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肌缺血 > 心肌缺血病因 > 太实用了老祖宗留下的老偏方,小病一扫 >
太实用了老祖宗留下的老偏方,小病一扫
小白果赶走青春痘,让你倍儿有面子
症状:痤疮红肿、发炎、脓疮偏方:①准备1~2颗白果,去壳切开,晚上睡前用切面频搓温水清洗过的患部,一边搓一边削去用过的部分,换新鲜的切面继续搓。
②将白果压碎,在70%的酒精里浸泡一周,然后过滤取其药液擦患部,每日2~3次。注意:白果有微毒,可在耳后皮肤先试用,无异常再用于脸部和其他痤疮患部。
青春期的男孩女孩们脸上总是免不了青春的标志:痤疮。痤疮又称青春痘,多发于脸部、前胸、后背等皮脂腺丰富、出油比较多的地方,表现为黑头、丘疹、脓疮、结节、囊肿等症状。中医认为痤疮是因青春之体,血气方刚,阳热上升,与风邪相搏,淤阻于肌肤而致。西医则认为油脂分泌旺盛,毛囊及皮脂腺阻塞,细菌感染发炎是痤疮产生的原因。
脸上长了小豆豆不用愁,小白果帮你治
用白果治痤疮,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准备1~2颗白果,去壳切开,晚上睡前用切面频搓温水清洗过的患部,一边搓一边削去用过的部分,换新鲜的切面继续搓。次日早上洗脸后,可涂擦保湿滋润的护肤品。一般用药1~2周痤疮便可消失。
第二种:将白果压碎,在70%的酒精里浸泡一周,然后过滤取其药液擦患部,每日2~3次。
白果树就是银杏,被称为植物中的活化石。白果是人们喜爱的一种滋补保健品,在平喘、化痰、止咳等方面的疗效,很多人都不陌生,广东人煲汤也经常用到白果。不过,白果有治疗痤疮的功用,知道的人却不多。
但是白果有微毒,对皮肤黏膜可能有刺激作用,所以使用前最好先在耳朵后面的皮肤上试用,若无异常,再用于脸部和其他痤疮患部。
同时,可以配合白果薏苡仁粥服用,其中薏苡仁具有利水渗湿、清热排脓等功效,所含的薏苡仁素具有明显的消炎止痛作用,正适用于发炎红肿的痤疮。
对痤疮患者来说,可以经常服用白果薏苡仁粥作为食疗,但白果毕竟有微毒,即便煮粥吃,每日食用最好也不要超过10颗,否则就容易中毒。
治好脚气,走路就是神气!
症状:脚气、脚臭很老很老的老偏方:生姜2两,食盐1两,加水煮沸,倒入盆里后加适量的陈醋,然后泡脚30分钟,每日一次。
脚气又名脚癣,一般来说,是由于脚部不能保持干燥,被真菌感染引起的症状。发病时痛痒交加,甚至会溃烂,影响行走和工作。脚癣有较强的传染性,会给身边的人带来隐患。
每天泡脚,跟脚气说拜拜
这个偏方用的都是普通的材料,具体做法是:生姜2两,食盐1两,放入锅中,加入清水约两大碗,煮沸10分钟,倒入洗脚盆,待其自然冷却至脚能接受的温度,加入陈醋2两,浸泡患脚30分钟。一般3~7次可见好转,但要让脚部皮肤恢复正常光滑,就需1~2周左右。为了保证根除,最好坚持至4周。
偏方里的三种材料均有杀菌作用,这三种材料单独分开杀菌效果并不强,联合起来却可以起到良好的杀菌效果。
最好连泡一个月以上,因为短时间内无法完全清除脚上的真菌,有些甚至是藏在脚趾缝里,这也就是脚气为什么容易反复发作的原因之一。所以治脚气要有耐心,就算脚气看上去似乎好了,也应该继续使用一个月,这样才能保证斩草除根,不留后患。
另外,如果没有脚癣,仅仅是脚臭,这个偏方也适用。产生脚臭的原因主要也是脚上有细菌,再加上出汗多,细菌分解汗液后产生的分解物产生臭味所致。
俗话说:“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脚气也不是一日可清除的,如果您不幸患有脚气,那就试试这个偏方。
少白头,少白头,有了这招不用愁
症状:青少年头发过早变白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制首乌10克、熟地10克、甘草5克,以开水浸泡当茶饮(1次药可连用2天),连服约半年,头发全部转黑。少白头的病因现在还不是很明确,研究发现30%~70%的少白头都是因为有家庭病史,与遗传有关。
另外,铜、铁等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B6、B12的缺乏也可能导致此病,但他们家生活还算富裕,日常饮食中也有足够的营养摄入,健健也没有吃零食的习惯,那么,最大的可能还是与孩子学业上的压力过大、长期精神紧张有关。
现在的孩子学习负担太重,承受的压力一点也不比成年人小。心理压力过大和长期的精神紧张,会导致头皮下供应给头发营养的血管痉挛收缩,从而使头发的黑色素产生减少,这样就容易产生白发了。
明确了病因之后,:用制首乌、熟地、甘草冲泡当茶饮,每日督促孩子多喝,再用一把柔软的梳子每日给孩子梳三次头,刺激他的头发和发根。同时,我建议孩子的父母沟通,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多带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多交朋友,放松心情。
制首乌、熟地都是中医的补肾佳品。中医认为“发为血之余”,“肾主骨,其华在发”。
我国古代的名医李时珍这样评价制首乌:“此物气温,味苦涩,苦补肾,温补肝,涩能收敛精气,所以能补血益肝,固精益精,健筋骨,乌鬓发,为滋补良药,不寒不燥,功在地黄、天门冬诸药之上。”制首乌里含有一种蒽醌衍生物,它对体内的酪氨酸酶活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这个酶正是黑色素产生的关键所在,这可能就是制首乌能防止白发的原因。
制首乌还有益脑的作用,因为它含有卵磷脂,能提高记忆力、保护脑细胞,所以用了这个偏方后孩子的大脑灵活了很多,学习功课轻松了,压力自然就减少了。
至于每日梳三次头,目的就是通过刺激头皮,扩张头皮下血管,增加发根的营养供应。不过要注意的是,这个方法治疗起来千万不要心急,不能为了求快而加大制首乌用量,一次用上1~2两即可。如果大量服用制首乌,可能会引起肝功能损害,这也是加入调和药性的甘草的原因,因为甘草可以避免制首乌产生的副作用。何况少白头并不是什么大病,操之过急,只会适得其反。
想不显老?老年斑是可以“擦”掉的
症状:老年斑
偏方:①mg维生素E每日一粒。
②鲜姜片10克,用~毫升开水浸泡5~10分钟,加入10~15克蜂蜜调匀当水喝,每日一次。
很多人一退休,就会有突然衰老的感觉,有人称这种现象为退休综合征。
人到中年以后,体内氧化自由基(化学上也称为“游离基”,是含有一个不成对电子的原子团)的灭活酶会渐渐减少,清除氧化自由基的功能会下降。而自由基有毒性作用,会形成一种叫脂褐素的物质并积累在皮肤下,长成了老年斑。倘若积聚在脑细胞里,必然引起智力下降。
衰老是人生必经的阶段,也不用太担心,只要加强保健就不会有大问题。
建议每日吃一粒mg维生素E胶囊,这样不仅对她的老年斑有抑制作用,而且还可以改善记忆。维生素E是一种公认的优秀抗氧化剂,能阻止脂褐素形成。长期服用的话,老年斑中脂褐素便没有了后续来源,自然新陈代谢之后,斑点就会慢慢变淡,直至消失殆尽。
除了吃维生素E,还可以采用喝生姜蜂蜜水的方法。生姜里含有天然黄酮类物质和酚类物质,蜂蜜里则含酚酸,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两者搭配,可谓强强联合。而且蜂蜜能中和姜水的辣味,还能避免服用生姜后出汗过多,导致人体阴液损耗的不良反应,可谓互补互利。此外,蜂蜜有润肠通便之效,对陆太太的便秘正好合适。如此看来,这个偏方既去斑又益脑,还通便,算得上是一举三得了!生姜蜂蜜水的制作方法也很简单:取10克鲜姜片,用~毫升开水浸泡5~10分钟,加入10克蜂蜜调匀当水喝。
口臭没人缘,试试开水泡黄连
症状:口臭很老很老的老偏方:黄连5克,用约毫升开水浸泡,加白糖20克,搅匀分两次饮服,早、晚各一次。也可配合白萝卜汁饮用,连服两周以上。
肝属木,脾胃属土,木是克土的,所以肝郁后就会侵犯脾胃,导致脾胃不调、脾胃气滞。另外,由于脾胃消化功能不好,腐食就会化火,而且气滞本身也会滞久而化火,胃热就这样形成了。胃热熏蒸胃里的腐食,腐臭之气上犯于口,人自然就会有口臭了。
这个病的治疗原则是理气、降火。
偏方很简单,就是开水泡黄连,具体方法是:每日取黄连5克,用开水(约毫升)浸泡,加白糖20克搅匀以抵消黄连的苦味,分两次饮服,早晚各一次。如果不喜欢加糖的话,也可以在每日泡茶时放入黄连5克一同饮用。黄连是中药里清胃火的主力军,清胃热泻胃火之力很强,对治疗胃热性口臭尤为合适。
除开水泡黄连外,配合着喝白萝卜汁。用新鲜的白萝卜切丝或切片,放入榨汁机榨汁,然后加开水调和后饮用。一般每日喝两次,每次喝毫升左右,主要起理气顺气的作用。白萝卜对于促进肠胃蠕动有明显的效果,甚至可以与吗丁啉之类的肠胃动力药相提并论,而且白萝卜药性属凉性,所以治疗胃热十分对症。
很多人的口臭是与胃部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这种杆菌会在胃部分解因肠胃功能不好而滞留的大量食物,因而产生大量的氨气。当氨气在胃内聚积到一定浓度时,就会通过食管经口腔呼出,闻起来就是满嘴臭味了。
黄连这味中药对这种细菌恰恰有较好的杀灭、抑制作用,每日喝一喝,一般两个星期至一个月左右就能把幽门螺菌杀灭,并可去病根。
除了喝这两种药外,在刷牙时要注意刷舌头。许多人牙齿健康,却依然有口臭,其实是因为舌头上的舌苔有很多细菌和食物残渣,细菌分解食物残渣后会产生硫化物,因而产生臭气。
花椒白酒漱口,不再怕牙痛
症状:牙痛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10克花椒,开水泡约5分钟,再加入50毫升的白酒,待冷却后含漱。还要配合合谷穴按压法。
有一句俗话说:“牙痛不是病,痛起来真要命。”这句话确实很有道理。
中医对合谷穴的描述是“面口合谷收”,也就是说面口部的疾病可以通过合谷穴来治疗。
不过,光按合谷穴还是不够的,这个方法只能止痛,一边继续按压合谷穴,把大概10克的花椒倒进茶杯里,倒入半杯开水,再盖住泡上5分钟,然后倒入一两白酒,再盖住(避免有效成分挥发,降低药效),等其冷却并过滤掉花椒后,就让牙痛的人喝一口含在嘴里。
像平时漱口一样,一会儿低头,一会儿仰头。如此这般又过了10多分钟,吐掉酒后,牙齿已经完全不疼了。
按压合谷穴,有效缓解牙痛。
这个方法之所以有效,主要靠的是花椒。古代就有记载,说它能治疗牙痛,如《神农本草经》记载:花椒“味辛、温,主治风邪气,温中,除寒痹,坚齿明目”。花椒有麻醉作用,液体里花椒浓度达20%的话,麻醉效果甚至可以与真正的麻醉药如普鲁卡因等相近。
除此之外,花椒还含有能消炎止痛、抑制局部炎症反应的成分,而且花椒里含有的挥发油对6种以上的细菌、11种以上的真菌都具有较好的抑菌、杀菌作用,对牙龈炎之类的感染性牙病,自然就可以起到治本的作用了。顺便提一下,两面针中药牙膏含有的中药两面针,其实和花椒一样,同属于芸香科花椒属植物,系出同门。
如果主料是花椒,那么用花椒直接泡水,或者煮水不就行了吗?
白酒是否可以不用了呢?建议最好还是用白酒,因为白酒除了本身有杀菌消毒的效果外,还可因为其中含有的乙醇能更好地把花椒里的成分溶解出来而更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其实,牙痛主要是因为没有注意口腔卫生导致牙龈发炎而引起疼痛。去医院里治疗,基本上也是根据抗菌、消炎、止痛的原则采取治疗措施。花椒白酒这个方法正符合这个原则,所以对于大多数牙痛都有效。但是,如果是牙髓炎引起的牙痛,由于病根是在牙齿里面,含漱花椒白酒就很难进入牙齿内部,这个偏方的止痛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了。
如果家里一时找不到花椒和白酒,用陈醋漱口也能应急。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有时候牙痛并非由牙齿本身引起,特别是老年人如果突然牙痛,家属要想到有可能是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的原因。心脏缺血引起疼痛时,患者有时并不会感觉胸口不适,却会感到牙痛、喉咙痛或者胳膊痛。
鉴别起来并不难,这种心脏疾病引起的牙痛,针对牙齿局部治疗是没效果的,如果含一个硝酸甘油片不能迅速缓解牙痛的话,千万不要忘了心源性牙痛的可能性,医院治疗。
一瓶冰可乐,迅速止鼻血
症状:流鼻血
偏方:紧捏住鼻梁上部硬骨两侧的凹陷处,喝一口冰冻饮料,用力将冰冻饮料瓶紧贴于前额。
人们遇到鼻子出血,第一反应就是仰起头,以为这样可以让出血回流,延缓出血的速度。这虽然不是个好办法,却也能止住流血。科学地讲,这个方法其实是错误的,因为后仰并不能止血,只是让血液改变方向流向咽喉而已。
用拇指和食指紧捏住孩子鼻梁上部硬骨两侧的凹陷处,取一瓶冰可乐喝上一口,且不要咽下,含在口里即可。随后,把冰凉的瓶子紧贴前额,持续给他冷刺激。等了几分钟,血就止住了。
出鼻血后人出于本能反应,会马上把头往后仰,不过这样做没有太大的意义,只是为了不让血从鼻孔出来,然后等着血小板凝结,自动止住血。
在这个过程中,鼻子里的血只是流到鼻腔后方,进入咽喉,甚至可能会咽到食管里。所以流鼻血的时候,科学的做法是把头向前倾,让血自动从鼻孔里流出来。
紧捏住鼻梁两侧,含一口冰饮料,并将瓶子紧贴于前额,快速止鼻血。
小孩子鼻子出血有90%以上都是发生在鼻子里面一个叫做立特氏区(Little区)的部位。小孩这个部位的黏膜很薄,有丰富的血管,当秋冬空气干燥的时候,薄薄的黏膜上就容易长痂。这时候如果打个喷嚏,会加速气流的冲击,有可能把痂冲掉,并连带着损伤下面的血管而致出血。
紧捏住孩子鼻梁上部硬骨两侧的凹陷处,其实就是为了压迫这个位置下面的立特氏区,直接进行压迫止血。至于把冰凉的可乐瓶紧贴前额,同时让孩子含一口冰可乐,目的就是进行冷刺激。
我们都知道,血管遇到寒冷,肯定会收缩,所以在这个冷刺激下,立特氏区的血管就会收缩,血就能一下止住了。
家里有条件的话,最好先上一大碗冰水,然后拿个小手帕,卷成细条状并浸泡在冰水里,再塞进出血的鼻孔里,越深越紧越好,其目的是直接压迫出血点,刺激局部的血管并使之收缩。同时将鼻子整个浸泡在冰水里,加强冷刺激。
如果鼻子出血量很大,直接把鼻腔浸泡在冰水里就可以了。以上止鼻血方法不但适用于儿童,成人也同样能用。
如果在秋冬干燥的季节里经常流鼻血,就需要采取预防措施了。有个方法也很简单,倒一碗水,浸没鼻腔进行吸气、呼气,把水吸入鼻腔即可,或者直接用手指蘸些水送进鼻腔。除了天气干燥外,反复鼻出血还可能与缺乏维生素C和维生素K有关,老年人出鼻血则与动脉硬化、血管变得脆弱有关,这时候就应该有针对性地做好防治了。
辣椒水擦鼻,治疗过敏性鼻炎
症状:过敏性鼻炎很老很老的老偏方:取1~2个干红辣椒,用开水泡10分钟,或文火煮10分钟,再用棉签蘸辣椒水,伸入两个鼻孔里涂抹。每日1次,7~10日为一疗程。
根治过敏性鼻炎发作现在还是个世界性的难题,不过对它进行控制却是非常容易的。
用辣椒水来涂抹鼻子。具体方法为:准备干红辣椒1~2个,放入一杯开水中泡10分钟,或者放到锅里文火煮10分钟,然后用棉签蘸辣椒水,伸入鼻孔里涂抹,范围要尽可能大。每日一次,7~10日为一疗程。
偏方的依据是这样的,鼻子接触过敏原后,鼻腔黏膜会出现炎症,进而导致过敏性鼻炎;在炎症过程中需要一种P物质(是广泛分布于细神经纤维内的一种神经肽)的参与,如果鼻腔里没有这种P物质存在的话,那么过敏性鼻炎就不会发作了。辣椒里富含的辣椒素就能消耗P物质,使它完全消除,这样再接触过敏原的时候,鼻炎就不会发作了。这个方法在医学界也得到了认可,它比公认的激素疗法效果更好,甚至有机构专门开发了辣椒素喷鼻气雾剂。
用棉签蘸辣椒水,伸入两个鼻腔里涂抹,范围尽可能大。
不过这个方法一般人确实不太喜欢用,辣椒有很强的刺激性,开始使用时肯定不会感觉舒服,甚至还会使鼻涕增多。但用的时间久了、次数多了,辣椒素慢慢消耗掉P物质后,刺激反应也就消失了。更重要的是,这个疗法可以让过敏性鼻炎保持半年到一年不复发,但是这个偏方并不能让过敏性鼻炎永久断根,P物质有再生功能,现在暂时让辣椒素给消耗光了,以后还会重新生长出来。
当然,如果嫌辣椒水麻烦,还有一个简便的方法,那就是用手搓鼻子,方法类似于本书前面所讲的摩鼻法。简单一些说,您可以用两只手的中指或食指,沿着鼻梁两侧上下反复搓,要遍及眼角内侧到迎香穴(鼻翼根部)的范围,每次搓至发热为止。这个方法需要每日坚持,才能起到不错的效果。
手搓鼻子治过敏性鼻炎,是通过刺激鼻部的穴位达到疏通经络的效果,医院里就常会给患者进行针刺鼻部穴位来防治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是过敏原对鼻腔产生刺激引起的,经常进行鼻部刺激的话,等鼻子适应后,过敏原的刺激就算不了什么。
打嗝不断,烧一片指甲让你很舒畅
症状:打嗝很老很老的老偏方:①用指甲一小块,点燃闻味,即止。
②生八角克,用两碗水煎至一碗,加蜜服用。
中医常说:“甲为骨之末。”意思是说指甲是骨头的一部分。很少有人知道,指甲也能用来治病。
吃饱饭的时候打个嗝是很正常的,但如果连续不断地打嗝,自己又控制不了,就有点麻烦了。这种打嗝,医学上叫“呃逆”,一般是在受凉或进食过急、过快、过烫、过冷的情况下突然发生,吃辛辣食物尤其容易引起。
坐好,并尽量不要去想打嗝的事情,剪下一块指甲,擦着火柴点燃它,接着迅速吹灭,趁它尚烟气袅袅赶紧凑到鼻子下面,用力吸那烟气。
按照图示就可以找到内关穴和外关穴的位置,按压几分钟,能止嗝。
用科学的眼光审视此事,烧指甲治打嗝这个方法,奥妙在于指甲是不易燃的,点着之后能产生很多具有较强刺激性的烟雾,而且不会燃起明火。
鼻子吸入烟后容易引起打喷嚏的神经反射,进而阻断、干扰引起打嗝的神经反射,从而止住了打嗝。后来我也尝试过不烧指甲,只是刺激患者打喷嚏,比如用鸡毛轻撩一下鼻子,结果喷嚏一打,打嗝也就立即停止了。
对于胃寒型的打嗝,还可以用八角汤来治。
生八角克,用两碗水煎到剩下一碗时,再加些蜂蜜煮沸,调好服用。
这个偏方中的八角又叫做大茴香,是止嗝的主料,蜂蜜则是作为调味,中和八角的气味以便下咽。另有一味药叫做小茴香,中药书籍明确记载它能“温中止呕”,适用于胃寒型的胃气上逆呕吐。在中医看来,打嗝也是胃气上逆,所以止呕的小茴香一样适用于止嗝。西医也认可这种观点。
虽然大茴香和小茴香是两味药,但成分却很类似,功效也相似。前面所说的八角汤用的是随处可见的大茴香,当然,如果有条件,这个偏方改为小茴香汤一样可行,对因胃寒引起的打嗝都非常有效。小茴香一般要到药店里去购买。
出门在外,如果打嗝不止,也有一种应急的办法,即按压内关穴。这个穴位很常用,能治很多病,希望大家记牢它的位置。
内关穴在小臂内侧的正中,离腕横纹两寸的位置(如将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并拢贴在小臂上,且无名指齐腕横纹的话,食指与小臂的交接处正中即内关穴)。从内关穴穿过胳膊到手臂外侧的对应位置,就是外关穴。正确的按摩方法是用拇指按压内关穴,与拇指对应,同时用食指按压外关穴,力度以感到酸痛为限。这样按压几分钟,打嗝一般就会止住。
治同一种病会有不同的方法,这得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我们平时最好多掌握几种,这不仅可以帮助自己,还可以帮助周围的人,一举多得。
上班总疲劳,枸杞子来帮忙
症状:工作紧张引起的疲劳很老很老的老偏方:10~20克枸杞子,放入茶杯浸泡于温开水中,每日饮用。
什么枸杞子能对抗疲劳呢?这里首先讲讲导致疲劳的原因。
由于体内的能源物质过度消耗,导致能量不足。大量能量消耗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代谢产物如乳酸、丙酮酸等,这些代谢产物作为人体的垃圾,是导致疲劳的重要原因,如果休息时间不足,体内的垃圾老是清除不干净,自然就会整天觉得很累。要消除这种工作疲劳,喝枸杞子茶就是个妙招。
枸杞子里含有一种叫做“枸杞多糖”的物质,能够加快清除体内代谢产物的速度,清除体内的垃圾,这好比原来环卫工人扫大街用扫帚,扫了半天才能清洁几百米,但用上了专业的清扫车后,五分钟就能把一条街扫得干干净净。
枸杞子还能增加肝脏里肝糖原的含量。糖原这东西是一种能量储备,肝糖原增多,就意味着人体备用的能量多,干活时就能保证能量供应,人自然就没那么容易疲劳了。
每日取10~20克的枸杞子,用开水冲泡,当茶水饮用。枸杞子味变淡消失后,就换上新的枸杞子泡水。朋友连续喝了一个月枸杞子水后,他说现在上班精神好了很多,渐渐打消了辞职的念头。
现代研究还发现,枸杞子除了能抗疲劳以及有一定的降血糖、降血脂的辅助功效之外,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免疫力。几千年前的古籍《神农本草经》对枸杞子是这样评价的:“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耐寒暑。”
在选择枸杞子上最好能认清产地,目前我国主要有三个地区出产枸杞子:一是甘肃的张掖一带的“甘枸杞”;二是宁夏中卫、中宁等地的“西枸杞”;三是天津地区的“津枸杞”。
其中,以宁夏出品为佳。
巧用桑叶,舒舒服服减肥
症状:肥胖症偏方:取干桑叶5克,晚饭后用开水浸泡,待次日起床后空腹服下。渣不要扔,再用开水浸泡,在三餐前当茶饮,傍晚再换新的。
这个药方需要很多干桑叶,最好是霜降(10月份)后采摘的。每晚用一杯开水浸泡5克左右,第二天凌晨空腹服下;继续冲水浸泡,在三餐前当茶喝。
到了傍晚换新的桑叶浸泡,次日饮服。如此循环往复数月,体重肯定能减轻。减肥成功后,要继续饮用桑叶茶进行预防。
桑叶能减肥主要是因为它里面含有一种生物碱的成分,在肠道中会与一种葡萄糖淀粉酶结合,使其不能发挥作用。在正常情况下,糖分要依靠这种酶才能分解成小分子糖并被吸收,所以这种酶一旦失去作用,会造成大量糖不能在小肠内消化吸收,进而减少血液吸收的糖分。此外,桑叶还含有甾醇和黄酮,在肠道里能抑制脂肪和胆固醇吸收。这样即使患者仍然每日大鱼大肉,吃下的脂肪、糖大多数也只是“酒肉穿肠过”,真正吸收的会明显减少,因而摄入的能量和热量会减少,甚至还要动用体内的储备脂肪。长此以往,人自然就会瘦下来。
从中药药性来说桑叶具有祛肝清热、凉血明目之效,而中医认为“毛发早白”与肝肾阴虚、精血不足有关,所以桑叶对减少白头发确实有一定的效果。
其实桑叶还有一定的补钙作用,其中钙元素含量比民间补钙良方所用的红虾或鱼粉都高。并且有研究发现,晚秋时节的桑叶中钙含量比春天时更高,中医古籍里也有过相关记载。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方子之所以强调在睡前浸泡,目的是通过一晚上长时间的浸泡,第二天早上桑叶里的有效成分能够尽可能地浸泡出来。不过要注意的是,夏天如果室温太高,一晚上浸泡后,桑叶水就可能变味,难以饮用。因此在高温天气,如果在晚上浸泡的话,应注意将桑叶水置于空调房里或者冰箱内。如果您觉得这样麻烦的话,也可以直接将桑叶冲入热水,像泡茶一样饮用,只是这样的话,由于浸泡的时间短,可能浸泡出来的成分就会少些,这样每日桑叶的用量就需要适量增大为佳,可采取每餐饭前使用3克桑叶浸泡饮用,这样每日用量就达到9克左右。
此外,产生肥胖症的原因并不简单。如果能同时配以饮食控制、适量运动,其见效会更快。不过,如果是病理性肥胖,如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引起的肥胖,这个偏方就只能作为辅助治疗了。不过临床上所见的肥胖,绝大部分都是单纯性肥胖,病理性肥胖比较少见。
晕车晕船不可怕,肚脐眼上有窍门
症状:晕动症
偏方:准备伤湿止痛膏1片,乘车或乘船前,先用温水洗干净肚脐周围的皮肤,然后将伤湿止痛膏贴于脐部。
所谓晕动症,是指人们在乘车、船或飞机时,车、船或飞机的速度忽快忽慢,加上颠簸震动,超出了内耳平衡器官的适应能力,因而产生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虚脱、休克等症状,一般还会伴有面色苍白、出冷汗、心动过速或过缓等症状。如果是身体条件本来就不好的人,又受到周围污浊环境的影响,则有可能加重或诱发此病。
晕动症一般只在旅行途中发作,一般人出发前准备些止晕药就足以应付,但对有些人来说,吃止晕药根本于事无补。在这种的情况下怎么办?医生也许会教给你一些缓解方法,譬如用冷毛巾敷在面部和胸部上将症状缓解;或者在出发前尽量不要进食,当恶心作呕时,就找个地方尽情地吐吧,吐完后便会慢慢恢复。但是,这些只是权宜之计,无法消除晕动症反复发作。
出行前,先清洗肚脐周围皮肤,再将药膏贴于脐部,缓解晕动症。
每次坐车或者乘飞机前半个小时,先用温水洗干净肚脐周围的皮肤,然后在脐部贴一片伤湿止痛膏;如果认为这不保险的话,还可以再贴两张在双手的内关穴上。这样提前做好准备,晕车的症状一般就不会再出现了。
为什么要用伤湿止痛膏贴在内关穴上?因为中医里有句话叫做“公孙内关胃心胸”,意思就是说公孙穴和内关穴专治胃部、胸部的不适,对于晕车时的恶心、呕吐、胸闷等症状正好适用。
在中医学中,脐部又名神阙,它与脾胃有紧密的联系,其经脉与任脉、督脉相关联,因此敷脐疗法乃中医常用的一种止呕方法。临床上应用于怀孕后剧烈呕吐、美尼尔病均有效。这两种病引起的恶心呕吐非常剧烈,相比之下,晕动症的症状反而是小巫见大巫了!所以,伤湿止痛膏对晕车的人来说真是福音。晕动症患者如果一时找不到伤湿止痛膏,也可用创可贴,只要贴对地方就行了。这个偏方主要还是靠穴位刺激,贴膏上的药物只是起辅助刺激作用。
老偏方,小病一扫光,点击分享,将老祖宗留下的这些老偏方传播出去。帮助到更多的人!
——以上内容摘自《很老很老的老偏方,小病一扫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