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肌缺血 > 心肌缺血危害 > 血管斑块是心梗的关键因素,教你两招,稳定 >
血管斑块是心梗的关键因素,教你两招,稳定
近年来,急性心梗越来越高发,已严重危害到了大众健康。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概要》数据表示,我国每年突发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约万人,每3名心梗患者中就有1人死亡,死亡率超过3成。
心梗即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血流不畅造成心肌缺血、坏死而引起的一种严重心血管疾病。心梗最早出现的症状是胸痛,这种痛感具有频率高、程度重、持续时间长(往往超过半小时)等特点。也有些潜伏的心梗患者可能并没有出现胸痛的典型症状,而是出现牙痛、胃痛、肩膀痛、关节痛等,并伴有全身不适,如大汗或虚脱感等,这些症状也可能是心梗的前兆。
而且急性心梗发病一般都很快、很突然,且随时可能引发休克、急性心衰、恶性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骤停等危及生命的情况,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值得一提的是,要防治心梗,需明确其发病机制。
心梗最重要的发病机制是冠状动脉里的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堵塞冠状动脉,导致心肌缺血、缺氧。
一方面,既往大量研究发现,运动干预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逆转的有效途径。年1月刊发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上的一篇综述提到,运动是心血管事件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中的有效干预措施。
其中,一项事后分析显示,运动量较大的患者斑块消退更明显。而另一项研究中也证实了这一观点,该研究发现,运动对于斑块消退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每天步行步的患者与每天步行小于步的患者相比,斑块逆转更明显。无论是健走,还是传统太极拳,只要持之以恒地动起来,都有助于帮助逆转斑块,改善心血管健康状况。
另一方面,针对斑块的防治,中西药可谓各显神通,其中他汀类药物能降低血脂、阿司匹林能抗凝,西药与中药联合应用可增强降脂、抗凝效果。
中成药方面,北京医院副院长林谦教授做客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健康时报主办的《人民名医》栏目时提醒,既往有冠心病史的患者,或者平时有心绞痛发作情况的患者,家中可以备一些通心络胶囊这样的药物来预防心绞痛的发生。
有循证医学研究证实,通心络胶囊可减少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缩小斑块体积和血管重构指数,这意味着通心络胶囊不仅能稳定斑块、抑制斑块形成,还能逆转斑块对血管的不良影响,恢复血管功能,减少脑梗、心梗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目前,以通心络胶囊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研究为组成部分的“中医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研究项目,就曾荣获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成为当年度生命科学领域的最高奖项。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血管内的斑块不是朝夕之间就形成的。防治斑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中成药安全性好,没有副作用,要除掉梗在心头的那把利刃,一定要坚持服药才好。在服药的基础上,再配合有效的运动,共同作用才能更高效地逆转斑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