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肌缺血 > 心肌缺血危害 > 是什么偷走了糖友的心从典型病例 >
是什么偷走了糖友的心从典型病例
病例一:某某,老年女性,77岁,糖尿病病史24年,先后口服多种药物,3年前起始胰岛素治疗,目前使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本次主因口腔溃疡3天入院。入院相关检查:HBA1c:8.5%,低密度脂蛋白1.44mmol/L,心电图示:心肌缺血,S—T段改变,(其它检查略)入院诊断:2型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口腔溃疡。入院后给予降糖、改善微循环、扩冠、消炎等对症治疗,病情好转。入院后第7天,患者如厕时突感上腹不适、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急查心电图:Ⅱ、Ⅲ、AVFS—T段下移V2、V3S—T段弓背向上,考虑下前壁心肌缺血、前壁心肌损伤,考虑不稳定型心绞痛,给予对症处理后医院心内科进一步诊治,院外随访预后不良。病例二:某某,老年男性,66岁,糖尿病病史18年,口服药物失效于1年前开始使用胰岛素治疗,目前使用诺和灵R及诺和灵N强化治疗,本次主因右上臂麻木入院。完善检查:HBA1c:7%,低密度脂蛋白1.65mmol/L,心电图示:心肌缺血,S—T段改变,(其它检查略)入院诊断:2型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已行激光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给予对症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医院进一步诊治。院外一周回访,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三支病变堵塞,建议搭桥,后因感冒予以转归,预后差。二者皆为老年患者,病史都相对较长,均确诊糖尿病及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无典型心慌、气短、心前区不不适,无劳力性呼吸困难,无水肿等由于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引起的任何症状,只是心电图有心肌供血不足的表现,让患者出现了严重的转归,那么为什么糖友不重视?是什么夺走了糖友的“心”,让糖友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失去了宝贵的生命呢?
原来罪魁祸首是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也称隐匿性冠心病,分为两种类型:Ⅰ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生于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心肌缺血可以很严重甚至发生心肌梗死,但临床上患者无心绞痛症状,可能系患者心绞痛警告系统缺陷,较为少见;Ⅱ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较多见,常发生于存在稳定型心绞痛或血管痉挛性心绞痛患者,这些患者存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常在心电监护时被发现。
心肌缺血后,氧化代谢受到抑制,致使高能磷酸化合物储备降低,细胞功能随之发生改变。产生疼痛感觉得直接因素,可能是在缺血缺氧的情况下,心肌内积聚过多的代谢产物,如乳酸、丙酮酸、磷酸等酸性物质,或类似激肽的多肽类物质,刺激心脏内自主神经的传入纤维末梢,经神经节和相应的脊髓段传至大脑,产生疼痛感觉。这种痛觉反映在与自主神经进入水平相同脊髓段的脊神经所分布区域,即胸骨后及两臂的前内侧与小指,尤其是在左侧,而多不直接在心脏部位。而糖尿病患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可能与高糖毒性导致自主神经病变有关,使得患者疼痛阈值增高,也可能由于心肌缺血程度较轻或有良好的侧支循环,无痛性心肌缺血及无痛性心肌梗死是糖尿病患者特有的疾病,虽然患者没有症状,只能凭客观检查获得,故而如果早期没有引起注意,可能突然转为心绞痛或心肌梗死,亦可逐渐演变为心脏扩大、发生心力衰竭或心律失常,个别患者也可能猝死。
因此忠告广大糖友,要定期进行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检查(心电图、心脏彩超等),千万不要因为没有症状就忽略了心脏病的筛查,没有症状不一定没有冠心病,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无痛性心肌缺血及心肌梗死是糖尿病的特有疾病,故而应早发现、早治疗。有效防止心肌缺血或血运重建可为他们提供早期治疗机会。如果您感觉今天的文章不错,白癜风的初期图片白癜风的最佳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