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痛信号早知道

近日,《巴啦啦小魔仙》凌美琪扮演者孙侨潞疑似心梗猝死的消息登上热搜。在感慨生命脆弱的同时,鹿鹿的猝死也给年轻人敲响警钟——心梗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在我们的常识中认为,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这些心血管疾病往往和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老年病”如影相随,与年轻人相去甚远。然而,根据卫生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从年到年,25岁以上人群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特别是35到44岁人群的发病率上升幅度最大——三年中增加了31.8%。年,另一项研究总结了56例发病年龄≤30岁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将其与一般人群(同年龄段、性别匹配但排除冠心病)对比显示,前者具有更高的吸烟比例和高血脂比例。专家告诉我们,中青年出现心肌梗死的比例正在逐年增加。和老年人相比,年轻人发生心肌梗死通常迅速且症状凶险,多无先兆不适而突然发病,容易出现致死性心率失常,早期猝死率也相对较高。心肌梗死或者心肌梗塞,简称心梗,其致病原因是供应心脏的血管(冠状动脉)在粥样硬化狭窄的基础上斑块破裂,所形成的血栓堵塞血管,导致心肌缺血坏死。而心肌梗死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逆。

心肌梗死的不典型征兆

有些心肌梗死的发病并没有明显的征兆,可能表现为嗓子痛、上腹痛、牙痛或者双下肢痛,这些不典型的征兆,更要小心。

1.嗓子痛

大多数情况下,嗓子痛绝大部分都是由感冒或者慢性咽炎引起的,但是心脏引起的嗓子痛和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嗓子痛是不一样的。

2.上腹痛

上腹的位置位于我们可以摸到的两个肋功下对的这个地方。

3.牙痛

专家告诉我们,对于得心梗的病人来讲,相对于嗓子痛,出现牙痛的情况更为多见。

4.双下肢痛

一般的疼痛,比如关节疼,往往是静止的时候最疼,或者是一开始活动的时候疼,活动活动就不疼了。而心脏的原因引起的双下肢疼痛往往是你越动越痛,你一休息就会有所好转。

专家告诉我们,冠心病中有一种类型叫做“无症状心肌缺血”,就是有些人得了心肌梗死却一点症状都没有,这是很可怕的,在猝死里边这种情况占大多数。

如何预防心梗

1.七八分饱、清淡饮食

控制肥肉、动物内脏等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的食物。每天每人不超过6克盐,适当吃蔬果、杂粮、坚果。

2.排便不过于用力

为保证大便通畅,适当多吃新鲜果蔬和粗粮,多喝水、适量运动。

3.运动量力而行

最好进行快走、慢跑等温和的有氧运动,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半小时左右为宜。

4.释放压力、少熬夜

及时把烦恼等不良因素发泄出来。心情紧张时,自然站立,闭上双眼,做深呼吸有助放松身心。保持情绪稳定,切记少熬夜。

5.注意保暖

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添衣物。外出时应做好保暖,保护头部、手部、脚部。回到室内也不能急着脱掉衣服,尽量减少血压的波动。

如何面对心梗

牢记两个“”

心梗的黄金救治时间是分钟;

应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冠心病最常见的原因是粥样硬化,如此凶险的动脉粥样硬化,我们在日常生活预防心梗发生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预防及控制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2.合理饮食减少脂肪摄入;3.科学运动;4.配合宽胸理气用药(如复方丹参滴丸、麝香保心丸);5.定期复查。

中医有妙招

中医治疗上,讲究动脉粥样硬化属中医学“血瘀”“痰浊”等范畴,治疗多有以下方法:

1.活血化瘀

中医将血液的高凝状态、中医将血液的高凝状态、舌质青紫等称为血瘀证。有药理实验提示多种活血化瘀药具有抗动脉硬化作用,常用的如三七,可以阻止实验动物肠道对脂质的吸收,有降甘油三酯及胆固醇作用,从而减轻动脉粥样硬化沉着。另外山楂、丹参、川芎、西红花等也有抗动脉硬化作用,日常可在中医师指导下适量使用预防心脑血管病变,但过量服用又用破血破气之虞。

2.降浊化湿

常说的祛痰降脂法,脂质代谢异常是导致动脉硬化形成的重要因素,中医将高脂血症归属为痰浊证,多予化痰降脂、利水渗湿等方法治疗。

3.扶正补虚

脾胃功能不足,水谷精微运化失常可化为痰浊,阻于血脉,亦或是肾气渐衰,水气通调失常,血失畅行,瘀滞于脉道,都可形成高脂血症。扶正补虚法针对脏腑亏虚之证,而多采用具有补气养血、健脾益气、滋养肝肾等作用的方药,有利于抗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与发展的扶正补虚类中药有淫羊藿、当归、何首乌、黄芪、党参、白术、灵芝、蜂胶等,使用前需要辩证治疗,分清类型。

参考资料:

[1]科学|急性心梗死真的正在年轻化?答:是的,尤其是男性.中国新闻周刊




转载请注明:http://www.foxkr.com/wadzz/139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