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习一味中药海风藤

袪风寒湿药

本节药物性味多为辛苦温,入肝脾肾经。辛行散袪风,苦燥湿,温通袪寒。有较好的袪风、除湿、散寒、止痛、通经络等作用,尤以止痛为其特点,主要适用于风寒湿痹,肢体关节疼痛,筋脉拘挛,痛有定处,遇寒加重等。经配伍亦可用于风湿热痹。

海风藤

Haifengteng

来源:

为胡椒科植物风藤Piperkadsura(Choisy)Ohwi的干燥藤茎。

夏、秋二季采割,除去根、叶,晒干。切厚片,生用。

相关名字:

爬岩香、老藤、岩胡椒。

产地:

主产于广东、福建、台湾等地。

性味归经:

辛、苦,微温。归肝经。

功效:

袪风湿,通络止痛。

性状鉴别:

点击图片放大查看

海风藤

本品呈扁圆柱形,微弯曲,长15~60cm,直径0.3~2cm。表面灰褐色或褐色,粗糙,有纵向棱状纹理及明显的节,节间长3~12cm,节部膨大,上生不定根。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不整齐,皮部窄,木部宽广,灰黄色,导管孔多数,射线灰白色,放射状排列,皮部与木部交界处常有裂隙,中心有灰褐色髓。气辛香如辣椒,味微苦辛。以条粗均匀,气味辛香者为佳。

饮片

本品呈不规则的扁圆柱形厚片,直径0.3~2.0cm。表面灰褐色或褐色,有纵向棱状纹理。切面皮部窄,木部宽广呈灰黄色,导管孔多束,有灰黄色与灰白色相间排列的放射状纹理,皮部与木部交界处有裂隙,中心有灰褐色髓。体轻,质脆。气香,味微苦、辛。

注:海风藤的品种比较复杂。全国大部地区使用的海风藤,为福建、浙江、湖南等地区的胡椒科风藤等数种植物的藤茎。福建省产的海风藤,主要为风藤;还有山蒟和石南藤(均为胡椒科)。浙江产的海风藤,原植物主要为山蒟,少数是毛蒟。这四种藤茎,在药材外形上不易区分,均为扁圆柱形。有些地区则以其中3毫米以下者作石南藤使用。京津销售习惯,用直径在3毫米以上者;3毫米以下者不用。

西北,中南、西南部分地区,以松萝科松萝等数种植物作海风藤。本品在上海又作老君须药用。此外,个别地区尚以木通科植物木通,白木通及木兰科异形南五味子的藤茎作海风藤用,均与上列附录中所说的显著不同,易于区别。

主治病证:

1.风寒湿痹。

本品辛散、苦燥、温通,为治风寒湿痹,肢节疼痛,筋脉拘挛,屈伸不利的常用药,每与羌活、独活、桂心、当归等配伍,如蠲痹汤(《医学心悟》)。亦可入膏药方中外用。

2.跌打损伤。

本品能通络止痛,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可与三七、地鳖虫、红花等配伍。

用法用量:

煎服,6~12g。外用,适量。

古籍摘要:

《本草再新》:“行经络,和血脉,宽中理气,下湿除风,理腰脚气,治疝,安胎。”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细叶青蒌藤素,细叶青蒌藤烯酮,细叶青蒌藤醌醇,细叶青蒌藤酰胺,β-谷甾醇,豆甾醇及挥发油等。

2.药理作用:海风藤能对抗内毒素性休克;能增加心肌营养血流量,降低心肌缺血区的侧枝血管阻力;可降低脑干缺血区兴奋性氨基酸含量,对脑干缺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能明显降低小鼠胚卵的着床率。酮类化合物有抗氧化作用,并拮抗血栓形成,延长凝血时间;酚类化合物、醇类化合物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3.临床研究:以海风藤总黄酮mg静滴,日1次,治疗心绞痛56例,临床及心电图有效率为96.4%及77.1%(中西医结合杂志);用海风藤片剂或针剂肌注,治疗脑血栓和栓塞性疾病50例,有效率86.1%(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

注:内容来自教材和网络,文中涉及所有方剂药物及治法为学习参考之用,非专业人士请勿试药。

下期中药预告

下期预告,你能猜出来是什么吗?

请在文章下留言~

苦、辛,平。归肝、脾经。袪风湿,通经络,利小便。

相关阅读

每天学习一味中药——寻骨风

每天学习一味中药——松节

每天学习一味中药——伸筋草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foxkr.com/ways/153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