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肌缺血 > 心肌缺血医院 > 既然大多数人都知道心肌梗死必须分秒必争, >
既然大多数人都知道心肌梗死必须分秒必争,
心肌梗死是我国居民生命健康的大敌。因为心肌组织没有再生能力,一旦发生心肌梗死,就会有一定面积的心肌组织发生坏死,即便度过了最危险的阶段、保护了生命,这部分心肌的功能也将完全丧失,这必将对心脏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发生急性心梗最常见的原因是某一支冠状动脉血管突然发生闭塞,导致血流中断。心肌组织失去血液供应,就会因缺血而坏死,这就是心肌梗死。如果急性心梗发生后能够得到及时救治,通过溶栓或者介入(就是平时人们所说的心脏支架)的方法使闭塞的血管再通,就会挽救大量甚至全部心肌,避免更多心肌发生坏死,把心梗对我们生命健康的威胁降到最低点。
由此可见,发生心梗后要努力做到三个“快”,一个是快速识别,医院急救,另一个就是快速开通闭塞的冠状动脉血管。
既然大多数人都知道心肌梗死必须分秒必争,为什么还有很多医院呢?那是因为很多人发生心肌梗死后,都不知道自己心梗了。您肯定好奇,都心肌梗死了怎么还不知道呢?因为大部分人都认为心肌梗死就是胸痛、心前区疼痛这些症状。说的也没错,确实典型的心肌梗死就是胸痛持续不缓解,但还有很多心肌梗死患者并不表现为胸痛,所以当这部分人心肌梗死的时候,他们并不认为自己心肌梗死了,于是就可能耽误,最终错过最佳抢救时间,甚至猝死。
据统计:我国10%医院的路上去世;我国15%的心肌梗死患者会在第一时间拨打;我国50%心肌梗死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心肌梗死了;我国不到30%的人知道得了心肌梗死要做支架抢救。也就是说一半心肌梗死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发生了心肌梗死。
据研究,约60%的心肌梗死没有典型的胸痛症状。
有很多心肌梗死患者并不表现为胸痛,被称为无胸痛心肌梗死,占到心肌梗死的一半还多。医院借助于(ARIC)研究和(CHS)研究,发现:大约60%的心梗为无痛性心梗,无痛性心梗患者出现心原性猝死的风险是普通人群的近3倍。无痛性心梗发生猝死的的风险是普通人群的2.65倍,典型胸痛型心肌梗死发生猝死的风险是普通人群的3.99倍。
那么如何才能早发现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的典型症状是剧烈的胸痛,但有的心梗患者并不会出现“胸痛”的症状,常表现为上腹部疼痛、牙疼、喉咙疼痛、头晕头痛、颈部疼痛、下肢疼痛、轻度咳嗽和气促等,因症状不典型,易与其他疾病混淆,从而耽误治疗。事实上,心梗除了典型表现,还可能“病在心上,疼在别处”,这种疼痛叫做“放射痛”。心源性牙疼:也是心肌缺血的临床症状,痛点不确定,且疼痛剧烈,止疼药不能缓解。喉咙疼痛:咽部阵发性疼痛,颈部有紧缩感,呼吸不顺,常伴有出汗。颈部疼痛:两侧颈部疼痛,后出现心悸气短。下肢疼痛:下肢剧痛,伴胸闷。咳嗽喘息:发生咳嗽、喘息、易与呼吸系统疾病混淆。
提醒:如果身体出现一些自己不明确原因的不舒服持续15分钟以上不缓解,最好去做一份心电图,尤其是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人,有心肌梗死家族史的人,最近熬夜、压力大、劳累、疲乏、剧烈运动、暴饮暴食、抽烟酗酒等等这些人,一旦发生这些不适,最好去做个心电图,以免耽误救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