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症状!

老年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症状!       

  心肌缺血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老年人患上心肌缺血的原因是非常多的。对老人的健康威胁也比较大,严重的老年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还有可能会引起死亡。但老年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临床并无明显症状表现,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发作的时间节律性有异同:      

  一般认为老年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在上午多发、午夜少发。老年人与中青年人一样,高发时间仍然在上午6~10时,可能与晨起后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和皮质激素升高、血小板聚集增强及纤溶活性低下等因素有关。因为老年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前有心率增快和血压升高,而且β阻滞药能降低这一时区老年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频率,提示心肌耗氧增加在这一时间老年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起一定的作用。但夜间2~6时老年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频率,老年人(18。1%)明显高于中青年人(8。1%),这可能与老年人心功能差、平卧时回心血量增加、心室充盈压升高及左室扩张有关。因此,治疗老年人SMI时,应考虑到夜间的药物浓度。

          (2)ST段低压程度相同而持续时间长、发作次数多:      

  老年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时ST段低压程度与中青年人无明显差异,分别为1。8±0。6mm和1。7±0。6mm,但每次发作持续时间(10。3±8。4min)明显长于中青年人(7。5±6。1min),人均阵次也明显高于中青年人。这可能与老年人冠脉病变较重、痛阈值升高及心肌退行性变有关。随着ST段低压程度加重、持续时间延长及发作频率增加,老年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检出率降低,而有症状性心肌缺血的检出率升高。

          (3)并发严重心律失常多:      

  老年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时,出现LownⅢ级以上的室性心律失常、房颤、Ⅱ度以上的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心律失常显著高于中青年人(分别为52。4%和32。7%)。心肌缺血可诱发心律失常,较重的心律失常也可诱发或加重心肌缺血。约有半数患者的心律失常是心肌缺血所致。严重心律失常与猝死有关,SMI与急性心肌梗死有关,故SMI伴严重心律失常者应积极治疗。

          (4)血清CPK-MB和CPK-MB/CPK比值升高:

  研究表明,SMI的老年患者血清CPK-MB升高,CPK正常,CPK-MB/CPK比值明显升高。缺血缺氧能引起心肌细胞膜的理化性质和通透性改变,使心肌中特有(CPK-MB释放入血,导致血清CPK-MB升高。因后者仅占CPK的15%,若CPK-MB轻中度升高,对CPK值影响不大(正常),但CPK-MB/CPK比值明显升高。

    







































内蒙古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治疗费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foxkr.com/wahl/12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