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肌缺血 > 心肌缺血危害 > 健康宣教珍爱生命关注健康之急性心肌 >
健康宣教珍爱生命关注健康之急性心肌
为提高公众对心梗严重性与防治重要性的认知,普及急性心肌梗死的规范化救治流程,年,我国首次成立了“心梗救治日”,确定每年的11月20日为“中国心梗救治日”。
年11月20日,是“中国心梗救治日”,寓意有两个:
一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要迅即拨打;
二是急性心肌梗死抢救的黄金时间为分钟。
什么是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肌缺血坏死。在冠状动脉病变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下降或中断,相应心肌严重持久急性缺血所致。
急性心肌梗死的解剖结构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见原因有哪些呢?1.过劳
过重的体力劳动,尤其是负重登楼,过度体育活动,连续紧张劳累等,都可使心脏负担加重,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2.激动
由于激动、紧张、愤怒等激烈的情绪变化诱发。3.暴饮暴食
不少心肌梗死病例发生于暴饮暴食之后。进食大量含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后,血脂浓度突然升高,导致血黏稠度增加,血小板聚集性增高。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形成血栓,引起急性心肌梗死。4.寒冷刺激
突然的寒冷刺激可能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因此,冠心病患者要十分注意防寒保暖,冬春寒冷季节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较高的原因之一。5.便秘
便秘在老年人当中十分常见。临床上,因便秘时用力屏气而导致心肌梗死的老年人并不少见。必须引起老年人足够的重视,要保持大便通畅。6.吸烟、大量饮酒
吸烟和大量饮酒可通过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及心肌耗氧量增加而诱发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又有哪些呢?1.突然发作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
休息活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恐惧或濒死感
2.胃肠道症状
表现恶心、呕吐、腹胀等,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更常见。
3.心律失常
见于75%~95%患者,发生在起病的1~2周内,以24小时内多见,前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下壁心肌梗死易发生心率减慢、房室传导阻滞。
4.心力衰竭
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在起病的最初几小时内易发生,也可在发病数日后发生,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发绀、烦躁等症状。
急性心肌梗死的检查1.心电图
特征性改变为新出现Q波及ST段抬高和ST-T动态演变。
2.心肌坏死血清生物标志物升高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肌钙蛋白(T或I)升高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指标。
3.其他
白细胞数增多,中性粒细胞数增多,嗜酸性粒细胞数减少或消失,血沉加快,血清肌凝蛋白轻链增高。
自我防范和应对常识1.嘱患者定期复查心电图,观察缺血心肌恢复情况;
2.坚持抗凝药物、调脂药物、控制血压药物的严格按时服用,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等自我急救药物随身携带并标明用法以备他人施救方便;
3.以低盐、低脂、低糖饮食为主,戒烟、酒;生活要有规律,避免劳累,保持情绪稳定,注意保暖,防止寒冷刺激;继续坚持康复锻炼,注意休息,保证睡眠,逐步恢复日常活动,生活规律,3个月可恢复部分工作,6个月可恢复正常生活;
4.指导患者及家属学会简单的救护知识,如发现患者可疑心绞痛发作,先给予含服硝酸甘油,无效时先平卧床休息,再每3min~5rain1片硝酸甘油,有条件者给予吸氧同时拔打“”急救,应用担架或平车护送,勿让患者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