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肌缺血 > 心肌缺血危害 > 健康科普冠心病的防与治 >
健康科普冠心病的防与治
什么是冠心病?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供给心脏营养物质的血管)发生严重粥样硬化或痉挛,使冠状动脉狭窄甚至阻塞,从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和影响心脏功能的一种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冠心病有哪些症状?
冠心病的症状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和血管分支有密切关系,可产生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甚至猝死。冠心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也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
那我们常说的心绞痛又是怎么来的?
心绞痛是冠心病的典型症状。其特点是阵发性、压榨性的胸骨后疼痛,可向肩背部及左上肢放射。劳累后、饱餐后、寒冷时容易发作,通常持续3-5分钟。可以伴有面色苍白、出冷汗、呼吸困难等。
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景:突然心前区不适、满头大汗、胸闷、憋喘……
我们想要解决问题,肯定需要找到引起胸痛的诱因及病因,这样才能更好避免冠心病。冠心病有哪些诱因?
冠心病如何预防及治疗?
冠心病是一种生活方式病。除了年龄和遗传因素外,其他危险因素大多可以改变:
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将血压、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血脂异常与饮食有关,少吃动物性脂肪;
同时要戒烟、加强锻炼、控制体重,平和心态,疏导不良情绪。
用药预防也是冠心病的疾病管理中的一部分。
冠心病治疗的目的是增加心肌血供,从而减轻或缓解症状,恢复心脏功能,延长患者生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等。一般总结为5个方面:
A: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与阿司匹林(Aspirin)。
B:β阻滞剂(β-blocker)与控制血压(Bloodpressurecontrol)。
C:戒烟(Cigarettequitting)与降胆固醇(Choles-terol-lowering)。
D:合理饮食(Diet)与控制糖尿病(Diabetescontrol)。
E:运动(Exercise)与教育(Education)。
疾病最好的就是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我们科普一些常识最重要的是早期发现及预防!
怎样早期发现冠心病?
当你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下列现象时,应提高警惕,及时求医。
(1)劳累或紧张时突然出现胸骨后或左胸部疼痛,伴有出汗或放射到肩、手臂或颈部。
(2)体力活动时有心慌、气短、疲劳和呼吸困难感。
(3)饱餐、寒冷、看惊险影片时感心悸、胸痛。
(4)在公共场所或会场中,或上楼爬山时,比自己以前,特别比别人容易感到胸闷、心悸、呼吸不畅和空气不够。
(5)晚间睡眠枕头低时,感到憋气,需要高枕卧位:“熟睡或恶梦过程中突然清醒,感到心悸、胸闷、呼吸不畅,需要坐起后才好转。
(6)性生活时感到心跳、心急、胸闷或胸痛不适等。
(7)长期发作的左肩痛,经一般治疗反复不愈。
(8)反复出现脉搏不齐,过速或过缓。
我们有了初步认识,学会如何早期发现,关键的一步就是如何采取预防措施!
冠心病预防措施如下:
1、注意保暖,以免气温低时着凉,外出时尤其要注意头部与四肢的保暖,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2、要积极防治感冒、气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避免加重心脏负担,促发冠心病发作。
3、注意生活规律,宜早睡早起,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熬夜,要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精神刺激。
4、加强身体锻炼,适量运动,如户外散步、太极拳等。但遇有骤冷、大风等天气变化时,要在室内活动,按照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着。
5、注意饮食调养,宜清淡饮食,避免过咸、过甜、油腻食品,多食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同时还要注意,勿食过饱,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6、积极防治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严格控制血压、血糖、血脂水平。
7、除坚持服用冠心病的常用药物外,备好保健盒,氧气等急救药品。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它的发展常常与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缺乏体力活动、糖尿病及其冠心病家族史有关。而消除冠心病的危险因子是预防其发病的有效方法。
合理营养:合理的营养习惯是预防冠心病的重要措施。具体如下:
1、稳定粮食类食物的摄入量,保持“五谷为养”的优良传统。
2、适当补充动物类食物,并增加大豆类食品的摄入量,改善大豆中蛋白质的数量和质量,但要防止摄入量过剩。
3、改变以猪肉为主的动物性食物结构,增加禽类、水产品和乳类的摄入量。
4、保证蔬菜、水果的摄入量,同时增加植物纤维的摄入量。
5、严禁暴饮暴食,尤其是晚餐不宜过饱,以免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编辑:肖永生
审校:赵柯心
高灵灵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