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最关键的时刻来了

转眼间,大暑节气就到了。

这几乎是一年间最热的时候,出门就是一身的汗,进门空调不开受不了,开了又不好。身上的衣服也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湿气重,容易中暑,内热这几乎是大暑的特点。

冬为阴,夏为阳。在最热的时候,来治疗身上的“冬病”,真是再好不过了。

“冬病”是指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虚寒性疾病,由于机体素来阳气不足,又值冬季外界气候阴盛阳衰,以致正气不能祛邪于外,或重感阴寒之邪,造成一些慢性疾病如慢性咳嗽,哮症、喘症、慢性泄泻、关节冷痛、怕冷、体虚易感等反复发作或加重。而“夏治”是指在夏季三伏时令,自然界和机体阳气最旺之时,通过温补阳气,散寒驱邪,活血通络等治疗措施,一方面能增强机体抵抗病邪能力,另一方面又有助于祛除阴寒之病邪,从而达到治疗或预防上述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的目的。   、

夏季虚寒性疾病病情较稳定,针对“虚”采用“补”、针对“寒”采用“热”的治疗方法,如使用姜艾灸温通经络、散寒祛邪,都可以达到扶正祛邪、促进疾病好转,以期收到“治病求本”。

冬病夏治最针对的问题有以下这么几种:

1.呼吸系统疾病   慢性咳嗽、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反复感冒等。   

2.风湿免疫性疾病   关节疼痛及肢体麻木、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等。   

3.消化系统疾病   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消化不良等。   

4.耳鼻喉科疾病   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等。   

5.儿科疾病   哮喘、咳嗽、支气管炎、体虚易感冒、脾胃虚弱等。   

6.慢性皮肤病   荨麻疹、冻疮、硬皮病等。   

7.妇科疾病   慢性盆腔炎、痛经、经行泄泻、不孕症等

以及各种和寒凉有关的亚健康和疾病都可以在大暑期间得到很好的保养和治疗。

秘诀?当让是姜艾灸,千万不要忘了以蕲艾作为基础,掺杂了十几种中药的姜艾灸!!

李时珍推崇它,历来药典推崇它,养生增能忘了它!!

大暑最喜:倏忽急雨打船篷,池荷乱跳雨,如琴瑟白雪之音,這殷勤的雨夾帶著款款清風,不觉渐入梦境。

等風來,也等雨來。可见,大暑养生,先要养心。毕竟,百病由心而生。而在这炎热酷暑中,心静自然凉。

我们看看,大暑的养生还要注意哪些呢?

大暑养生大暑期间,汉族民间有饮伏茶,晒伏姜,烧伏香等习俗。

在这高温的炎暑,尤其要做好防暑保健,从精神、起居、运动、饮食等方面进行调养。一、饮食:

1以清为补大暑时饮食应清淡、多样化,以清为补,宜补气清暑,宜健脾养胃,多食营养丰富的果蔬和蛋白质,并适当食用姜、葱、蒜、醋,既能杀菌防病,又能健脾开胃。做菜的口味仍要清淡爽口,稍佐以咸味。咸味入肾,可以帮助收敛阴气。

大暑时若是出汗很多,体内盐分耗散,也可以喝盐汽水,常温的比较好。

1.多吃苦味食物苦味食物不仅清热,还能解热祛暑、消除疲劳。

所以,大暑时节,适当吃点苦瓜、苦菜、苦荞麦等苦味食物,可健脾开胃、增进食欲,不仅让湿热之邪对您敬而远之,还可预防中暑,可谓一举两得。

此外,苦味食物还可使人产生醒脑、轻松的感觉,有利于人们在炎热的夏天恢复精力和体力,减轻或消除全身乏力、精神萎靡等不适。

2.多吃健脾,利湿食物的摄入。

绿豆汤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解暑食物,除了脾胃虚寒及体质虚弱者均可放心食用。此外,像荷叶、莲子、冬瓜等也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暑作用。

扁豆、薏仁具有很好的健脾作用,是脾虚患者的夏日食疗佳品。另外,喜欢喝绿豆汤的朋友,注意煮绿豆的时间不能太长,绿豆的清热功效主要在皮,若是皮烂豆散,汤色显黄,就缺少解暑的功效,煮大概半小时,豆熟之后,汤色仍显碧绿清澈为好。

3.益气养阴食物不可少大暑天气酷热,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此时,人们常常是“无病三分虚”。因此,除了及时补水,还应常吃一些益气养阴且清淡的食物以增强体质。如山药、大枣、海参、鸡蛋、牛奶、蜂蜜、莲藕、木耳、豆浆、百合粥、菊花粥等。

4.注意饮水夏季养生,水也是人体内不可缺少的物质。由于天气炎热,人体的水分蒸发消耗过快,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平时喝开水最好,也可以饮用绿豆水、菊花茶等清暑药茶,出汗的较多的饮用糖盐水、茶水等,适当补充盐分和矿物质,以维持身体的电解质平衡,避免脱水。

5.吃冰冷食物莫贪多。大暑这十五天,属于中医所说的“长夏”,五行属土,主湿气,所以这段时间饮食忌甜食,甜食助湿,冷的甜食如冰激淋等尤其要忌。暑热蒸腾时人的阳气浮于表面,体内肠胃反而是阳气较弱的,因此切忌不能贪吃冰冷食物。西瓜最能解暑,仍是这一时节的水果首选,西瓜性寒,不能贪多,尤其注意不能太冰,容易伤害肠胃。

二、起居:

注意防暑大暑湿热交蒸,人们易因高温高湿使汗液不易蒸发,或是高温造成汗液渗出过多使人体水分得不到及时补充,而发生中暑。

因此,大暑时节,起居调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做好防暑工作。避免在高温下长时间工作,出门时避开烈日,同时要适当补充水分,以感身心舒适为宜。体质寒的人应以热饮为主。防暑小贴士:大暑时要避暑气,在户外烈日下活动时间不能太长,以免中暑。

要注意开窗通风防暑气,天热时户外乘凉也不能太久,贪凉过重容易得夏季感冒。使用空调一定要适度,温度不能太低,更不能对着直吹,这样很容易有寒气进入肌体,引发疾病。

三、情志:

静心养生大暑时节高温酷热,人们易动“肝火”,经常会出现莫名的心烦意乱、无精打采、食欲不振等问题,也被称为“情绪中暑”。

“情绪中暑”对夏日养生和身心健康危害很大,特别是老年体弱者,由于情绪障碍时会造成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血压升高,甚至还会引发猝死。提醒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一定要避免生气、着急等极端情绪,尽量做到“心静自然凉”。

四、运动:

不宜过强在炎热的大暑时节,最好选择清晨或傍晚进行锻炼,避免在烈日照射下进行运动。选择运动量相对较小的运动,如广播体操、太极拳、跳绳、慢跑、羽毛球、乒乓球等,避免过于疲劳、出汗过多而耗气伤津,同时在运动过后要适当饮用温开水,补充体液。三伏天里有慢性病史的病人,特别是中老年人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年轻人,中老年人在盛夏高温中健身,也要避免体力消耗过大的运动项目。

五、生活:

注意防寒大暑湿热,很多人喜欢用空调降温,久之易得空调病。空调病是一种症候群,它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发热、食欲不振、上呼吸道感染以及关节酸痛等。由于这些症状跟感冒的症状很相似,所以,很多人往往将空调病误认为是感冒,这是寒气入体的感受。所以尽量的要少开空调,更要注意,要少让空调或者风扇直吹背部,这里是我们的阳气所在。

关于大暑纳凉的诗词太多了,最喜欢南宋郑刚中的《大暑竹下独酌》:

新竹日以密,竹葉日以繁。

參差四窗外,小大皆瑯玕。

隆暑方盛氣,勢欲焚山樊。

悠然此君子,不容至其間。

沮風如可人,亦復怡我顏。

黃錯開竹杪,放入月一彎。

綠陰隨合之,碎玉光斕斑。

我舉大榼酒,欲與風月歡。

清風不我留,月亦無一言。

獨酌徑就醉,夢涼天地寬。

今天,无论养花,煮茶,看书,落雨时节就枕雨而眠,总归是奢望了一些。但古人在没有空调和风扇的日子里,在河畔,在高楼,在旅途都有一颗心静自然凉的心态,这是他们的智慧。

方一波

赞赏

长按







































白癜风有什么好办法
治疗白癜风专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foxkr.com/wacs/10973.html