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为何更容易突发心梗

导读:很多人都知道心肌梗塞的主要发病人群是老年人,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中年人更容易得心肌梗塞,那么为什么中年人会得心肌梗塞呢?关于心肌梗塞的常识请看详细的介绍。

《化芊中医》辩证治疗:1.失眠症、焦虑症、抑郁症及更年期综合症。2.心脑血管病及并发症: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症、糖尿病、冠心病、脑梗等。3.肠胃病: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黏膜白斑、胃溃疡、食道返流性胃炎、结肠炎、结肠溃疡等。4.妇科病:月经不调、不孕症、多囊卵巢及慢性炎症、气血不足等。5.皮肤病:荨麻疹、湿疹、痤疮等。6:颈肩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退行性关节炎等。

刘化芊:中医主任医师;山西省营养协会顾问、首席专家

很多人认为,急性心梗或猝死是老年人的“专利”,其实中年人更易突发急性心梗或猝死。心肌梗死正在成为危害中青年健康最危险的“杀手”之一,在心肌梗死患者中50岁以下的人约占了40%。

中年人为何容易突发心梗?

中年人会面临众多来自工作和生活上的压力,这些压力会使人产生身心疲劳。其次,不少中年人整日忙于工作、生活,忽视体检、保养和适当休息,身体长期处于透支状态。第三,很多中年人有喜吃油腻、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嗜酒等不良饮食习惯,还有熬夜、睡懒觉、极少运动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第四,一些中年人本身就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症、糖尿病等诱发心梗的危险因素。第五,由于平时没有什么感觉而忽略了平时保养治疗!等有了症状往往来不及救治!

九种因素诱发”心梗“

研究显示,90%以上的心梗是由血脂异常、吸烟、糖尿病、高血压、紧张状况、水果蔬菜摄人不足、缺乏运动、腹型肥胖、过度饮酒等危险因素诱发。由此可见,绝大多数情况下的“心梗”是可以预测和预防的。

心梗发生前的五个踪迹:

临床中并非所有的“心梗”发作都有先兆,但通常会有50%-80%的人在“急性心梗”发作前会有一些预警的先兆症状,一般发生先兆的时间为1—2天或更久。若加以留意,事先发现先兆症状的踪迹,及时就医就可有效避免身陷“心梗”危机。

1、夜间或休息时胸痛

当休息时或夜间发生心前区疼痛,则要高度怀疑“心梗”发作,一般夜间或休息后新发生的心绞痛,都是“心梗”发作的先兆。

2、心绞痛症状加重

既往患有心绞痛的人,若是近1个月内,心绞痛症状逐渐加重或胸痛次数比以前频繁,胸痛的程度越来越重,胸痛的范围更大,持续时间更长,也需高度警惕“心梗”发作。此外,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胸痛症状在15-20分钟内不能有效缓解时,也要警惕“心梗”出现。

3、无明显诱因的胸痛

既往虽患有心绞痛,均能找到明显的诱发因素,如劳累、激动等,但如果在没有明显诱因的安静状态下,也有胸痛症状出现,同时还伴大汗淋漓、呕吐、恶心等情况时,需及时就医。

4、突然的心慌憋闷

出现了以前从未出现过胸闷、乏力、心慌症状,或在活动时出现心慌、气短等现象或症状加重,并有逐.渐加重的趋势时,也需即刻就医。

5、与劳累有关的其他部位疼痛

躯体疼痛的现象与劳累、激动等有关联,有可能出现在上腹痛、牙痛、下颌痛、左肩臂痛、后背痛等,也要加以重视。此外,中老年人,若突然出现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等问题时,又不能用其他疾病或原因解释时,也要高度警惕“心梗”来袭。

心梗发作“时间就是生命”

心肌梗死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高,所以预防心梗刻不容缓。在心梗发作时,患者在舌下含服"速效救心丸、"嚼服三片到四片阿斯匹林毫克。不要随意搬动病人、半卧位!同时拨打急救!最快30秒起效,能缓解心慌、胸闷、胸痛、气短等不适症状,减少危险事件的发生。而坚持长期服用则能起到保护血管内皮、改善心肌缺血、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稳定易损斑块、促进血管新生,实现“药物促进心脏自身搭桥”的作用。很多中药促进缺血心肌血管生长,建立能够有效供血的侧支循环,达到恢复缺血心肌血供、改善患者症状和预后,也可以形象地称它为“药物搭桥”。

预防心梗,必须“持久战”

在心梗防治上,必须坚持“持久战”。特别对忙于工作的中年人,如果已经患上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等病症,长期规律地药物防治尤为重要。中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做好疾病的自我保健和预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定期复查,有异常情况及时到院就诊。

不少中年人发生急性心梗,是由于对冠心病治疗不重视,平时又没有不舒服的感觉。心脏血管由正常到狭窄一般需要10年到20年的过程,发展过程中往往没有什么感觉;当血管狭窄到75%时候才会有感觉。之前出现不稳定性心绞痛时未及时又未进行干预治疗,最终引发出心梗。因此,患有冠心病的患者要特别注意,一旦出现胸前部疼痛,持续不缓解或反复发作等情况,必医院诊治,一般做个心电图检查即可发现。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中最重要一点就是要在第一时间就诊,心梗病人有命系6小时之说,就是指患者最好在发病6小时内就诊并及时接受心脏介入急救,此举可显着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患者的康复质量。但中医更重视治"未病"、血管早期中药西药综合调治、胜过堵了在治!

生活上注意

要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的时间,合理安排膳食,适当地控制食盐和脂肪的摄入量,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茶、咖啡尽量不饮,因为其中的茶碱和咖啡因会使心率加快,加深心脏负担;晚上饮用还会影响睡眠,间接影响心脏。应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肥猪肉、动物内脏等,多进食新鲜蔬菜、水果及一些海产品如海鱼、海带等;不宜饱餐,每餐以七八成饱为宜,过饱会使大量血液集中在胃部,心肌供血减少,心脏工作负荷加深、也容易诱发心绞痛、心梗!

1、心肌梗塞饮食食物细软少食多餐

由于心肌梗塞患者的泵血功能低下,导致胃肠粘膜功能减弱、瘀血,消化功能不良、食欲不振、消化液分泌减少。所以,平时要吃易消化、半流食的软食,同时,一日进餐4-5次,不易过多。否则会由于腹部胀满,腹腔器官血流相对增加,反射性地使冠状动脉血流相对减少,易诱发心律紊乱、加重心肌梗塞的程度、心力衰竭、心绞痛、严重还会引起猝死。

2、低胆固醇、低脂肪饮食

日常饮食应以玉米油、菜籽油、芝麻油、花生油、豆油等作烹调用油。上述植物油不含胆固醇、为不饱和脂肪酸、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应避免食用含胆固醇高的动物内脏、过多的动物脂肪、同时宜多吃豆制品。每日胆固醇的总摄人量应控制在mg以下。

3、限制食盐

心梗患者要限制食盐,钠摄人过多,就能增加血管对各种升高血压物质的敏感性,引起细小动脉痉挛,使血压升高。钠还有很强的吸收水分的作用,食盐过多,可使血容量增加,从而直接增加心脏负担。所以,心肌梗塞的患者每日食盐量不应超过4g。









































北京有没有专业看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好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foxkr.com/wadzz/1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