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健康管理个人调理攻略之饮

饮食原则,注意适度渐进

总的原则:少量多餐,减轻心脏负担,容易消化,保证大便通畅。

心梗后1~2天内,或严重并发症急性抢救期,可流质饮食。

患者病情平稳后,从第3天起开始进少量低盐、低脂的半流食,如稀饭、玉米粥等。饮食以清淡为宜,应忌食生冷。

病情稳定期及康复期,选择低脂、富含纤维素、易消化的饿食。不宜过度饱餐,特别是饱食高脂餐,因为这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促发因素。由于胃肠道的负担增大,心脏负荷增大,特别是饱食脂餐后,血脂水平骤增,血液粘度增大,血流速度减慢,易致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导致冠脉堵塞,诱发梗死后心肌缺血或引起再梗死。饱餐后淋浴使皮肤微循环开放,心脏负担增加,机体处在应激状态,增加心肌耗氧量促发心肌梗死.尤应注意。

下图是美国营养学会推荐的饮食盘子,增加了蔬菜和水果的量,减少脂肪的摄入量。

调摄情志,保持心理平衡。

情志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7种情绪上的变化,是人体对外界刺激产生的正常反应,中医统称之为“七情”。当机体受到突然、强烈或过于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其能调节的范围,从而导致脏腑功能紊乱,气血阴阳失调,气机逆乱,导致疾病发生或促进其病情发展,即“七情内伤”。

按照中医治病必求其本的原则,当然也需通过情志干预来调畅情志,从而达到气机条畅。清代的喻昌在《医门法律·心志》中提到:“居处安静,无为惧惧,无为忻忻,宛然从物而不争,与时变化而无我,则意志和,精神定,悔怒不起,魂魄不散,五脏俱甯,邪亦安从奈我何哉”。

《素闻·上古天真论》所阐述的“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情志自调的基本内涵和精髓。恬淡虚无,虚静守神的关键是保持思想上的“恬淡虚无”。“恬淡”是安静,“虚”是虚怀若谷,心地宽广,“无”是没有妄想和贪求。也就是要淡化名利,节制嗜欲,摆脱各种世俗和情感纠葛,以达观处世的态度保持心境的安宁清静。

人们的心常处于动而难静的状态,欲望本是人之天性和常情,但如果唯名利是务,孜孜以求,患得患失,嗜欲无穷,必致心神躁动,耗损精神,势必导致逆乱气机,伤害脏腑,轻者致病,重则折寿。因此,历代医家都将“养静为摄生首务”,而恬淡虚无则为静心养神的重要思想修养准则。

运动目标,量力循序渐进

为安全起见,目前临床常用的心脏康复方案多主张患者绝对卧床1-3天,而后才开始床上被动肢体运动。开始时先让患者平卧、放松5分钟,使患者屈膝至小腿与床而垂直,再将腿伸平,整个过程中足不离开床面,活动的频率为10次/min,共运动5次。出现以下情况之一立即停止运动:患者主诉不适;出现心慌、胸闷或呼吸急促、心率升高20次/分、血压(收缩压)升高15mmHg。

然后可以逐渐增加运动量,活动方法与低强度肢体活动相似,活动频率为25次/min,至心率升高15-20次/min或收缩压升高25mmHg停止运动。运动过程中患者主诉不适;出现心慌、胸闷、呼吸急促或发生新的心律失常,立即停止运动。

恢复期的锻炼,要循序渐进,避免运动量过大。相对安全的形式是散步,每次20~30分钟,每天1次。活动时要注意保暖。如有累的感觉或每分钟脉搏超过次时,提示运动量超负荷了,应立即停止运动。如果出现胸闷,要立即含服硝酸甘油,并停止活动一段时间。

康复训练,增加心脏功能

呼吸训练是中国传统的养生重要原则,而且在现代康复医学中具有重要地位。这一训练不仅可以增强胸廓的活动,协调各种呼吸肌的功能,还可以增加肺活量和吸氧量,并通过影响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的功能,改善全身的健康状况;

方法:嘱患者平卧、放松5分钟,缓慢深吸气后平静呼气,吸气时腹部略隆起,呼气时腹部略凹陷,频率10次/min,共50次。

八段锦是中国传统三大保健术之一,有上千年历史,简单易学,流传广泛。八段锦是邓铁涛中医养生学术的重要部分。医院将八段锦用于冠心病康复治疗,至今二十余年,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八段锦不仅能够调心、调息、调形,改善气血运行,调节脏腑功能,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而且符合现代研究低强度、长时间有氧运动的特点,非常适合心肌梗死后的运动康复训练,尤宜于体弱、老者及妇女儿童日常保健练习。(待续)

-------------------------------------------









































治疗白癜风有那些偏方
昆明白癜风权威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foxkr.com/wacs/1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