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肌缺血 > 心肌缺血危害 > 运动是把双刃剑它有可能成为HCM患者 >
运动是把双刃剑它有可能成为HCM患者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投入到健身热潮当中。人们开始热衷于“增肌减脂”,秀人鱼线、马甲线,秀每天跑了多少公里。跑马拉松也变成了一种时尚,在中国田协登记的马拉松赛事,已从去年的场激增到今年的场,呈现井喷之状。
然而于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而言,对这股健身热潮所感受到的可能却是阵阵寒意。
有人说:“让你跑个步能死啊!”
是啊,有的人跑个步就是可能会死啊。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享受到跑步尤其是马拉松所带来的乐趣和身心益处。
肥厚型心肌病是青年人运动猝死的首要原因之一。很多人在确诊患有肥厚型心肌病时,尤其是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时,都会被告知,不要剧烈运动。因为人在剧烈运动时,肌肉会收缩,压力阶差增大,会加大心脏负荷、增加心肌耗氧量,导致血流供应不足,有诱发心源性猝死的风险。因而很多患者都感到运动受限。除了担忧会发生猝死这样的恶性事件,人们还会觉得运动有可能会使症状加重、病情进展,因而停止了疾病发现前的健身计划。
但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运动受限并不代表不能运动。
近日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中心的WaseemHindieh等人在《体育科学与医学》杂志(《JournalofScienceandMedicineinSport》)发文表示,运动能够直接改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有益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并提出针对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具体的替代性运动策略。
运动不会使HCM患者病情加重反而有益于症状改善和身心健康
这篇文章称,以往的预设是,密集和严格的体能锻炼会让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病情进展,加重心肌缺血,导致心肌纤维化,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不全。但有趣的是,一个使用肥厚型心肌病小鼠模型的研究结果驳斥了这一观念。研究显示,运动会使小鼠逆转心肌细胞排列紊乱和心肌肥厚诱导标志,不会导致心肌纤维化。目前很少有证据表明运动强度与肥厚型心肌病病情的进展呈正相关。
在一项针对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体力活动与健康行为的研究发现,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相对而言体力活动较少,BMI指数相对较高,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增加。建议限制体育锻炼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多的在患者身上体现出来。
保持规律的运动习惯能够减少心肌梗死、脑卒中、心血管死亡的发生率,降低肥胖、糖尿病、高血压、代谢综合征的风险。经常进行体育活动还能够增加心理幸福感,减少抑郁和焦虑情绪。如果让肥厚型心肌病患者避免运动,是与“保持运动习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理念相违背的。
文章表示,运动能够直接改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胸闷、心悸等临床症状。此前有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显示,规律的运动习惯能够改善保留射血分数的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心室舒张功能。此外,和正常心肌血管相比,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已被证实有继发性冠脉微循环障碍,降低冠脉血流储备。运动能够改善人们的血管内皮功能,其是调节微循环的必要条件。
确定HCM患者理想的运动阈值安全享受运动益处
对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而言,关键是需要确定一个理想的运动阈值,以求保证运动的安全性,使患者既享受到体育锻炼所带来的健康益处,又避免其所带来的潜在风险。
就目前而言,ACC/AHA和ESC肥厚型心肌病指南提出的是对患者出于谨慎的体力活动限制和专家意见,而非最好的运动证据。ACC/AHA肥厚型心肌病指南的运动建议为:建议不参加竞争性运动,特别是能使心率突然增加的运动,如举重、鞍马、单或双杠等爆发力运动和加减速很快的运动;环境气候不好,如冷、热、潮湿时不建议运动;建议不参加为“上新台阶”的目标而进行的训练;不参加时间长、运动量大的运动。
下列项目中,0,1为不主张做的运动;2,3为中等危险,参加与否要个体化分析;4,5为可以做。
①高强度运动:篮球全场,0;半场:0。健美,1。体操,2。板球,0。攀岩,1。跑,0。滑雪(下山),2。越野,2。足球,0。网球,0。橄榄球,1。风力帆板,1。
②中强度运动:垒球,2。骑车,4。旅行,4。骑摩托车,3。慢跑,3。漂流,3。帆板,2。游泳,5。踏车,5。举重,1。
③低强度运动:保龄球,5。高尔夫,5。骑马,3。戴水肺潜水,0。溜冰,5。使用水下呼吸管潜水,5。投掷类(田赛)运动,4。急走,5。
当前有一些研究机构正在进行针对肥厚型心肌病患者替代性运动策略的研究,并已经显示出对改善心血管和整体身心健康的希望,且符合ACC/AHA和ESC指南对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限制建议,这可能对患者而言非常有价值。
美国密歇根大学正在进行一项对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进行适度有氧运动训练的随机临床试验。研究者推测,心肺运动试验确定的基线参数将可适用于中等强度运动水平的安全线目标。患者将进行四个月的体育锻炼,目的是测定改善峰值耗氧量和生活质量。方案遵循指南上的运动建议,不包括力量训练和爆发性活动。此外,以色列Sheba医学中心正在招募患者进行一项前瞻性研究——一套结构化的运动训练计划对有症状的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一些研究表明,瑜伽、慢呼吸技巧、系统化拉伸等可使得受试者基础心率下降、收缩压降低,这证明其能够降低交感神经张力,增强迷走神经活性。蹲起、弓箭步、徒步这样的针对性的抗阻力训练对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是安全的。医院的肥厚型心肌病研究部门为了满足患者健康生活方式的需要,制定了一套由这些替代健身策略组成的锻炼计划,包括瑜伽、腹式呼吸、结构化拉伸、抗阻力训练等,并计划未来对该锻炼方案带来健康益处进行验证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