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肌缺血 > 心肌缺血饮食 > 幸福院middot健康资讯心力衰 >
幸福院middot健康资讯心力衰
心力衰竭,很多人一听可能第一反应就是,心脏罢工了;其实,他的意思是心脏供血功能没有健康的心脏那么好了。心衰并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可怕,当然也不是说可以不重视它,毕竟如果不及时治疗,它还是会夺取去人的生命。
1心力衰竭究竟是什么?心衰全称心力衰竭,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心衰为慢性心衰,下面就带大家全面认识下慢性心力衰竭(下面简称:心衰)。心衰严格来讲,并非一种疾病,而是一种病变的生理状态,多种原因造成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发生异常改变,影响心脏泵血的量,使其不能满足各组织代谢所需,然后一直进行性的病变,只要发生了,哪怕未来不再继续损害,依然会逐渐恶化、发展。
心脏就像一个“水泵”,不停地以5-6升/分的速度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当心脏负荷加重或心肌损伤时,心脏的“泵血功能”会降低。心力衰竭也称心功能不全,是心血管病发展到了严重的阶段,心脏的泵血功能衰退,就像弹性减退的“皮球”,输出血量不能够满足身体代谢的需要,器官和组织中的血液也不能顺利回流到心脏,产生一系列缺氧和淤血的临床综合征,这种状态就叫做心力衰竭。
2心衰有什么危害?心衰死亡率与癌症相当,约20%的心衰患者在确诊后1年内死亡;约50%的心衰患者确诊后5年内死亡。70岁以上老人中,每10个人可能就有一个人患有心衰。心衰是一种进展性疾病,还会出现了一系列心脏结构和功能性改变,由此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乏力、水肿(尤其下肢)等表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3哪些人群容易发生心衰?冠心病是心衰最常见的病因;高血压是心衰的主要危险因素。如果您有冠心病或者高血压,平时应该多量血压,定期做心电图检查,多注意心脏保健。
糖尿病,肥胖,代谢综合症患者,也是心衰的常见病因。平时多注意清淡饮食,控制体重,少吃多餐,因为饱餐也有可能引起心衰。
有心脏毒性药物史、风湿热病史、心肌病家族史等,这些都是心衰的高风险因素。有专家表示,心力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疾病,是因为各种心脏结构性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和(或)射血而产生的一组综合征。其症状伴随着呼吸急促,咳嗽时痰呈现泡沫状,同时也可能会有腹胀、腹痛、食欲不振、夜尿频繁、难以入睡、意识模糊、记忆力减退、疲乏等表现。在全球就已经有10.3百万人患有此病,有调查显示,心力衰竭病人多在35-75岁的年龄阶段,但多发于老年群体中。
4心衰的诱因导致心衰的原因有很多,感染、药物、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剧烈运动、饮食过度、饮水过多、甲亢、贫血、肺栓塞、心脏类疾病、酗酒、出血、电解质紊乱等一系列原因均可使心功能受损,导致心衰的发生。
5心衰的临床表现呼吸困难、疲劳、液体潴留是心衰的特征性症状。
呼吸困难依据程度轻重依次表现为劳力性气促、高枕卧位、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静息时气促和急性肺水肿。体液潴留可表现为下垂性水肿、浆膜腔积液。但是鉴别上述症状,特别是在老年人、肥胖者和妇女中尤为困难。不同观察者对心衰患者有无症状的判断的一致性较低,至少在心肌梗死后数天内如此。
外周水肿、静脉压升高和肝大是体循环静脉系统淤血的特征性体征,外周水肿和肝大并不特异,而颈静脉压力测定通常较为困难,而且很多患者即使是证实有心衰、甚至是严重的心衰也确实不存在颈静脉压的升高。
6心衰的分级NYHA心功能分级
Ⅰ级:患者有心脏病基础,但体力活动往往没有太大限制,一般烈度的体育运动及活动不会引起异常症状。
Ⅱ级:患者有心脏病基础,对体力活动有轻度限制,静息时没有异常,但如果进行一般烈度的体育运动及活动会引发疲劳、心悸、气喘、胸痛等症状。
Ⅲ级:患者有心脏病基础,其体力活动明显受到限制,静息时没有异常症状,一旦进行轻微活动,即可出现疲劳、心悸、气喘或胸痛等症状。
Ⅳ级:患者有心脏病基础,无法进行体力活动,哪怕是静息也会出现心慌、胸痛等症状,一旦进行任何体力活动,都会使症状加剧,出现危险。
7心力衰竭怎么治疗?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主要是对症治疗,改善心衰的症状来提高工作生活质量,大大降低致残率与死亡率。在一般情况下,心力衰竭的主要治疗措施大概有这几个方面:01丨一般治疗:
主要是预防呼吸道疾病,尤其是在容易爆发流行性感冒的冬春季节,可以提前注射流感和肺炎疫苗来进行预防,另外保持低钠低脂饮食,若是重度心衰患者严控水的摄入量。
02丨运动训练:
鼓励慢性且稳定的心力衰竭患者做一些适度的运动,以轻柔和缓的运动为主,只要不出现心衰症状即可。
03丨药物治疗:
比如利尿剂,对有水肿的心衰患者,服用利尿剂是有一定好处的,这可以改善心衰患者的心功能、症状以及运动耐量。β受体阻滞剂或ACEI,β受体阻滞剂和ACEI对慢性稳定性心衰患者有效果,但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期患者不宜用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药物,血管扩张剂等,具体根据医生查体得出。
心力衰竭注意事项
1、一般情况下,轻度的心力衰竭患者,需要限制某些体力活动,要以比较轻柔的、和缓的活动为主,比如散步等;而重度的心力衰竭患者,则以卧床休息为主,等到心功能得到改善后,再适当下床活动,以避免下肢血栓的形成和肺部的感染。
2、在饮食方面,应该减轻胃肠道的负担,建议控制液体和脂肪的摄入,而且要有一个低钠、低热能、低蛋白的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以及多吃含钾丰富的食物及水果,比如土豆、紫菜、油菜、西红柿、牛奶等,也要少吃多餐,适当控制每日进食的总量,此外,也要忌食腌制食品及刺激性强的食品,禁止抽烟喝酒,也不喝咖啡和浓茶等。
3、在药物方面,患者应该严格按医嘱服药,不能随意改变药物的用法和用量;另外,如果身体有感到腹泻、发热或其他病情变化时,一定要及时就医,寻找专业意见与治疗。
心力衰竭是一种不断发展的疾病,也是一种难以治疗、却可以预防的疾病。一般防治的重点,是做好预防或早期干预,早期对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等进行调控,减少心衰的发生,也阻止心衰的进一步恶化,但一旦发现已是心衰中后期,一定要配合医生的指导与治疗。
来源:眉州长者健康卫士
社区养老服务宣传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区,曾创造县域经济发展的“南海模式”。年“佛山市南海区养老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专项试点”被确定为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