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的原因及防治

心血管疾病的原因及防治

1

1

1

心脑血管疾病是指由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其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九种危险因素。

01

高血压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最大的独立危险因素,超过半数的心脑血管病发病与高血压有关。高血压是指动脉血压超过正常值的异常情况。血压升高容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进一步损伤心脑血管、肾脏、大动脉等,增加冠心病的发病率。

高血压的发生因素有以下。

(1)年龄与性别?

高血压病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据国内资料,40岁以下的发病率平均为3.4%,40~49岁为10.2%,50~59岁为17.2%,60岁以上为24.1%。男性高血压病患病率6.96%,女性为8.4%,女性高于男性。一般来说,在35岁以前男性患病率略高于女性,35岁以后则女性高于男性,这可能与女性的妊娠与更年期内分泌变化有关。

(2)劳动性质

不同的职业人员,高血压病的发病率有很大差别。高度集中注意力工作的人,长期精神紧张和长期经受噪声等不良刺激的人易患高血压。有关资料显示,脑力劳动为主者发病率达7.78%,体力劳动者达4.68%,而从事神经紧张度高的职业如司机、售票员,其高血压病患病率高达11.3%左右。

(3)肥胖或超重

许多流行病学资料都说明肥胖者患高血压的机会比正常人高2~4倍,减轻体重血压往往会随着下降。若体重超过标准体重15%,应考虑减肥。

(4)妊娠高血压史?

女性高血压病患者常有妊娠高血压史。据国内报道,有人统计人中有妊娠高血压病史者为人,发病率为39.06%。

(5)遗传

?

许多资料说明高血压病与遗传有一定关系。

(6)饮食、嗜好

有关资料表明,饮食性质与高血压病的发病有一定关系。进食肉类食品较多的人,其发病率较高,如不吃肉的48人,偶尔吃肉的人,常吃肉的人,其发病人数分别占总发病人数的4.6%、43.5%、52.9%。而饮酒、吸烟等嗜好与高血压病发病率的关系,各地报告不太一致。

(7)食钠盐过多?

食盐量过多易引起高血压病,国内外有较多报道。研究人员发现,北极的爱斯基摩人与太平洋一些岛上的土著居民,很少吃盐,几乎找不到高血压病人。我国凉山彝族食盐量也较少,高血压患病率是全国最低的,而西藏拉萨的藏族因有饮盐茶的生活习惯,高血压患病率在全国最高;我国北方居民食盐量多于南方,因此高血压患病率也显著高于南方。?

(8)药物

??

女用避孕药、激素(强的松、地塞米松)、消炎止痛药如消炎痛以及中药麻黄、甘草等均有升压作用,因此高血压病患者在应用上述药物时要注意。

02

高血脂

正常人体内的脂类物质的吸收、产生与消耗、转化维持动态平衡,所以血脂含量基本恒定不变。当它们中的一项或多项超过合适水平时,便是高脂血症了。高血脂长期得不到控制,就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这样血液中就会有大量的脂质沉积,导致血流异常,长此以往,还会沉积在动脉血管内皮上,长期黏附在血管壁上,严重损害动脉血管内皮,久而久之,形成血管硬化,极易出现血管破裂出血,对人的生命健康构成威胁。

哪些人易得高血脂:?

有高血脂家族史者;体型肥胖者;中老年人;长期高脂肪、高糖饮食者;绝经后妇女;长期吸烟、酗酒者;习惯于静坐运动少的人;生活无规律、情绪易激动、精神处于紧张状态者;肝肾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者。

03

高血糖

血液中长期持续性的高血糖会对动脉血管的内皮细胞以及连接细胞的介质造成“侵蚀”,致使血管内皮细胞坏死脱落,细胞间的联结被破坏,血管壁变得坑坑洼洼,就在内皮受损的部位上,血脂、血小板等凝结集聚,变成了附着在血管壁上的斑块,使动脉血管变硬,并且越来越狭窄,阻碍血管血液供应,从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04

肥胖

肥胖者的体表面积比正常人增大,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血流量均比正常人增加,伴随而来的就是每搏输出量和心搏出量的增加,从而加重了左心室的负荷。体重的增加以及进行体力活动时,左心室舒张末容量和充盈压增高导致心脏前负荷加重,从而引起左心室肥厚和扩张。再加上大多数的肥胖者都有高血压病史,全身血管阻力增加,导致左心室进一步扩张,心肌需氧量增加。因此,肥胖者易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冠心病时容易发生心肌梗死和猝死。

05

吸烟

吸烟者比不吸烟者发病率高得多,在每天吸烟20支以上的人中,冠心病的发病率为不吸烟者的3.5倍,冠心病、脑血管病的死亡率为不吸烟者的6倍,蛛网膜下腔出血多3~5.7倍。在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中,吸烟占第一位。烟碱可促使血浆中的肾上腺素含量增高,促使血小板聚集和内皮细胞收缩,引起血液黏滞因素的升高。

06

年龄

很多人的心脑血管病风险从40岁就开始“蠢蠢欲动”了,近年来更是有了年轻化的趋势。另外,女性从45岁左右开始进入更年期,体内对心脏有保护作用的雌激素水平开始下降,尤其在绝经期后,心脏病风险更是明显增加。

07

贪凉

到了夏天有些人喜欢洗冷水澡、喝冷饮,吃冷食,洗冷水澡,但是,在炎热的夏季,当身体突然遇冷,就会导致体内的血管骤燃收缩,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导致冠心疾病患者出现心绞痛、心衰患者出现感染心衰、心脑血管患者甚至严重的还可能会出现晕厥、猝死等危机

08

大量出汗

天气热,皮肤、呼吸道中的水分蒸发和排出速度加快,加上人大量出汗,体内水分丢失会增加,若没有及时补充水分,血液就会变黏稠,流速变慢,血栓会不知不觉形成,进而诱发心绞痛、脑血栓、心肌梗死和缺血性中风等疾病。

09

遗传

医学上认为,如果父母或祖父母有心脑血管疾病,子女患病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1

2

1

我国目前2.9亿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并不能根治,所以懂得如何预防才是心血管疾病最好的治疗方法。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根本。

一、

饮食方面

1

调查显示,人们粗粮的摄入不够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我们要适当增加对粗粮的摄入。粗粮中含有多种蛋白质和亚油脂,对预防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有着很好的效果。

2

严格控制对肥肉、动物内脏、红肉的摄入,可以吃点鸡肉,多吃一些鱼肉,特别是海鱼,它富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可以改善脑部血液循环,起到预防冠心病、血栓和中风。

3

全面地摄食蔬菜水果,不挑食,好处大家都懂的。

以下为几种推荐蔬果:

玉米富含脂肪,其脂肪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亚油酸的含量高达60%以上。有助于人体脂肪及胆固醇的正常代谢,可以减少胆固醇在血管中的沉积,从而软化动脉血管。

苹果富含多糖果酸及类黄酮、钾及维生素E和C等营养成分,可使积蓄于体内的脂肪分解,对推迟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发作有明显作用。

大蒜含挥发性辣素,可消除积存在血管中的脂肪,有明显降脂作用,是主治高血脂症和动脉硬化的良药。

海带中含有丰富的岩藻多糖、昆布素,这类物质均有类似肝素的活性,既能防止血栓又有降胆固醇、脂蛋白、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洋葱含有一种较强血管扩张作用前列腺素A,它能舒张血管,降低血液黏度,减少血管的压力,同时洋葱还含有二烯丙基二硫化物和含硫氨基酸,可增强纤维蛋白溶解的活性,具有降血脂、抗动脉硬化的功能。

茄子含丰富的维生素P,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有软化血管的作用,还可增强血管的弹性,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防止毛细血管破裂,对防止小血管出血有一定作用,降血压。

茶叶含有茶多酚,能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血脂,缓解血液高凝状态,增强红细胞弹性,缓解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经常饮茶可以软化动脉血管

4

限制摄入的油量,以植物油为主,少吃动物油。植物油中含有的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可以促进胆固醇的代谢。

5

对每日的盐的摄入要严格把控。

二、

生活习惯方面

1

多运动,不要养成久坐不动的坏习惯。坚持有氧运动,调查显示挥拍运动、游泳、有氧体操是最能降低死亡率的运动。每周锻炼3到5次,一次时间不超过一个小时,这样可以增加我们血红蛋白的数量,增强心肺功能。

2

戒烟真的很重要,它也是造成心血管疾病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foxkr.com/wadzz/125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