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心肌缺血,还要注意心肌缺电

心脏,心脏是身体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主要功能是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把血液运行至身体各个部分。人类的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体积约相当于一个拳头大小,重量约克。心脏的一生中,每天大约要跳次,泵血约8吨,约0.76分钟可以推动全身的血液循环一遍,所以,心脏的一生是辛劳的一生。

对于危害心脏的疾病,我们知道心肌缺血,可能没听过心肌缺电,今天就给大家聊聊心肌缺电的事情,其实,说心肌缺电是为了方便大家记忆的方法,他的标准名称叫“房室传导阻滞”,那什么是房室传导阻滞呢?就是心脏电激动传导过程中,发生在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电激动传导异常,可导致心律失常,使心脏不能正常收缩和泵血,称为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可发生在房室结、希氏束以及束支等不同的部位。根据阻滞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一度、二度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心脏的传导系统

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通常无症状。

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可以无症状,如有症状多为心悸或是心搏暂停的感觉。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其症状与心室率的快慢和伴随疾病相关,患者可感到疲倦、乏力、头晕、晕厥、心绞痛等,如并发心力衰竭时会有胸闷、气促及活动受限。

以上三种类型的房室传导阻滞可以随着病情的进展发生转化。当一、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突然进展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时,因心室率突然减慢导致脑缺血,患者可能出现意识丧失、抽搐,严重者可致猝死。

严重的二度II型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可使心室率显著减慢,伴有明显症状如晕厥、意识丧失、阿-斯综合征发作时,需要植入起搏器治疗,以免发生长时间心脏停跳,导致生命危险。

那什么是起搏器呢?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植入于体内的电子治疗仪器,通过脉冲发生器发放由电池提供能量的电脉冲,通过导线电极的传导,刺激电极所接触的心肌,使心脏激动和收缩,从而达到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的目的。

年第一台心脏起搏器植入人体以来,起搏器制造技术和工艺快速发展,功能日趋完善。在应用起搏器成功地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挽救了成千上万患者生命的同时,起搏器也开始应用到快速性心律失常及非心电性疾病,如预防阵发性房性快速心律失常、颈动脉窦晕厥、双室同步治疗药物难治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等。

英文名称:cardiacpacemaker

最初的起搏器很大,大到导线可以植入体内,而脉冲发生器只能留在体外(图1)。此时植入起搏器的患者生活极度受限,起搏器应用也很不广泛。

图1早期的起搏器体积庞大

年,两位科学家发明了完全植入式心脏起搏器(图2)。同年,一位43岁的中年男性因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而植入了心脏起搏器(图3)。他一生中先后更换了20余台起搏器,于年因为与起搏器无关的恶性肿瘤而去世,时年86岁。令人惊讶的是,他的寿命比两位起搏器的发明者和植入医生都要长,看起来起搏器不但挽救了他的生命,而且,并未给他的寿命带来任何损害。

图2发明了完全植入式起搏器的两位科学家

图3首位因三度房室传导阻滞而植入完全植入式起搏器的患者

如今,起搏器的工艺不断进步,起搏器的体积不断缩小,多数单腔或双腔起搏器只比手表的表盘略大一点(图4),经静脉植入电极,而后将起搏器固定于皮下,即完成了起搏器植入手术(图5)。

图4当今起搏器体积逐渐缩小

图5起搏器植入的简要示意图

起搏原理:脉冲发生器定时发放一定频率的脉冲电流,通过导线和电极传输到电极所接触的心肌(心房或心室),使局部心肌细胞受到外来电刺激而产生兴奋,并通过细胞间的缝隙连接或闰盘连接向周围心肌传导,导致整个心房或心室兴奋并进而产生收缩活动。需要强调的是,心肌必须具备有兴奋、传导和收缩功能,心脏起搏方能发挥其作用。

起搏系统的组成

人工心脏起搏系统主要包括两部分:脉冲发生器和电极导线。常将脉冲发生器单独称为起搏器。起搏系统除了上述起搏功能外,尚具有将心脏自身心电活动回传至脉冲发生器的感知功能。

起搏器主要由电源(亦即电池,现在主要使用锂-碘电池)和电子线路过程,能产生和输出电脉冲。

电极导线是外有绝缘层包裹的导电金属线,其功能是将起搏器的电脉冲传递到心脏,并将心脏的腔内心电图传输到起搏器的感知线路。

起搏器分类

根据电极导线植入的部位分成

(1)单腔起搏器:①VVI起搏器:电极导线的顶端电极置入在右室心尖部的肌小梁处;②AAI起搏器:电极导线的顶端电极置入在右心耳的梳状肌处。

(2)双腔起搏器:两支电极导线常分别置入右心耳(心房)和右室心尖部(心室),进行房室顺序起搏。

(3)三腔起搏器:①双房(左房右房)右室的三腔起搏(治疗和预防因房间传导阻滞介导的阵发性房颤);②右房双室(右室左室)的三腔起搏(治疗顽固性心衰)。

(4)四腔起搏器:对有阵发性房颤、房内阻滞和充血性心力衰竭、室内阻滞的人可采用四腔起搏治疗、即左、右心房同步,左、右心室同步。

目前临床应用的起搏器99%以上都是单腔或双腔起搏器。

对于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如经济条件许可,最好植入双腔起搏器,这样接近正常的心房先收缩、心室后收缩的功能。但如果经济困难,单腔起搏器也能救命。如果合并心衰,可考虑植入三或四腔起搏器。

虽然心脏起搏器能起到帮助心脏传导搏动的作用,但确实也有一定的风险存在,如下:

永久性心脏起搏并发症

①心律失常通常无需特别处理。

②局部出血通常可自行吸收。有明显血肿形成时可在严格无菌条件下加压挤出积血。

③锁骨下静脉穿刺并发症及处理气胸:少量气胸不需干预,气胸对肺组织压迫30%时需抽气或放置引流管。误入锁骨下动脉:应拔除针头和(或)导引钢丝并局部加压止血(切勿插入扩张管),通常无需特殊处理。

④心脏穿孔。处理:应小心将导管撒回心腔,并严密观察患者血压和心脏情况。一旦出现心包压塞表现,应考虑开胸行心包引流或作心脏修补。继续安置电极时应避免定位在穿孔处。

⑤感染。处理:一旦局部有脓肿形成者保守治疗愈合的机会极少,应尽早切开排脓、清创,拔除创口内电极导线,择期另取新的植入途径。

⑥膈肌刺激。可引起顽固性呃逆。植入左室电极导线时较常见。处理:降低起搏器输出或改为双极起搏。若症状持续存在,应重新调整电极位置。

所以,我们要在平时生活中尽量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尽量避免造成植人心脏起搏器的后果,当然,如果万一无法避免,我们也要听从医生的安排,谨慎对待。

那在平时生活中要如何注意保护好心脏呢?

1、鸡蛋,鸡蛋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及有高生物价值的蛋白质,每天吃1个鸡蛋。有利于心脏健康。2、猕猴桃,维生素C含量在水果中名列前茅,猕猴桃的Vc量及食用纤维素含量达到了优秀标准,同时,猕猴桃中的Ve及Vk含量被定为优良,有利于心脏健康。3、西蓝花,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抗氧化剂,对于维持良好血液循环,帮助心肌组织行使正常生理机能很有帮助。

4、鱼肉,鱼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辅酶q10,对于心脏的能量转化,提高心肌的收缩功能很有帮助。

5、瘦肉,富含蛋白质,它们的能量高,脂肪少,是给心肌纤维提供必要的热量来源的优质蛋白质。

房室传导阻滞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避免过多热量的摄入,保持标准体重。

2、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动物油,蛋黄,螃蟹,鱼子等的摄入,宜低盐饮食。

3、禁止吸烟和饮酒,禁止饮浓茶和浓咖啡,禁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少食能引起腹部胀气的食物如生萝卜,圆白菜,韭菜,洋葱等。

4、限制含钾食物的摄入,因为高钾会减慢心率,加重病情。如:香蕉、橘子、海带、海鲜等。

5、避免寒冷刺激和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睡眠宜右侧卧位,不宜晚睡。

千万要注意的是,房室传导阻滞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真的会有严重后果,所以,严重时请就医。在平时生活中,这些好习惯和注意事项可以帮我们有一个好身体。

如果喜欢我们,可以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foxkr.com/ways/123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