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肌缺血 > 心肌缺血危害 > 原来这些药物也会引起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 >
原来这些药物也会引起血压升高高血压患者
引起血压升高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服用药物引起血压升高,称之为药源性高血压,药物引起的高血压主要与交感神经活动亢进、肾性水钠潴留、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以及动脉弹性功能和结构改变等因素有关,因此在服用时应格外注意。今天筱青就带大家具体聊聊高血压用药的问题。
01
非甾体抗炎类药物
非甾体抗炎药物具有良好的抗炎、解热、镇痛作用,广泛用于风湿性疾病、炎性疾病、疼痛、软组织损伤等治疗。这类药物能够抑制环氧化酶合成,使前列腺素I2和前列腺素E2的合成和释放减少,导致血管收缩和水钠潴留。
服用非甾体抗炎类药物的高血压患者,在服用非甾体抗炎类药物期间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比较明显,但是血压正常的患者在服用期间对血压影响较小。
02
口服避孕药
口服避孕药是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合剂,其中含有的雌激素成分最易引起高血压,这主要是与其能够促进水钠潴留,使血管内液体向组织间隙转移,减少循环血量从而兴奋交感神经导致血药升高。
03
抗抑郁药物
抗抑郁药物种类繁多,其中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药最易导致血压升高。苯乙肼、异唑肼等单胺氧化酶抑制剂通过抑制单胺氧化酶活性,使儿茶酚胺类物质和5羟色胺蓄积引起血压升高,而丙米嗪、阿米替林等三环类抗抑郁药则是通过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再摄取,从而增加突触间隙的浓度,起到拟交感作用,促使血压升高。
04
免疫抑制剂
免疫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以环孢素最易引起血压升高的症状,由于可以升高肾脏血管内皮素水平,降低肾小球率过滤,同时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和释放,促进血管收缩,从而导致血压升高。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环孢素导致的血压升高可以导致血压昼夜节律紊乱,容易失去正常夜间血压下降规律或者出现夜间血压升高的情况。
05
抗肿瘤药物
紫杉醇、顺铂、贝伐单抗是最易引起血压升高的抗肿瘤药物。这三种药物可以使NO生成减少,激活内皮肽-1系统,与此同时还可以导致急性肾衰竭,升高肾素水平促使血压升高。
06
麻醉药
像利多卡因、丙泊酚等麻醉药由于可以阻断迷走神经,兴奋交感神经,从而易导致血压升高。
对于此类药物引起的血压升高情况,一般停药24小时内血压会逐渐恢复,如血压未得到有效控制时,建议选用钙离子拮抗剂进行降压治疗。
高血压用药原则
没有症状也用药
有些高血压患者虽然血压高,却无任何自觉症状,便以为不用服药治疗。其实,即使是无症状高血压,如果长期不服药治疗,也会使病情加重,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吃药不跟感觉走
许多高血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仅凭自我感觉用药,感觉舒适的时候不测血压,就减量服用或停用降压药物。如果不监测血压而盲目服药,不仅不能控制血压稳定,还会使病情加重,诱发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引发中风危及生命。
联合用药效果好
大约有2/3的高血压患者用一种降压药就可以使血压降至正常;1/5的患者需两种降压药合用,才能使血压降至正常;而另有1/10左右的高血压患者则需三种降压药合用。如果属于后两种情况,而只服一种降压药,血压自然很难降至正常水平,只有联合用药才能奏效。
加大剂量要慎重
对高血压的用药原则是,首先从小剂量开始,并认真观察用药后效果和药物的副作用。如用一种降压药效果不理想时可考虑联合用药。但大剂量用药不可取,虽然大剂量用药能使血压降的多一点,但如血压降的太快,容易引起大脑和心肌缺血,发生意外。另外,药物的副作用也会随之增加。
间断服药有危险
有些患者在服用降压药治疗一段时间后,血压有明显下降或降至正常,便自行停药,结果没有多久血压再度上升。如此这般,不仅使病情加重,还容易使机体对药物产生耐受性,造成难治性高血压,甚至诱发中风。
睡前服药不可取
人在睡眠后,血压比白天下降20%左右。如果睡前服用降压药,两小时后血药浓度达到高峰值,导致血压大幅度下降,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从而使血液中的血小板、纤维蛋白等凝血物质在血管内积聚成块,阻塞脑血管,极容易引发缺血性脑中风。
通过以上分享,相信很多小伙伴学到了很多关于高血压用药的知识,幸福健康从生活做起,欢迎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