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肌缺血 > 心肌缺血危害 > 恢复期 临床症状和客观检查好转 >
恢复期 临床症状和客观检查好转
出现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休克时应积极纠正
1.急性期 新发病、临床症状和检查发现明显而多变,病程多在6个月以内
4. 后遗症期 患心肌缺血时间已久,临床已无明显症状,但遗留较稳定的心电图异常,如室性早搏、房室或束支传导阻滞、交界区性心律等
2.恢复期 临床症状和客观检查好转,但尚未痊愈,病程一般在6个月以上
1、 原发病的治疗:很关键病毒感染者可予抗病毒药,伴细菌感染者,可予抗生素
2.有一些病毒性心肌缺血是以一种与心脏有关或无关的突出症状为主要或首发症状而就诊的如:经常见到以心律失常为主诉和首发症状就诊者少数以突然剧烈的胸痛为主诉者,而全身症状很轻此类情况多见于病毒性心肌缺血累及心包或胸膜者少数以急性或严重心功能不全症状为主就诊极少数以身痛、发热、少尿、昏厥等全身症状严重为主、心脏症状不明显而就诊
3
2、 对症治疗: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在症状、体征好转,心电图正常后方可逐步增加活动,予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
2
1.心脏受累的症状可表现为胸闷、心前区隐痛、心悸、气促等
1
下一页
3.慢性期 部分病人临床症状、客观检查呈反复变化或迁延不愈,病程多在年以上
心肌缺血主要用药原则
症状:
各期分型:
关于病毒性心肌缺血的产生,中医研究认为该病是由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而产生外因包括有“温邪”、“毒气”等外邪以及产生外邪的非时之寒暑、疾风等不合的外界环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