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什么情况下,急性心肌梗死心电

北京治白癜风的医院哪家最好 http://pf.39.net/bdfyy/
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阻塞,使被供血处的心肌发生严重而持久的缺血、损伤、甚至坏死等病理变化。心电图不仅可以确定有无心肌梗死,而且可以确定梗死的部位、范围、病期及演变过程,判断预后,指导治疗。01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冠状动脉发生闭塞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电图上可先后出现缺血、损伤、坏死3种类型。1.“缺血型”改变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后,最早出现的变化是缺血性T波改变。通常最早出现在心内膜下肌层,使对向缺血区的导联出现高而直立的T波,若缺血发生在心外膜下肌层,则面向缺血区的导联出现T波倒置。缺血使心肌复极时间延长,引起QT间期延长。2.“损伤型”改变随着缺血时间延长,缺血程度进一步加重,主要表现为面向损伤心肌的导联出现ST段抬高。3.“坏死型”改变进一步的缺血导致细胞变性坏死,坏死的心肌细胞丧失电活动,该部位心肌不再产生心电向量,而正常健康的心肌细胞仍照常除极,致使产生一个与梗死部位相反的综合向量。02急性心肌梗死的“正常”心电图大部分AMI(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超急性期和急性期做一系列心电图检查时,都能记录到典型的心电图ST段及T波的动态变化,但这种典型的AMI心电图表现仅占AMI总数的60%~70%,另有30%~40%的AMI心电图变化不典型或呈阴性,临床上容易漏诊或误诊。1、梗死面积小:小于左室心肌3%,梗死厚度不足左室壁50%,心电向量太小不足以在仪器中被检测出来。2、心肌多处或对应性部位发生梗死:因梗死向量相互抵消,导致出现无病理Q波的心电图。3、同一部位再次发生心肌梗死:即急性再发心肌梗死,此类患者既往有明确的AMI病史,心电图在相应部位出现病理性Q波和(或)T波倒置的基础上,因大部分心肌已发生坏死,血管再次闭塞时尚存活的心肌较少,产生的损伤电流也较小,心电图可出现T波假性正常化或ST段及T波升支可仅呈弓背向上型改变但并无ST段抬高。4、坏死心肌受多重冠脉供血:如果其中一支冠脉闭塞,如闭塞的冠脉较小,心电图可仅表现为ST段及T波升支呈弓背向上型改变;如闭塞的冠脉较大,可能表现为ST段抬高,但抬高的幅度较小。5、AMI伴心包积液:此时ST段的抬高呈弓背向下型,超声心动图检查可发现心包积液征。6、AMI和预激综合征:两者均影响QRS初始向量,正向δ波可掩盖坏死性Q波,负向δ波酷似心肌梗死。预激综合征继发性ST-T改变可掩盖和影响心肌梗死ST段抬高的形态,给AMI的定位诊断带来干扰。7、局限性高侧壁梗死:有时I、aVL不出现Q波。须将V4-V6上移1-2个肋间才出现Q波。8、前壁AMI合并束支阻滞:前壁AMI合并右束支阻滞时,由于V1、V2导联原发性ST-T改变被继发性ST-T改变所抵消,当发生AMI时早期抬高的幅度会减轻,只有QRS波群的变化和R波电压的减低。而AMI合并左束支传导阻滞时,可使右前胸甚至右中胸导联(V1-V4)出现Q波或QS型,并由于ST-T原发性改变也被继发性ST-T改变抵消,而不表现损伤型的ST-T抬高,从而掩盖了AMI的心电图改变。9、梗死部位特殊:左回旋支闭塞50%病例常规12导联心电图无改变,单纯后壁心梗、右室心梗常规12导联心电图可无明显改变。10、记录时间过早:AMI超急性期心电图变化约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发生,因时间短,还没出现缺血、损伤与坏死全部指标,这时ST-T可无特异性改变。03AMI“正常”心电图的防范所以,为提高对AMI的及时正确的诊断,减少漏诊、误诊,一定要依靠相应的临床表现,以及心电图、血清酶等全面的分析,做出最后诊断。当患者出现面色苍白、恶心、恐惧感、持续剧烈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服用硝酸酯类药物不能缓解等症状时,要时刻注意观察患者体貌特征。对于具有典型AMI临床表现的患者,若首次心电图为正常,不要掉以轻心,还要及时多次的记阿录心电图,将多次的心电图进行比较,观察细微的改变,以防突发情况。要及时送检患者血液样本,检测血清心肌酶是否升高,是否符合AMI的演变规律,以便于及时鉴别诊断。编辑:梁莉责任编辑:吕娟璧监制:吴宗医院宣传部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oxkr.com/wadwh/143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