急救电话。
3三项检查意义大很多人每年都会做健康体检,但是很少有人做专门针对心血管的专科体检。人到中年,除了要完成规定项目的一般检查之外,也应该有计划地给心血管来个“年检”。
比如动态心电图检查、心脏彩超、运动心电图这三项检查,就是比较重要的检查项目,可以帮助发现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心脏结构异常、评定心功能,帮助早期发现冠心病等。当然具体需要做什么检查,还是得由医生决定。
心脏猝死病人急救分三步专家说,遇到此类情况,首先要判断患者有没有意识,是否是猝死。
具体方法:
-1-拍打患者看有无反应,或者摸一下患者是否有脉搏。如果确定,要先让患者躺下的姿势保持水平位,并使其头部后仰保证呼吸道的畅通。
-2-然后清理呼吸道,尤其是溺水患者及戴假牙的老年人,要及时清理干净并取下假牙,以免影响患者呼吸。
-3-接着进行心前区扣击。具体方法是:握实心拳在患者心脏位置重击两到三下。接下来是进行人工呼吸。一只手捏住患者的鼻孔,深吸一口气,然后口对口对患者进行人工呼吸。与此同时迅速拨打急救电话等待救护车的到来。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来源健康时报,版权属于原作者。仅用于信息交流,不构成对任何医药产品或服务的商业推广或广告宣传。有关疾病、治疗或药品的专业问题,请咨询医生或有专业资质的医疗人员。
湘潭美年大健康体检中心
-
预约-(雨湖分院)
-(岳塘分院)
岳塘分院:岳塘区吉安路87号吉安大厦1-5层(医院旁)
乘车路线:3路、24路、8路、路在汽车东站北下,往板塘铺方向前行米左右
雨湖分院:雨湖区城正街街道熙春路号汇景商业广场二楼
市内乘坐:11路、21路、路在雨湖公安分局下车后往三桥方向前行米左右即到,或乘坐21路、路到熙春路加气站下车即到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