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肌缺血 > 心肌缺血症状 > 冬至到气温骤降,这些部位要重点呵护 >
冬至到气温骤降,这些部位要重点呵护
冷空气来袭,各地出现明显降温、降雨/雪和冷风天气。应对寒流,除了护脸护手预防冻疮,更要加强对身体重要脏器的保护。
身体哪些部位极易受到寒冷的毒害?容易出现哪些危急的病症?除了注意室外温差及时增添衣物保暖,还有哪些方法防病养生?家有老人和三高人的朋友请将重要知识转发传递,帮助亲友健康过冬季!
降压保暖防心梗寒冷季节人体所需热量增加,心脏泵送血液“工作量加大”,易出现问题。气温骤降时,突然的寒冷刺激会引起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可导致冠状动脉痉挛、急性心肌缺血,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而血管痉挛收缩容易使血流不畅导致血栓,北方有暖气的室内如果气温过高,会让人体出汗变多,血液变稠也会造成血管堵塞。
1.饮食护心控制热量、少吃多餐、防止肥胖,可减少心脏压力,多吃水果、蔬菜,可降低胆固醇含量降血脂。你还可以养成9个饮食习惯让心脏更健康。
蔬菜可多吃:
海藻类蔬菜,海带、紫菜等海中植物有益于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
香菇、木耳,是胆固醇过高引起的动脉硬化、高血压及急慢性肾炎、糖尿病病人的食疗佳品;
芹菜、芫荽,可降低血压、镇静安神;
葱、生姜、大蒜,可改善脂质代谢、减少胆固醇在肠道中的吸收作用,防治冠心病的发生;
洋葱中的硫化物具有抗血栓功效,能防止不必要的血小板凝结。
水果可多吃:
苹果可降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
山楂可降压、降血脂;
葡萄、鲜枣、柑、橘可消灭“体内脂肪”的水果。
2.日常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在雨雪天、大风天、沙尘天来临时立即添加衣服,戴好帽子护好头,穿好背心护好背,鞋袜宽松护好脚;
尽量少出门,以防止感冒使呼吸道感染同时防止因气温的变化引起血压波动;
注意保暖之外,可合理用药控制血压;
北方供暖的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0℃左右。
护头护颈防中风冬季是脑梗(中风)的高发季,老人容易在夜间或是早期时突发中风。气温骤降容易刺激体内控制血管活动的神经,造成小动脉血管持续痉挛,而天寒还能使得血管收缩、血压骤升引发卒中。
此外,头部皮肤薄,但血管及毛发多而粗,能够大量散发体内热量。天越寒,越容易从头部“跑”热量,护脑要注意脑部保暖、保持血液畅通。
预防脑卒中,还要护“脖子”。颈动脉作为大脑的主要供血血管之一,寒冷天血管收缩可能引发颈动脉狭窄,导致脑供血不足,诱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缺血性脑卒中(中风)。容易出现头晕乏力、认知功能下降、反应迟钝、肢体麻木、意识障碍。
1.饮食护脑多吃糙米、全麦、蔬菜、水果;
多吃豆制品、硬壳食物,坚果每天1小把,芝麻每天吃一点;
进餐时细嚼慢咽,多嚼几下,增加大脑的供血量;
空气干燥湿度小,更应补充水分以免血液浓稠度高出现血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健脑食物还有哪些?北京现在一般治疗白癜风多少钱北京看白癜风正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