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肌缺血 > 心肌缺血危害 > 用中药艾条单灸一穴即可治疗心动过缓,有 >
用中药艾条单灸一穴即可治疗心动过缓,有
窦性心动过缓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心律失常,是心排血量不足所致,通常应用阿托品、麻黄碱、异丙肾上腺素等药物治疗,但长期应用效果不佳,且有明显的不良反应,甚至导致严重的后果。
窦性心动过缓属中医学“心悸”“怔忡”“胸痹”范畴,临床以心悸、胸闷乏力、脉迟或结代为主。心气不足,阳气虚衰是本病的根本。
心为阳脏,心阳得不到温煦,则心气亏虚,心阳不振,鼓动无力,致心脉瘀阻,血脉运行不畅而见脉来迟缓。阳虚则阴寒甚,故见胸闷、气短、畏寒等症。
临床上,很多中医师常灸膻中穴来治疗各种心脏疾病,如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缺血、窦性心动过缓等,现分享一则案例仅供参考~
本组63例,男47例,女16例,年龄33~67岁,病程3个月-6年。
窦性心动过缓伴间歇性Ⅰ度房室传导阻滞32例;
窦性心动过缓伴室早18例;
窦性心动过缓伴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3例。
①心动过缓和心律不齐:心率在平静状态下32~60次/分,伴有不同程度的心律不齐。
②一般表现为头晕、乏力、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失眠等,比较严重的表现为心绞痛、胸闷、气短,轻微活动或情绪不好时诸症加重。
③心电图表现为窦性P波的频率小于60次/分,范围在32~60次/分,P-P间距差值大于0.12s。
④排除运动员、睡眠状态及健康青年人等生理因素。
隔姜灸膻中穴,每次灸7壮,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效果。
治疗期间嘱患者注意休息,保持情绪平稳。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心电图检查心律失常消失,缺血型ST-T恢复正常范围,半年内无复发,计32例。
好转:临床症状缓解,心电图检查心律失常消失或减少50%以上,缺血型ST-T恢复正常或较前有改善,计21例。
无效:临床症状、心电图无明显变化或失访者,计10例。
有效率为84.1%。
膻中穴位居胸部,为气之会穴,为心包募穴,故选用膻中治疗心之疾患。
艾灸具有温散寒邪、温通经络、活血逐痹、回阳固脱的作用。现代研究提示:艾灸通过艾叶中的多种化学成分燃烧后产生的抗氧化物质,附着在穴位处皮肤上,借助灸热再通过腧穴深入体内,使血行旺盛,刺激感觉神经可引起反射,作用于血管、神经可促进新陈代谢。
艾灸膻中穴可以振奋心阳,使血脉运行通畅,脉动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