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心肌缺血 > 心肌缺血症状 > 命都没了,还谈什么诗和远方 >
命都没了,还谈什么诗和远方
年5月18日,
28岁网易娱乐编辑王雅珊离世,
生前劝媒体人别熬夜;
年6月29日,
天涯社区副主编金波(网名肥刀)
在北京地铁6号线呼家楼站站台突然晕倒,
多名热心乘客对其急救,
最终还是离世,
年仅34岁;
年6月30日,
南方医院
创伤骨科主任金丹
医院宿舍逝世,
年仅45岁。
据同事称,
金医生离世前两天,
仍从清早一直工作到深夜10时许,
后因身体不适在宿舍休息;
年10月5日,
春雨医生创始人兼CEO、
年仅44岁的张锐
因突发心肌梗塞不幸去世;
年11月22日,
湖南一39岁快递员猝死大街,
最后一句话“好累”;
年12月6日,
苏州一24岁不抽烟不喝酒经常加班的工程师
呼吸心跳骤停去世;
年12月10日,
成都一34岁小伙杨菲
因在工作中突发性脑溢血离世,
家人捐出全部器官。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猝死”这个词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别再一带而过了,该重视了!美好生活不能靠透支身体,个人与社会都不该盲目,别拿健康赌明天。从身体被掏空到猝死,往往只差一步。命都没了,还谈什么诗和远方!
中国心律失常联盟公布的数据显示:以13亿人口推算,我国每年心脏性猝死总人数高达54.4万,居全球之首,相当于每分钟约有1人发生心脏性猝死。
目前,我国心脏性猝死的抢救成功率不足1%,医院就已丧失性命。而且,猝死不再只是发生在老年人身上,年轻人猝死人群与日俱增。
防微杜渐,如果你出现了以下症状,务必引起注意!
1.51%猝死患者猝死1个月前有警示症状,胸痛最为常见,其次是呼吸急促。
这是来自美国雪松-西奈心脏研究所的一项研究结果,研究还显示,之前有症状的患者,93%的人在猝死前24小时内症状再次反复发作。研究者指出,要重视这些不同平常的异常感觉,医院就诊。
2.嗓子发紧,或者肩颈部或手臂疼痛,或者没有胃病却胃痛。
心肌缺血时发生的疼痛会转移在不同部位。
3.心慌或晕厥。
心脏病发作前数周或数月,会不定期突然心脏不规律跳动,患者多会感到心慌。还有的患者则表现为心跳过缓,甚至停止,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发生晕厥。
4.疲劳不堪。
既没有剧烈活动,也不缺少睡眠,也无其他疾病,就是感觉疲劳,如果伴有胸闷或水肿其他症状,就应该新生警惕,前去就医,以排除是否由于心肌病变所致。
5.焦虑失眠并且无症状惊醒。
长期睡眠不足,本身就增加冠脉事件风险和死亡风险。如果睡眠中被憋醒,或罹患有阻塞性睡眠暂停综合征,而有研究显示,严重阻塞性睡眠暂停综合征者,夜间猝死风险增加。
6.长期反复过度出汗。
如果没有进行运动却突然大汗淋漓,也是心脏病发作前释放的一个信号。
那么,哪些人要尤其注意猝死预警?有冠心病等心脏病者,有家族遗传病史者,工作紧张压力大久坐不动者,吸烟肥胖以及“高血压、高糖、高脂”三高者。
哪些因素会触发猝死?除了平日有意识舒缓焦虑和紧张,改善生活方式多活动外,甜饮料和功能饮料要少喝。研究显示,每日1~2杯甜饮料就会增加35%的心梗或猝死风险;而青少年在运动后大量应用含有咖啡因的功能饮料,则可能诱发心律失常,从而发生猝死。
对于老年人而言,要注意气温变化,有研究显示体温波动也会触发心律失常乃至发生猝死。
还有研究显示,甲状腺激素水平正常高值者心原性猝死风险增加。研究者认为,研究结果或对评估猝死风险有所帮助;另外在使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时,要尽量避免甲状腺激素水平上升过高。
如果不幸发生猝死怎么办?时间就是生命。研究显示,有12.2%医院的途中。因此,心脏不舒服,一定要打急救电话,如或,切勿医院,因为急救人员有抢救设备,可以随时急救。
石家庄白癜风专科医院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