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肌缺血 > 心肌缺血危害 > 心梗从来不嫌你年轻,这是一份看了能救 >
心梗从来不嫌你年轻,这是一份看了能救
提醒:点上方↑“灵宝百事通”即可订阅。
春雨医生“70后”创始人张锐10月6日凌晨因心梗去世,享年42岁。去年10月份,张锐接受《创业帮》杂志采访,曾表示他很焦虑,吃不好,睡不好,睡前总担心资金链断。精神上的压力使得他两鬓全白了,从医多年的父亲曾告诫他,这是植物神经紊乱。
夺走张锐生命的元凶“心梗”,全称为“心肌梗死”。过去,一提心肌梗死,大家都认为是“老年病”。而近几年,心肌梗塞正逐渐向年轻群体扩散。专家表示,与老年人心梗相比,年轻人发病更具特色,且更易致命。
什么样的年轻人是心梗的高发人群?心梗发生后如何救治?年轻人该如何预防心梗?听专家告诉你。
受访专家:
医院心内科及心脏中心主任霍勇
首都医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王雷
心梗盯上了年轻人
4猝死率较高
青年人身体的脏器功能较好,按照一般生理规律,他们的心梗发病率应该比老人低。但由于患者甚至一部分医生的重视不够,没有早期发现和预防,很多青年心梗患者就诊时症状已相当严重。这主要与两个因素有关。
一是没有“适应”心肌缺血的过程。经历了血管老化、高血压、心脏病的老人,有一个“缺血预适应”的过程。
他们在平时就可能出现心肌缺血,身体通过建立新的侧支循环和其他代偿方式,已经相对“适应”了这种情况。青年人多没有这个过程,一旦发生心梗,心肌缺血的程度可能更严重,猝死率高。
二是运动时易发生心梗。现在很多青年人喜爱体育锻炼,尤其是跑马拉松、打篮球等剧烈运动,这可能造成不稳定的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引起心梗。
青年人发生心梗,不仅严重损害健康,还会影响家庭幸福,因此,更要做好预防。尤其是秋冬季天气寒冷,心肌耗氧量增加,影响循环功能,肉和油脂的摄入也会增加,这些都是诱发心梗的危险因素。
建议青年人合理安排作息和饮食,不要透支体力,也不要暴饮暴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调整好心态,能很大程度上预防心梗。
心梗救治要闯五道关
“心梗”一旦发作,心脏的血液供应就会突然停止。若不及时抢救,往往意味着一个生命的消逝和家庭的破裂。
临床研究证明,再灌注治疗早期开通血管是降低心梗患者死亡率的关键所在,从发病开始,理想的时间是分钟内。患者一旦出现心梗,每分每秒都有成千上万的心肌细胞死亡,早一分开通,就多一份希望。
令人担忧的是,我国大部分急性心梗患者的再灌注治疗都存在着不同的延误。霍勇介绍,目前我国每年有近70万例心梗发生,但仅约3.5万例获得了及时规范的直接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也就是说,95%的心梗患者没有得到有效救治。霍勇强调,心梗救治,概括来说需要闯五道关。
而患者自己送医有很多弊端:
随意搬动患者或患者自行走动,很可能加重病情,严重时可导致死亡。而打急救电话后,医生会在来的路上指导患者先行自救,运送病人过程中还可进行早期诊治。
医院情况,医院可能没有救治心梗的能力,即使有能力,院方也可能因没做好人员、设备和床位的准备,延误救治。马上拨打医院能迅速启动有针对性的急救绿色通道,赢得救命时间。
第三关保持气道畅通通知急救人员后,若患者之前没有心脏病史或不清楚具体情况,最好不要随便给他服药。应让病人平躺,保持安静,不受刺激。同时尽可能保持通风,让病人得到充分的氧气供应。
发生心梗后,最坏一种情况是室颤,可能导致猝死。如果出现,要保持病人呼吸道畅通,并由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做胸部按压和人工呼吸,防止脑缺氧,造成大脑细胞死亡。
第四关信任并配合医生病人一旦确诊心梗就应马上进行手术,但临床上很多病人家属往往不太配合,迟迟不在手术协议上签字。有的病人家属缺乏对医生基本的信任,一听手术或做支架,就马上怀疑医生是为了多赚钱、多卖药。还有些家庭,要把各种亲属都叫过来一起商量,说好每家出多少钱后才做手术,导致宝贵的抢救时机白白浪费。
因此,为了病人的安危,病人及家属一定要信任医生,配合医生工作,尽快签字,进行手术。
第五关术后必须遵医嘱发生心梗后,患者再次发病的概率是之前的3~4倍。
因此,患者首先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专业的康复治疗,并调整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酒、低盐低脂饮食和科学的运动锻炼。
其次,患者一定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复查,以便早期就能发现相关病变,降低复发风险。
最后,患者还要遵医嘱辅以恰当的药物治疗,用于抗血小板聚集、稳定斑块、控制心率、血脂、血糖及血压,预防心绞痛等。
此外,霍勇表示,心梗救助需要有关部门给予更多支持,建立更有效的急救体系,将心梗的医疗资源配置放在国家急救体系更重要的位置,医院也应更加规范救治流程。媒体应加强心梗宣传,让“医院,拨打;救心梗通血管,相信医生”这个概念深入人心。
还需注意,尽管心梗发病急、病情重,但90%的心梗可以预防。霍勇说,目前看来,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是心梗的主要危险因素,糖代谢异常、肥胖、运动过少、蔬菜水果摄入不足、精神紧张等都会提高心梗风险。上述人群应从调整生活方式开始,积极预防心梗的发生。
健康养生热线
你与别人分享的越多,成功的机会也就越大!
不在于你赢了多少人,而在于你帮助了多少人!
我们认为:行善的最高境界不是施舍,而是引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