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肌缺血心电图表现的几个概念

图1T波双相

(本图显示Ⅰ、Ⅱ、Ⅲ、aVF、V3、V6为正负双相T波,V4、V5为“冠状T”波,有比较重要的临床意义,通常提示冠状动脉前降支缺血)

心脏的血液主要由三支冠状动脉供应,分别是左冠状动脉的前降支、左冠状动脉的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供血范围是室间隔及左室前壁,左回旋支供应左室侧壁及下壁血液,右冠状动脉供应右室、左室正后壁及左室下壁部分血液。心肌缺血是指各种原因引起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致使心肌供血、供氧不足的临床综合征,主要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引起的冠脉狭窄(即冠心病)所致。心肌缺血还可以见于非冠心病、甚至非心脏病的某些情况,因此心电图的改变是非特异性的。下面介绍有关心肌缺血心电图表现的几个概念:

这里的“心肌缺血”是个模糊概念,不能代表冠心病,但又与冠心病有一定的联系,其临床意义需要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在诊断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观察ST段及T波的变化。

冠状动脉缺血主要影响心室的复极过程,心电图表现为ST-T改变,而对除极过程即QRS波群一般影响不大。因此判断是否具有心肌缺血,心电图主要观察ST段及T波的变化。

2.急、慢性心肌缺血心电图表现相似。

心肌缺血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其病理上的区别很大。但在心电图表现上具有许多相同之处和不确定性。

3.原发性与继发性心肌缺血病因不同。

心肌缺血又分原发性和继发性,由于心脏冠状动脉本身狭窄的原因造成的心肌供血不足称原发性心肌缺血,而由冠状动脉以外的原因造成心肌供血不足称为继发性心肌缺血。

4.高血压致心肌缺血可逆。

由于心室除极的改变进而影响了复极,导致发生的ST-T改变称为继发性心肌缺血。心肌劳损也属于继发性心肌缺血的一种。前面的也提到高血压导致心肌肥厚与心腔扩张,这种心肌体积虽然加大,但其内部的营养血管并不增多,势必导致心肌边缘部分缺血。而此时冠状动脉本身不一定有问题。这种继发性心肌缺血是可逆的,如果心室肥厚能够逆转,这种“心肌缺血”也可以恢复。

5.心肌缺血的心电图表现不唯一。

特别指出,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并非冠心病所特有。任何心脏病及许多病理现象都可以出现类似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比如,心动过速时,由于心跳加快,心室舒张期缩短而导致继发性供血不足,心电图表现为ST-T改变;再比如,束支传导阻滞时,心室除极的方向及顺序发生了改变而导致了复极异常,心电图也表现为ST-T改变。

6.冠心病与心肌缺血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注意冠心病与心肌缺血的关系,两者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既有联系又不能相互替代。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其本质是动脉内膜粥样硬化斑块引起的冠状动脉慢性狭窄或急性堵塞,最终引起心肌急性或慢性缺血、急性梗塞又造成的心肌细胞损伤或坏死。冠心病其典型的临床类型为心绞痛及心肌梗死。心肌缺血是冠心病永久的或一过性的病理改变。心绞痛可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两种,慢性心肌缺血通常为稳定型心绞痛的心电图表现。

(来源:中国乡村医药杂志作者:薛松维)









































治疗白癜风专科医院
白癜风的危害



转载请注明:http://www.foxkr.com/wahl/14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