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走路,有的人越走越长寿,有的人却走

北京正规青春痘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210112/8582703.html

来源丨CCTV生活圈

步数走多了不会直接引发疾病,但是如果长期每天都大幅度去走路的话,时间长了必然会引起一些软骨、半月板的磨损。当然也要分不同的人的类型,比如说像年纪比较大的,他软骨可能已经出现一些轻度磨损了,而且还有一些轻度变形,膝内翻畸形,就是老百姓讲的罗圈腿,这种情况下如果他每天还要走过多步数,很快就会出现半月板的退变甚至撕裂,出现软骨的磨损,骨性关节炎,所以我们的走路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要走太多的路数。

生活中,许多人最爱的运动是走路

都认为“日行万步更长寿”

实际上,走路方法对了

确实是对身体健康非常有帮助

但有的人却可能走出一身病……

其实在这不起眼的走路中,就藏着区别

1

走路的地方不对:爱在马路边走

年12月5日,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刊登研究显示,无论健康与否,在公园散步的志愿者肺功能改善、动脉血管软化显著,而沿街散步者肺功能改善微弱,动脉硬化状况甚至恶化。

街道是空气污染比较严重的地方,来来往往的车辆会排放出很多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在运动时呼吸会加深、加快,如果运动时的环境是比较污浊的,吸入后对身体肯定是有害的。

2

走路的时间不对:天未亮就健步走

很多坚持晨练的人选择太阳出来前去健步走,认为这个时间既不会被太阳晒,而且能呼吸到比较清新且多氧的空气。其实,这个时间锻炼不利于身体健康。

大量数据证明,在早晨和上午,心血管事件(心梗、心绞痛等)的发生率,比一天中的其他时间段更高。因此,早晨和上午,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者不适合进行锻炼。晚上光线差,更容易出现跌倒等意外损伤。人体的平衡、协调能力都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减弱。再加上晚上光线变差,更容易出现跌倒等意外损伤。

3

走路的时机不对:饭后立即就走

俗话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但是这句话可能传递了一个错误的概念,尤其是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饭后百步走可能还会导致危险。

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杨飞燕在年9月15日健康时报心脑血管版刊文解释,因为饱餐后,特别是高蛋白、高脂性饮食后,血液会更多集中到胃肠部,加强消化功能,这时若从事剧烈运动会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出现心肌缺血、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因此提醒大家,餐后应休息半小时至一小时再去运动,有冠心病者尤应注意。

4

走路的姿势不对:含胸低头

如果走路时“弯腰驼背”,长此以往,不仅达不到好的锻炼效果,反而会导致软组织的损伤。

5

走路准备不对:健步走前不热身

很多人觉得健走运动量不大,因此常常忽视了走之前的热身活动。

很多人运动受伤,一个最常见的原因,就是没有做好热身运动等准备工作。这样身体突然快速进入运动状态,就很容易吃不消。

此外,不热身的话,身体关节没打开,活动受限,锻炼效果也不好。

6

走路的习惯不对:在空腹状态下快走

我们在空腹状态下血糖处于最低值,而持续走路会不断地消耗糖原,导致血糖下降,出现不舒适的症状等。

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如果进行空腹锻炼,血糖就不容易保持稳定,容易出现低血糖引起的出冷汗、无力等反应。

另外一个走路的习惯是,有些人觉得厕所走几步,上下楼走几步,办公室里走几步,这也算走路锻炼了。虽然这样走有利于身体血液循环,比久坐强。但不是连续走的话,其实没有健身价值。

坚持正确走法,才会功效加倍!

1.什么时间走?下午最好

下午最适合锻炼,尤其是老年人,下午4~5点较适宜锻炼。对于健康成年人来说,只要是能够在自己一天的日程里安排出锻炼的时间,无论是上午还是下午、早晨、夜晚,都是被鼓励的。

但涉及到慢病者、老年人,还是要考虑锻炼的安全性。

2.每天走多少步最好?看运动心率

真正有效的步数,应当来自于有效运动,要达到中等强度以上。一个简单的判断标准,是运动心率:

?健康且体质较好的年轻人,心跳可以控制在~次/每分钟;?中老年或慢病人群,心跳大致控制在(-年龄)~(-年龄)次/每分钟。

西安体育学院运动与健康科学学院教授苟波认为,年轻人为保证锻炼效果,可根据身体情况,每天专门健走40分钟~60分钟。

注意:建议中老年人在身体允许、走姿正确的情况下,选择适宜自己的运动强度进行锻炼。偏胖的、关节有问题的、没有运动基础、体能较差、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就不要盲目花费时间去刷步数。

3.该怎么走?两个小技巧

技巧①:脚跟着地,大脚趾送力

人走路时通过足弓缓冲受力,包括横足弓、内足弓、外足弓。从脚跟落地到脚掌离开地面,足底接触地面的顺序依次是:外足弓——横足弓——纵足弓。

所以,迈出去的脚应该是脚跟先着地,然后通过足弓滚到到脚趾,最后由大脚趾用力踮起脚尖送出我们的下一步。

技巧②:甩开胳膊大步走

正确的走姿并不是僵硬的“下半身运动”,肩膀、胯部也要配合摆动,适当加大走路步伐,加快走路步速。

不仅能控制重心变化,使步行的协调性更好,还能促进全身活动,更好地调节全身各器官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

4.去哪里走路最好?草地、土地

理想场所应该是草地、土地,而避免在水泥地、柏油路等硬地面上走。

柏油路面过于坚硬,容易对膝盖和脚踝造成较大的冲击。

5.每一步迈多大最好?身高乘以0.45~0.5

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朱鑫璞在年2月13日健康时报老人版刊文指出,健走的步幅是按照个人身高来决定,最合理的步幅是身高乘以0.45~0.5。

6.走路穿什么鞋?舒服的运动鞋就行

走路需要选双好鞋,不一定非要名牌的,舒服就行。适合健走活动的运动鞋,要合脚(不压脚背、不挤脚尖),鞋底与地面接触面大,轻便(材质透气和柔软,走起来较轻盈),避震(健走时脚底所受到的冲击是全身体重的1.2~1.5倍),防滑和稳定性要好。

主编|关芳

编导|张羽化

编辑|李庆波

美编|李庆波

部分来源:生命时报、健康时报、科普中国

我这个相亲经历,和那个标题为《关于我3月的一次相亲。》几乎一模一样,可能稍微比他好一点点。

本人今年25,今年大年初3,我妈给我介绍了一个相亲妹子,23岁。没有媒人,是街坊也是她的嫂子直接带到我家里面来的。(她跟她嫂子关系特别好)妹子特别害羞,在我家见面全程躲在她嫂子旁边,我根本看不到她的长相,身材很廋,那种病态的廋,(后来才知道cm,35KG)。然后聊了几句,让我们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foxkr.com/ways/13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