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肌缺血 > 心肌缺血饮食 > 地铁惊魂猝死带走了多少青壮年 >
地铁惊魂猝死带走了多少青壮年
这些年我很明显的一个感觉就是,来门诊看心肌梗死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说出来很多人不以为然,而这正是我所担忧的,因为年轻人发生心肌梗死比老年人更危险!
年轻人的年龄、身体状况以及心脏本身结构的特殊性使得年轻人心肌梗死的症状、预测疾病的可能病程和结局(预后)与老年人不一样。年轻人突发心梗时,有些病人会像老年人一样,出现明显的胸部疼痛,恶心、呕吐、大汗、烦躁不安、恐惧、双眼发黑等症状,也有一些人症状不典型,加上年轻人自我患病意识不强,通常会认为自己身体好,不会得心脏病,所以极容易忽视。
多数患冠心病的年轻人其冠状动脉病变较轻,冠脉狭窄不是特别严重。不过基本是不稳定的软斑块,极容易破裂或产生裂纹,引起急性血栓形成。
年轻人心肌梗死有一部分为冠脉痉挛造成,这在年轻女性中更常见。也正因为年轻人的冠脉病变相对较轻,缺乏心肌的缺血预适应,一旦发生心肌梗死往往非常严重。
猝死前有哪些蛛丝马迹?不得不说,有一部分猝死是没有任何征兆的,真的就是“夺命没商量”。不过更多的猝死事发之前会多少有一些蛛丝马迹。
猝死者病发前数天乃至数月可出现胸闷、气促、疲惫、心悸、肩膀疼等不典型症状,有的人活动剧烈时会伴有心慌、气短,而以前没有胃病的老年人也会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等症状。我接触过不少猝死在出差路上的案例,调查发现这些患者在病发前几天多有肩疼的情况。这是因为心肌缺血时,疼痛放射至左肩等部位,此时如果注意休息则可慢慢缓解。
另外,“胸痛”也是一个不可忽略的表征。这种痛往往“闷闷的”且一般发生在胸骨后方,整个边界不是很明确(跟手掌面积差不多)或者根本说不清到底哪疼。若出现“针扎般”的刺痛或者是“按着才疼”,则提示跟心脏关系不大。
猝死急救有何高招?猝死爆发后的急救弥足珍贵(最佳黄金抢救时间4—6分钟)。抢救猝死患者,应立即对其心前区(左胸前乳头部位)进行有力的拳击,拳击的次数一般为2~3次,而后是心肺复苏(同时拨打求救):将患者平卧(手臂伸直),施救者手掌叠放后,手掌跟部置于患者胸骨中点处垂直下压(一分钟不低于次),胸廓下压幅度应大于5cm。每按压三十次,给予患者人工呼吸2次。反复进行以上抢救动作,直至医务人员到来。心肺复苏需要经过专门培训和练习,通常培训合格并取得资质的人才能进行。
杜绝4大“恶习”(1)久坐不动:经常玩笑说坐以待病、坐以待毙,其实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久坐易使得血液黏度升高、血液循环减缓,因此大家应当经常起身走动,上个洗手间或接杯茶水,伸伸胳膊扭扭腰也是极好的。
(2)大量喝酒:酒精能让心率明显加快、血压升高,长期酗酒会破坏心肌,久而久之导致心脏衰竭,因此将其看作是扣动心脏病发作的扳机恰如其分。中国社会越来越进步,饭桌文化也越来越文明,所以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还是点到为止不要贪杯了。
(3)心情抑郁:坏情绪是“万恶之源”。抑郁通常和焦虑相伴,整天落落寡欢不仅影响睡眠质量,工作效率也大受盘剥。如果心脏得不到应有的休息,血压和心率就会跟着受累。
(4)用力解大便:使人从“静态”中一下解脱出来,这一瞬间内血压会迅速升高而引起不测。因此糖尿病患者、老年人、习惯久坐者、高血压患者以及有心脏病史的人,都应该避免大便时突然发力。
杨伟宪
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
医院心血管内科
出诊时间周一上午、周二上午、周四上午擅长疾病冠心病的诊断及介入治疗,肥厚梗阻性心肌病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