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肌缺血 > 心肌缺血饮食 > 心梗多是拖出来的,身体出现3疼2多 >
心梗多是拖出来的,身体出现3疼2多
心脏是人体的“核心”,是血液的“源泉”。
心脏虽然很强大,但40岁后,心脏功能就开始慢慢下降。
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多多少少都会有心慌,胸闷等异常的表现。
而心梗是心脏最危险的疾病,其发病突然,死亡率极高。
提醒:心梗多是“拖”出来的,身体出现“3疼2多”尽早检查一下!
1、胸疼
心脏的位置就在人的胸前,心梗最典型的一个症状就是出现胸痛的情况。
在胸口的位置,常伴有压迫感,濒死感,呼吸困难等。
如这种情况持续5-15分钟以上,就要警惕心梗来临,如不能得到相应的缓解,医院检查一下。
2、嗓子疼
很少人会把嗓子疼与心脏问题联系在一起。
心肌出现梗塞,其中一个不典型的表现就是嗓子疼,有紧缩感,火辣辣的感觉。
所以,如果没有吃辣椒或是其他的问题,嗓子有这样的表现,就要警惕心梗的发生。
3、肩膀疼
心脏问题会引起放射性的疼痛,如肩膀,后背,牙齿等。
在临床上发生,当心梗出现的时候,男性多以左臂疼痛为主要疼痛,女性则可能出现后背疼痛,手臂疼痛无力等症状。
4、汗液变多
相关的数据显示,70%的心梗在发病前都有大量出汗的情况。
如果突然间的脸上,疾病,后背,手心等地方大量的出汗,或是心梗引起的,
主要是心脏供血减少,交感神经的过度活跃,在心梗发作的时候,就会有明显大量出汗的表现。
5、失眠变多
人在休息的时候,血液会流回心脏,如果心脏功能异常,就会影响睡眠质量,出现失眠等表现。
这种失眠就是由于心脏供血不足,大脑处于比较兴奋的状态,人就会出现失眠,睡眠质量下降等表现。
此外,养护心脏健康,补充三物,戒掉三习!
补充三物:
1、α-亚麻酸
研究发现,α-亚麻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属于人体不能合成,要从食物中获取的重要物质。
α-亚麻酸能促进心血管健全,降低低密度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量。
同时提升高密度胆固醇,有助于调节脂质代谢,清除血管内垃圾,减少心梗的发生。
2、粗粮
现代人的饮食越来越精细了,所以导致膳食纤维严重不足。
而膳食纤维不仅可促进肠胃的蠕动,排出有毒有害物质,缓解便秘。
其中还有一方面主要的作用,就是降低我们身体中“坏”的胆固醇的含量,升高机体中“好”的胆固醇。
也有提升胰岛素的敏感性,进而减轻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几率。
因此,平时多补充粗粮,可保护心脏健康。
3、豆品类
豆类食物是优质蛋白重要的来源,其中也含有丰富的皂苷,不饱和脂肪酸等。
经常吃豆类食物,可减少动脉硬化的几率,降低心脏病的风险。
因此平时干豆腐、豆浆、豆芽、黄豆对身体健康大有好处。
戒掉三习:
1、戒吸烟
吸烟不仅伤肺,其实吸烟与心肌梗死之间有强烈的关联性。
研究发现,长期吸烟的人患心梗的几率是不吸烟的7倍以上。
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会刺激血管,增加血管内有害物质的堆积,引起动脉硬化,同时也给心脏带来极大的负担。
为了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健康,尽早戒烟是关键。
2、戒熬夜
大多数现代人的作息都不规律,大大增加患心梗的几率。
人在熬夜的时候,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会使心跳加速,血压升高。
长期时间缺少睡眠,过度劳累,心脏的负担大,血管变窄变硬,会引起心肌缺血,诱发心梗。
虽然工作很重要,但身体健康更重要,所以,每天最少保证6小时的睡眠时间。
3、戒悲伤
悲伤,是心脏的“天敌”!
人在过度的忧伤,忧愁的时候,心脏也会产生强烈的刺激,危害心脏健康。
最后,生活中,常做以下几个养心运动:
1、上下蹲起
经常上下蹲起,对心脏十分有益。
配合适当的呼气吸气,重复下蹲10~15次,休息片刻。
2、拍手
手掌上有心包经和心经通过,拍掌能充分激活心脏的保护神—心包经和心经。
拍一次巴掌能均匀地刺激手上的穴位和经络。
3、踮脚
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
适当活动脚掌,可起到“护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